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县位于“中原之中、伏牛之首、汝河之滨”,是河南省版图的几何中心,总面积920平方公里,辖10镇4乡2个街道,448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90万。境内除汉族外,还有回、满、蒙、瑶、壮等18个少数民族。初步测算,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增长3.2%,增速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1亿元,增长10.3%。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保持稳定。 襄城县历史文化悠久,《史记》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春秋时期称“氾”,后因周襄王避难居此,故名襄城至今,距秦朝设郡县已有2200余年历史,被确认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有明朝时全国八大书院之一的紫云书院,始建于唐武德年间的“中州第一禅林”乾明寺,春秋时期留下的古城墙、瓮城,以及文庙、奎壁等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古迹、文物保护点100余处,黄帝文化、伏牛山文化、孝道文化、烟草文化底蕴深厚。 区位优势突出,自古有“九省通衢”之称。南距煤城平顶山20公里,北距古都许昌40公里、郑州国际机场70公里,东距内陆特区漯河45公里。漯宝、平禹铁路贯穿境内,东接京广线,西连焦枝线。G311、G344、G234三大干线公路交汇县城,许广和正在建设的周平、焦平高速公路穿境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