赣北通衢,德所绥安。德安,历史久远,最早可追溯到夏商时期,五代吴乾贞元年,命名德安,相沿至今近1100年,省内不多见。 千年古城 文脉相传 德安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千百年古城,民风淳朴,古迹众多。西河弹腔、傩歌傩舞、龙灯杂耍、采茶戏和民间山歌等民间艺术长盛不衰,许多优秀的民歌、民谣、 故事代代相传。德安历史上有著名的“八景”: 义峰耸翠、蒲塘落雁、南庄耕叟、金带河流、阳居仙迹、湴塘晓钟、乌石清泉、钓台渔唱,其优美传说已列入九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德安加大力度建设新八景,在八景之义峰耸翠的义峰山处依山而建义峰山公园和德安书画院。义峰山公园以现代徽派建筑群为主,极力体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德安书画院是全省首家有编制、有场所、有经费保障的县级书画院。在八景之蒲塘落雁处建设雁家湖植物园和蒲塘小学。雁家湖植物园以江南传统水乡园林风格为基调,用地135亩,其中湖面占70亩,植有鄱阳湖生态区陆地、水生植物达500多种。历史是一座城市的内涵,城市建设也彰显出一座城市固有的历史底蕴。新建成的隆平大道、东佳大道、新博物馆、都市田园和再现八景之湴塘晓钟――扩建红庙项目无不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展现着千年古城的文化魅力。 德安县面积863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7万,从古至今,是文化灿烂,名人众多,声名斐然。诸多的商周遗址,打破了商文化不曾过长江的旧论;灿烂的义门陈文化,折射出中国姓氏文化的源远流长;巍峨的万家岭上,长眠着抗日将士不屈不挠的铮铮铁骨。宋代名相夏竦、王韶,近代哲学大师熊十力等,当今著名科学家“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影视界著名导演李安、“T型台奇葩”吕燕等,都是德安人民的骄傲和自豪。近年来,德安通过新闻媒体、大型宣传牌、交流活动、网上宣传等方式,充分发挥袁隆平、李安、吕燕等人的名人效应,多角度、全方位的对外宣传,着力打响“名人牌”,提高了德安县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德安成立陶渊明文化研究会,九江学院在德安挂牌设立陶渊明文化教研实践基地,为弘扬渊明精神注入新的活力,为宣传德安、推介德安营造了最佳氛围。德安在新一轮城市建设中,既注重拉大城市框架、健全城市功能,又注重提升城市品位。稻田广场是一座展现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科技的具有典型田园风光的特色文化广场,极力体现了回归自然、关注民生、宜居宜业的生态立县理念,彰显了建设活力德安的科教兴县战略,是弘扬隆平精神的又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