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县招商视频

甘肃省定西市漳县宣传片

地区
甘肃省 > 定西市 > 漳县
浏览量
7
发布于
2024-05-31 14:47:24
区县介绍

漳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市南部,地处黄土高原陇西地台和西秦岭山地交汇过渡地带,海拔1640—3941米,年平均气温8.2℃,无霜期170天,平均日照时数2267.2小时,平均降雨量429.6毫米,环境空气质量达标、优良天数比例达96.1%。全县总面积2165.18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02.69万亩。全县现辖10镇3乡135个行政村768个村民小组和5个社区,户籍人口20.91万人,常住人口16.52万人(出生率9.48%,死亡率9.99%,自然增长率-0.52%),其中城镇人口5.83万人、乡村人口10.69万人,城镇化率35.25%。 ——历史沿革。漳县始建于东汉章帝元年(公元76年),时因战略地位重要而被认为是汉王朝的“西陲屏障”而名障县,属陇西郡。唐武皇天授二年更名武阳县,明洪武年间因“漳水潆洄润地、宝井便民裕国”而名漳县,属巩昌府。清代沿用明制,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并漳县入陇西。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由陇西分置漳县,先属南山道,后属第一行政督察区。1949年8月13日漳县解放后,属岷县专区。1950年撤销岷县专区后,改属天水专区。1958年4月撤销漳县,并入武山县。1961年12月恢复漳县,属临洮专区,1963年10月撤销临洮专区后重新划入天水专区。1985年5月划归定西地区,2003年定西撤地改市,属定西市至今。 ——文化旅游。境内有“西北盐业第一井”的古盐井,有姜维大战铁笼山、邓艾大败姜维等三国古战场和被誉为“海内之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汪氏元墓群等历史文化遗址。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贵清山/遮阳山等自然景观,有红军长征“中共中央西北局盐井会议”会址等红色旅游资源,有武阳扇鼓、金钟花儿、盐川社火等地域风俗,蕴育了漳盐文化、汪氏文化、山水文化、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等。2005年被中国登山协会命名为“中国国家攀岩队训练基地”。 ——资源状况。漳县物华天宝,资源较为丰富。一是矿产资源。全县已查明资源储量矿产11种,其中岩盐、石灰石、红柱石、大理石储量丰富,石灰岩探明储量1000多万立方米,红柱石远景储量约1亿吨,矿产资源开发年产值达15亿元。特别是岩盐矿石资源富集,目前已探明的岩盐储量近1亿吨,远景储量2亿吨,平均品位为70%,有害微量元素低于国家标准,具有很高的开采价值,发展盐化工、建材等具有很大优势。二是林草资源。根据漳县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公布数据,全县林地面积132.41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40.77%;森林面积59.37万亩,森林覆盖率18.28%;森林蓄积量32.59万立方米;草地面积65.47万亩,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78.33%,发展双碳经济和林下经济具有比较优势。境内有漳县珍稀水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清山国家森林公园、贵清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泰山省级森林公园等4个自然保护地,总面积16231公顷、占国土面积7.5%,其中2个自然保护区核心保护区面积3450公顷、占国土面积1.6%。三是水利资源。境内有漳河、龙川河、榜沙河三条主要河流,河道总长131.5公里,年径流量5.59亿立方米。四是农业资源。漳县是“中国蚕豆之乡”“中国沙棘之乡”“中国绿色名县”,境内中药材、高原夏菜、食用菌品质好,沙棘、蕨菜、乌龙头等野生果菜加工开发前景广。 ——区位优势。漳县地处兰州与天水之间,距省城兰州约200公里,兰渝铁路穿境而过并设立三级客货站,兰海高速在漳县(三岔)和遮阳山风景区设置出入口,国道212线南北纵横,省道文殪二级公路东西贯通。近年来,围绕南向通道区位优势,按照“座中联五”的发展思路,谋划打通漳县到陇西、武山、岷县三条高速公路,卓尼、渭源两条等级公路,加快旅游景区道路建设,提升对外通达水平,形成“四通八达、闭环发展”的交通路网格局,目前陇漳高速建成通车,S42漳县至三岔高速已开工建设,漳县至砖塔寨高速公路(S42漳县至殪虎桥与S10凤县至合作连接线)可研报告通过行业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