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武县简介
2023-11-27 10:57:40   |  浏览量:3

平武古称“龙州”,后改名平武,取“天下太平,休兵罢武”之意。平武地处四川西北、绵阳北部,居岷山东麓、涪江上游,位于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区的东缘地带,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摘帽县。辖6镇14乡,辖区面积597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7.25万,其中藏、羌、回等少数民族人口占30.14%。素有“天下大熊猫第一县”美誉,享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四川省文明城市等殊荣。

历史悠久,古韵龙州。自西汉起置治2200多年,孕育了藏羌、白马、三国、报恩、红色等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留下了深山故宫—报恩寺、三国遗址—蜀汉江油关、红色印迹—平南县苏维埃旧址、民族奇葩—白马十八寨等特色鲜明的龙州古韵。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省级非遗项目8项、市级非遗项目21项,成功入选“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省级白马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生态宜居,熊猫家园。平武是涪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境内重峦叠嶂、山清水秀。境内森林覆盖率77.46%,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以上,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负氧离子高达20000个/立方厘米。县域面积的52.6%被划入“大熊猫国家公园”,野生大熊猫数量335只,居全国之首,成功纳入首批“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自然教育先行试验区”,“熊猫故乡关坝村十二年的‘两山论’践行探索案例”成功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特别推荐案例”。

禀赋天成,资源宝库。平武集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清洁能源一体,丰富多元、质优量足。拥有大熊猫、珙桐、白马人、报恩寺“四大活化石”,雪宝顶、虎牙大峡谷、磨子坪、王朗沟谷型景观等四级以上优质旅游资源105个。野生植物4100余种、野生动物1900余种,珙桐、红豆杉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超过55种,大熊猫、扭角羚、金丝猴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超过88种。境内已知39种矿产,锰、铅、锌、金等储量位居全省前列。境内河流17条,海拔高差近5000米,水能蕴藏量156.77万千瓦。

区位独特,文旅枢纽。平武地处两省三市一州交界处,是成渝绵地区北上河西走廊,连接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九绵高速加快建设,广平高速全线建成,平松高速正式纳入四川省高速公路路网布局规划,G247、G543、S107、S216等6条国省干线纵横交错,是西安、重庆、成都、绵阳等地进入九寨沟、黄龙两个世界级景区的重要门户。县内雪山、梅林、瀑布、彩林、云海、冰瀑等自然风光绝美,有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2个,建成农家乐700家,民宿83家,其中精品民宿22家。在建精品民宿20家。以康养避暑、旅居观光、自然教育、科考探险为主的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产业兴盛,发展沃土。平武立足比较优势发展山区特色产业,绿色低碳、量质并举。果梅、茶叶、核桃等生态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达95万余亩,“三品一标”农产品达77个,中蜂、果梅、红鸡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8个,是四川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绿色工业体系逐步壮大,拥有规上企业45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河北—平武工业园区入驻生产企业116家,其中规上企业34家,年总产值16.12亿元,是支撑“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承载区。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健康养老、现代物流等服务业不断增强,电商交易额达10.6亿元,是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