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阳区概况
2023-12-07 10:57:30   |  浏览量:3

双阳区位于吉林省中部、长春市区东南部,1995年撤县设区,幅员面积1677平方公里,辖8个乡镇(街)、134个行政村,总人口39.6万人,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梅花鹿之乡”。与其他县(市)区相比,双阳具有五个方面的比较优势:   一是区位条件优越。双阳城区距长春市中心37公里,属半小时经济圈以内。交通较为便利,龙东公路与长春市主城区相连,龙双公路连接长春龙嘉国际机场,长双烟铁路纵贯南北,长辽铁路2017年10月开通客运班线。长双快速路即将实现主线通车,长春经济圈环线、延长高速等交通路网工程全面启动,双阳与主城区的时空距离逐步缩短、一体化发展步伐全面加快。   二是自然资源丰富。域内已发现矿藏34种。其中石灰石总储量达30亿吨,储量和品质位居全省乃至东北地区前列。探明石油储量2.4亿吨,天然气储量24亿立方米。煤炭、矿泉水、膨润土等资源储量大、品质高,地热资源非常丰富,开采利用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开发建设的国信南山和御龙两处大型温泉度假区,吸引了大量市民和周边城市人群。   三是生态环境优良。双阳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森林覆盖率达15.73%。境内有大小河流28条,地下水总储量12亿立方米,素有“地下水库”之称,是长春市水源地保护区。大气质量常年保持在国家一级标准,享有“天然氧吧”的美誉。   四是旅游景观独特。我区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域内有神鹿峰旅游度假区、国家4A级御龙温泉度假村,特色“农家乐”发展到百余家。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双阳湖嵌于城区东南,景色怡人。长春最高峰(大砬子山)坐落境内,有东北海拔最高、落差最大、面积最广的岩溶景观以及世界罕见、国内首现的冰瀑布景观。双阳宗教文化历史久远,圆通寺是东北地区著名庙宇。   五是特色产业鲜明。双阳有300多年养鹿历史,梅花鹿存栏26万只,占全省的50%、全国的30%,梅花鹿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发展到50余家,鹿茸总量、单产、优质品率和出口创汇额居全国各县(区)首位,年鹿副产品吞吐量达6500吨,是全国最大的鹿副产品集散地,2020年鹿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60亿元。

双阳一名源于双阳河。昔年,双阳河称苏万河、苏完河、刷烟河。此称谓皆为满语,意为河水浊黄,由此派生地名则称为酸,即“出万”、“刷烟”的转音,当时在此居住的女真族亦称苏完部或酸部。  双阳是个历史久远、开发较早的地方。从近些年来,在山河、太平、劝农等乡出土的石刀、石斧、石纺轮、石网坠、石箭镞等新石器时期的文物来考证,在夏商之前的氏族阶段,双阳即有人类生息繁衍,渔猎耕织。  双阳古属肃慎。《山海经》载:“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曰不咸(即长白山)有肃慎氏之国。”“当时不仅吉林一地,从勃海之北至黑龙江一带皆属之。后来几经分合蜕变,成为满族”(引自金玉黻所著《东北通史》上编总论第1页)。从我区出土的文物及一些古遗址位置来看,当时人类聚居点多在依山傍水之处。一是便于从事渔猎;二是向阳避风,利于构巢居住。  公元前841年至231年,肃慎臣服于周,此地属玄菟部。秦汉之间的500余年中,为勿吉靺鞨玄菟郡,后来为扶余辽东郡。迨至晋和十六国时,北方契丹族崛起,统驭各族,双阳地属扶余府。公元581年至618年的隋朝时期,为勃海女真忽汗州。由于文帝时期社会的相对安定,中原发达的文化、先进的农耕技术,随着北迁的汉族人及官方的推广,不断传入本地,促进了北方的发展。在公元618年至907年的唐代,本地仍属勃海忽汗州。至宋代的辽金时期,公元1211年以前属辽东京道,黄龙府隆州,后为金上京路隆安府。如今区内尚有东营城子、姚家城子等辽金古城址十余处。公元1279年至1368年元代90年中,双阳县属辽阳行中书省,辽东道宣慰司开元路军民万户府。迨至公元1369年的明代初期,东北由山东布政使遥领。永乐4年(1406年)置苏完河卫。卫驻苏瓦延。据《吉林通志》卷12页3载:“国初有苏完部戊子年(万历16年,公元1588年)来归。其地即吉林城西180里之苏瓦延河,斡延即苏完之合音”。这里所说的国初,则指努尔哈赤开始统一东北各部时期,即万历中期公元1593年至1596年之间。就当时来说,双阳置卫所,说明此地人烟是比较稠密的。同时,卫的建立打破了原女真族氏族社会结构,步入了国家机关的轨道,使16世纪的出万河卫成为此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为后来建县治奠定了基础。  公元1586年,嘉靖44年努尔哈赤起兵后,在以建州为主体的女真族统一过程中,于次年,苏完部女真加入了建州部。《开国方略》卷2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万历16年(1588年)苏完部酋长索尔果率部来归太祖,以其子费英东佐理政务”。在《吉林通志》卷87、页1中又载:“戊子年4月时,有酸(酸:地名)之酋长葛尔气唆儿戈,率本部军民500户归太祖。太祖以其子非英冻为大臣”。两书同记一事,只是人名、地名的译法略有出入。可见史实是可靠的。在那个当时拥有500户,要有两、三千之众。应该说当时双阳地方人烟较密。  清初,双阳属奉天府,至康熙15年(1676年)为吉林将军,吉林府辖。至康熙中期(1690年左右)双阳辟为吉林至盛京的第三个驿站。以苏万河(出万河)定名为苏瓦延站。设笔贴式、领催各1名,站丁50名,牛马各50,为大站建制。今日区城西南的放马岭屯,就是当年驿站放牧之地。驿道的开通,加快了当时并不太繁荣的苏瓦延向小集镇发展的速度。鉴于苏瓦延所处的地理位置,距府治较远,不利行政管理。宣统2年(1910年)3月9日吉林巡抚陈昭常奏请清庭:“查吉林府所治之地,周围几及一千八九百里。虽于东北已设舒兰县,而西路由省至伊通,尚二百八十里。该处系往来驿道,屯镇相望,向为繁庶之区。吉林府远居省垣,抚驭终嫌隔阂,应分岔路河以西之地,南抵磐石、北抵长春、西抵伊通各府州县旧界,于双阳河地方设立一县,即名双阳县”,县名即苏瓦延的转音。  同年5月22日钦批,并委派候补知县文信为第一任知县。7月20日到任。于是年9月11日由吉林民政司邓饬委员毓将县界勘清立案。其范围是:东北饮马河为界;北与长春厅交界;正西以柳边为界。南以肚带河南王宝脖子岭为界,西南以小黑顶子、三道沟诸山为界。南北长约140里,东西宽约90里,共为13,170多方里"(以上引自民国4年吴荣贵著《双阳乡土志》)。其县域大体和撤县设区前相同。仅少西北石碑岭一带和北部之放牛沟。建县后,地方以社、保、甲称之。北部为尚礼社,中部诚信社,南部近磐石处为宽驭社。  1912年,辛亥革命后,改知县为县知事。下分五个警区,每区巡警50名。一区县城,二区长岭子,三区土顶子,四区刘家店,五区新安堡,一个警区即一个保,下设甲。民国18年(1929年)县公署改称县政府,知事改称县长。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东北,成立伪满洲国。双阳县初期仍为5个警区。1934年(康德元年)7月1日,又以放牛沟为中心析5区成立6区。全县共为6保54甲。1937年(康德4年)分原6保为21保,162甲。九台建县后,划出放牛沟所属地块。1941年双阳和伊通两县合并,各取尾字称通阳县。县公署驻伊通。同时将保甲改为区村制。1937年,劝农山和奢岭划入伪新京特别市。  1945年9月3日,日寇投降,祖国光复。我民主政府复双阳县治。同年10月改称阳春县。迨至1946年5月,国民党统治双阳,复名双阳县。下设2镇(双阳、新安)7个乡110余保。1947年双阳第二次解放,成立双阳县解放联合会,划为9区114个村。其顺序为:1区双阳镇(城关区)、2区烧锅街、3区土顶子、4区石溪河子、5区刘家店、6区齐家屯、7区新安堡、8区四家子、9区长岭子。1948年我军解放长春后,奢岭、劝农划回,此时全县为11个区,138个村。1952年冬,奢岭、劝农两区复划入长春市。全县仍9个区,114村。1955年12月8日,区政府改称区公所。1956年3月双阳隶属公主岭地区,全县划为1镇(双阳镇)50个乡。其中大营子为回族自治乡。  1958年5月并50个乡为19乡。9月撤销公主岭地区,双阳属长春市辖。同时废乡制,全县建成10个人民公社。即:双阳镇、烧锅、土顶、石溪、刘家、奢岭、劝农、新安、长岭、太平。下属142个管理区。1961年冬,将10个公社划分为15个公社。增加了双阳河,佟家、泉眼、齐家、四家5个公社。同时将管理区改为大队。1966年双阳属德惠地区。1969年2月撤销德惠地区,双阳仍为长春市辖。1980年双阳镇公社改称双阳镇人民政府。  1983年12月在长岭乡搞建乡试点,翌年1月均改为乡,生产大队改为村。1984年5月10日为贯彻和落实民族政策,析鹿乡、奢岭、双阳河乡部分村社成立双营子回族乡。至此,全县共为1镇15乡,160村,1268个自然屯,2个街道办事处,18个居民委。  1995年7月6日,国务院批准双阳撤县设区。北部的泉眼乡,劝农山镇、四家乡划归长春市二道区。10月根据吉林省民政厅(吉民行[1995]4号)文件精神,撤销双阳镇,设云山街道办事处;撤销双阳河乡,设平湖街道办事处;撤奢岭镇,设奢岭街道办事处;撤山河镇,设山河街道办事处。  2000年7月,齐家撤乡设镇。2004年6月22日,吉民行批[2004]1号文件批准,双阳撤销新安镇,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奢岭街道办事处管辖;撤销石溪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鹿乡镇管辖,鹿乡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土顶镇,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太平镇管辖,太平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佟家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山河街道办事处管辖;撤销长岭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齐家镇管辖,齐家镇政府驻地不变。至此双阳区4个街道办事处(云山、平湖、奢岭、山河),3个镇(太平、鹿乡、齐家),1个乡(双营回族乡)。

 双阳区位于吉林省中部、长春市区东南部。全区幅员面积1677平方公里,占长春市区总面积的46.8%。全区辖鹿乡、太平、齐家、双营4个乡镇,平湖、云山、山河、奢岭4个街道办事处。   双阳距长春市中心区37公里,处于长春半小时经济圈内,是长春市城市规划空间格局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功能区。域内交通环境非常便利,长清、双蒋公路连接长春市主城区,龙双公路连通龙嘉机场,长双烟铁路贯穿双阳南北、连接沈吉和京哈铁路,长春至双阳快速路即将通车,初步构建了辐射全区、纵横全境、方便快捷的道路交通网络。  中国梅花鹿之乡  双阳有300多年的养鹿历史,双阳梅花鹿是世界首例鹿科动物定型品种,1990年双阳梅花鹿育种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年,双阳梅花鹿存栏达到23万只,鹿只存栏占全国的30%、吉林省的50%,是全国最大的鹿产品集散地,鹿茸总量、鹿茸单产、鹿茸优质品率和出口创汇额居全国各县(区)首位,年鹿副产品吞吐量1500吨,是全国最大的鹿副产品集散地。  生态环境  双阳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是长春市最大的绿色屏障,森林覆盖率达15%。境内有大小河流18条,地下水总储量12亿立方米,水环境质量达到Ⅲ类水体标准,素有“地下水库”之称,是长春市水源地保护区。大气质量常年保持在国家一级标准,享有“天然氧吧”的美誉。  矿产资源  双阳矿产资源种类多,迄今已发现各类矿藏34种,有开采价值的矿产19种。其中石灰石、油气、煤炭、矿泉水、膨润土等资源储量大、品质高、开采利用前景十分广阔。石灰石储量达到30亿吨,储量及品质位居东北地区前列。煤炭资源总储量8900万吨,占长春市煤炭总储量的64%。石油、天然气分布储量丰富。全区矿泉水储量1亿多立方米,可开采量达到7800万立方米以上。膨润土储量达到380万吨,开发价值非常巨大。  旅游资源  域内有3A级吊水壶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国家4A级御龙温泉度假村,特色“农家乐”发展到百余家。双阳湖风景区位于城区之东,景色怡人。长春最高峰(大砬子山)坐落境内,有东北海拔最高、落差最大、面积最广的岩溶景观以及最新开发的世界罕见、国内首现的冰瀑布景观。双阳宗教文化历史久远,圆通寺是东北地区著名庙宇。水利资源      双阳区水利资源十分丰富,东濒松花江上游的饮马河,双阳的河从中部穿过,境内有双阳湖、黑顶水库等中、小型水库42座,北部平源河流众多,水利资源十分丰富,是长春市水源保护区。素有“地下水库”之称的齐家镇地下水储量7.73亿立方米,日流量达20万立方米。双阳城区及所属太平镇、云山街道、奢岭街道等地的地下水均为优质矿泉水,水质清冽、甘甜爽口,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极具开发价值,是酿制啤酒、饮料的最好原料。  农业资源  双阳区优质耕地面积70161公顷,其中水田面积11107公顷,旱田面积59054公顷,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15.8%和84.2%。土地肥沃,气候适宜,以盛产玉米、水稻、大豆而闻名,粮食年产量达5.5亿公斤,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近年来双阳区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用城市化理念发展农村,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加快以“五新”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发展起来的都市农业、温室蔬菜和花卉栽培及其他高效农业项目不断扩展,加快了药材、苗木、花卉、瓜果等特色经济建设,特色农业经济区逐渐形成。致力开发农业资源为长春主城区提供绿色食品和绿色蔬菜、水果,建设农业化基地,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  林业资源  双阳区是国家级的生态示范区,全区林地面积为40561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4.7%,南部山区山清水秀,峰峦叠嶂,森林茂密,吊水壶国家森林公园就坐落在双阳区山河街道办事处境内。丰富的林业资源,天然的野生树叶,为饲养梅花鹿提供大量丰富的饮料,遍山的野生林和人工林为旅游观赏和林业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