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雅,古名“沙雁州”,最早见于《新唐书·西域传》:“唐之突骑驰沙雁州”,明代始有“沙雅”一名,维吾尔语意为“首领爱抚部下”。沙雅县位于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北接阿克苏地区库车市、新和县,南与和田地区民丰县、于田县相连,西与阿克苏毗邻,东南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接壤,总面积3.2万平方公里,耕地240万亩,辖7镇(红旗镇、英买力镇、沙雅镇、古勒巴格镇、托依堡勒迪镇、海楼镇、哈德墩镇)、4乡(央塔克协海尔乡、努尔巴格乡、塔里木乡、盖孜库木乡)、2管委会(塔河管委会、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管委会),共156个村(社区),常住人口27.85万人,由维、汉、回等25个民族构成,其中汉族3.28万人、维吾尔族22.68万人,其他民族2673人。 2021年1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委员会授予“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称号。2021年2月,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授予“2020年度自治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表现突出县”称号。2021年9月,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授予“2021年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称号。2021年9月,被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自治区第八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2022年,全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22.1亿元、同比增长9.6%,固定资产投资105亿元、增长59.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4亿元、增长9.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4亿元、增长2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258元、增长2.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829元、增长6.1%。
历史悠久。远在西汉武帝时期,沙雅就是古西域龟兹属地之一,丝绸古道重镇,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置沙雅尔回庄,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冠名以“沙雅县”。现有历史文物遗存29处,其中:古城遗址14处、烽燧7处、佛寺遗址2处、古墓群1处,其他遗址5处 。在29处历史文物遗存中,其中1处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为县级文物保护范围。乌什喀特古城遗址(玉什喀特古城、玉其喀特古城统称为“乌什喀特古城”)意为“三重城”,位于沙雅县英买力镇博斯坦村旁,古城东为农田、民居点,西200米与新和交界,出土的“薛行军·监军”大陶缸以及“李崇之印”“汉归义羌长”两方汉代铜印,是新疆历史变迁和发展的重要见证物之一。文化灿烂。沙雅在我国古代西域绿洲文明的发祥地——塔里木河的滋养下,古“四大文明”在此交汇、东西方文化在此交融,西域文化、龟兹文化、屯垦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诸多文化元素交融荟萃、共放异彩。大地囊、“一杆旗抓饭”和沙雅小刀等均是沙雅地域人文文化的重要符号。资源富集。沙雅县水土光热资源得天独厚,属温暖带干旱气候,气候温和、热量丰富、年降水量65毫米。境内有6座水库(结然力克水库、其满水库、央瓦力克水库、科克布云水库、大寨水库、帕满水库),总库容1.44亿立方米,塔里木河自西向东在沙雅县中部偏北横贯全县,将全县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渭干河冲积扇下游平原区,成为农作物的主要产地,新疆最大的棉花产区,是沙雅县农业及人口聚居的集中分布区。沙雅县是全国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县和自治区粮食生产基地县,享有中国塔里木胡杨、棉花、马鹿、红枣、卡拉库尔羊、红柳、罗布麻等“七大特产之乡”美誉,素有“多彩沙雅”之称。即:“黑色”——石油、天然气。我县探明原油储量39亿吨以上、天然气储量7000亿方,哈德油田为我国第一个亿吨级整装沙漠油田,顺北油田为10亿吨级大型油田,2021年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在富满区块发现10亿吨级大型油田。新疆玉象胡杨年产30万吨尿素、20万吨U-AN液体肥产品结构调整技改项目、顺北5号联合站至沙雅输气管道建设项目、丰合能源密胺树脂一期等一大批项目建成投产,瑞鑫储气乙烷提取深加工和城镇燃气储备调峰、嘉润科技年产10万吨油酸、瑞鑫储气等项目开工建设。“白色”——棉花。全县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160万亩,年产皮棉24万吨以上,是全国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县。目前拥有以棉花为基础的棉纺加工企业48家(其中:规上企业11家、棉花加工企业33家、在建企业4家),实现纺锭规模达164万锭(已投产105万锭)、织布10200台(已投产1544台)、120万件服装家纺、1000台袜机。利华纺织86万锭、嘉惠纺织1000台织机、正伦实业600台织机、海盟纺织400台织机、瑞莎针织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新引进的润疆家纺25万锭纺纱、1200台织机、500万套家纺,昆久5000台织机、200台涡流纺、年产10万吨涤纶等一批项目签约落地,棉纺织服装产业聚集优势逐步显现,棉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已步入“快车道”。“金色”——沙漠、胡杨。素有“死亡之海”称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81.2%,举世闻名塔里木河流域两岸拥有世界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原始胡杨林470万亩。“粉色”——罗布麻。拥有野生罗布麻达35万亩,花和叶具有降压、安神功效,药用价值极高;植物表皮可以开发为纺织纤维,制成高档纺织品;植物茎杆是上好的家装材料和造纸原材料。“红色”——红柳。县域内生长着135万亩原生红柳,绿色环保、无毒无害、可塑性强,逐渐成为制作家具板材和替代塑料包装的最佳材料,在工业制板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正成为新的潜在经济增长点。“蓝色”——钾盐。县域内发现大面积区域的地质构造与罗布泊钾盐产区地质构造极为相似,钾盐潜藏含量极为可观。目前,已委托新疆地质八大队对“一区至六区”开展调查评价工作,协助新疆塔钾矿业办理《新疆沙雅县南凹地钾盐矿普查(一区、二区)123平方公里》探矿权及钾盐普查工作,争取尽快探清楚量、早日进入采矿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变化,十三届县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地委工作要求,决定在深入实施“1355”战略的基础上提出“125”目标和“881”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