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区地处湘中偏北、资水尾闾、洞庭湖畔,西北与常德汉寿县地土相连,东南与岳阳湘阴县隔水相望。前身为原县级益阳市,1994年撤县设区,因在资水北岸得名资阳。辖6个乡镇、2个街道、1个省级经开区,总面积7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6万人。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6.73亿元,同比增长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3亿元,同比增长2.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16元,同比增长6.5%;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8亿元,增长8.88%,其中税收收入占比73.15%;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9.6%、15.4%。 资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自秦置县,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城区曾是著名的三国古战场,留下了“关羽单刀赴会”等历史传说,保存有鲁肃堤、诸葛井等历史遗迹。码头文化、水运文化源远流长,九宫十八庙依稀可寻,明清至民国时期商业繁荣发达,为益阳赢得了“银城”的美誉。玉陵坡巷、魏公庙巷、灯笼馆巷这三条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巷,被称为江南最美的巷子,正在重新定位、全面开发,即将形成全新的古城经济圈,全面打响“古韵古城 资水资阳”文旅品牌。 资阳生态优美,物产丰饶。背倚洞庭,怀揽资江,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国家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区。境内淡水湖泊、生态湿地面积达20万亩,千亩以上湖泊有10个,其中作为湖南十大淡水湖之一的黄家湖是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盛产水稻、蔬菜、生猪、茶叶、水产品等,有“鱼米之乡”“花卉苗木之乡”之美称,人称“水绿鱼虾肥,土沃稻麻丰”,是“中国鲫鱼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区”“全国粮食生产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全国蔬菜区域基地县区”“全国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