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宣传视频
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宣传视频
辽阳县是辽东半岛的对外开放县之一,隶属于辽宁省辽阳市,位于辽东半岛中部,总面积2511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199个村,现有人口36.9万。 辽阳县地处辽东半岛中部城市群之中。东临山城本溪、凤城,南界钢都鞍山、海城,西接辽中、台安,北连辽阳、灯塔。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为丘陵山区,西部为沿河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辽阳县属千山山脉,有大小山峰126座。 辽阳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572毫米,年平均温度摄氏8.4度,年平均无霜期154天。辽阳县东部山区林木茂盛,矿藏丰富,现有菱镁、硅石、重晶石、金、银、铜等矿石28种,储量丰富。 辽阳县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地处辽东半岛中部城市群之中。东临山城本溪、凤城,南界钢都鞍山、海城,西接辽中、台安,北连辽阳、灯塔。辽阳县交通四通八达,长大铁路、沈大高速公路纵贯南北,本辽辽高速公路、辽溪铁路横跨东西,与大连港、营口鲅鱼圈港、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近距直通。距辽阳市15公里、鞍山市20公里。
辽阳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点燃了人类文明的火种。从公元前三世纪到十七世纪,一直是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汉时始有辽阳县称谓。秦时,为襄平县。东晋时期,属辽东郡。金至明代,称谓多变。清康熙3年,属辽阳州。上个世纪的一百年,辽阳县几经变迁。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辽阳县恢复县制。县城首山系东北名山千山之首,太子河流经县境。燕太子丹的传说,唐王驻跸的美誉广为流传。一代才子王尔烈就出生在这块土地上,流传千古的“木鱼石的传说”至今仍脍炙人口。辽阳县地处辽东半岛中部城市群,位于沈辽鞍营经济带上,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东临山城本溪、凤城,南界钢都鞍山、海城,西接辽中、台安,北连辽阳、灯塔。辽阳县交通四通八 达,长大铁路、沈大高速公路、哈大高铁纵贯南北,本辽辽高速公路横跨东西,与大连港、营口鲅鱼圈港、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近距直通。距辽阳市15公里、鞍山市20公里。今辽阳县境从战国的燕开始,历经秦、汉,一直到东晋十六国的后燕,都属于辽东郡(国)的襄平县(今辽阳市)。北燕之后,经南北朝直至隋,这一带都是高句丽所建立的割据政权。唐高宗收复辽东之后,在今辽阳市设置辽城州都督府。辽太宗天显十三年(实际为会同元年即938年)“改南京为东京,府曰辽阳”。辽代辽阳之名“盖以唐人诗文中尝指辽东为辽阳,故取而名之也”。现在辽阳在辽河之东。辽称东京辽阳府,金称东京路辽阳府,元为辽阳路,明为辽东都司,清顺治十年(1653年)设辽阳府,辽阳县。康熙三年(1664年)县升为州。 民国三年(1914年)改辽阳州为辽阳县。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仍属辽阳县。1945年“九·三”胜利后,仍置辽阳县。1949年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行市县分治,属辽东省管辖。1954年市、县并入辽宁省,辽阳市为省辖市。1956年属辽阳专区。1958年撤销专区,1959年辽阳县并入辽阳市划归鞍山市领导。1961年又恢复辽阳县,实行市县分治,同属鞍山市管辖。1966年辽阳县改属辽南专区领导。1968年市县合并,属鞍山市。 1980年4月1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首山区,恢复辽阳县,以辽阳市首山区的首山镇、沙岭镇等23个公社或镇为辽阳县行政区域,由辽阳市管辖;首山区其他地区仍由辽阳市管辖。1984年5月10日,国务院批准:以辽阳县的弓长岭镇、安平镇、安平乡设立辽阳市弓长岭区。 1992年,辽阳市人民政府(辽市委发[1992]8号)批准设立刘二堡经济特区,以辽阳县刘二堡镇为其管理区域。经济特区管委会和镇政府为一个班子,两块牌子,为副县级单位,享有县级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市级管理权限。 1997年,辽阳县面积2832平方千米,人口59万人。辖14个镇、7个乡。县政府驻首山镇。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辽阳县总人口570566人,其中:首山镇67537人,刘二堡镇67848人,小屯镇46279人,小北河镇45477人,黄泥洼镇33351人,沙岭镇40644人,唐马寨镇40111人,穆家镇33784人,柳壕镇26788人,兰家镇21024人,河栏镇14572人,隆昌镇12592人,八会镇15207人,寒岭镇16711人,下达河乡8398人,吉洞峪满族乡12788人,塔子岭乡5984人,上麻屯乡7215人,水泉满族乡6636人,甜水满族乡13113人,首山乡34507人。 2002年1月8日,辽宁省政府(辽政[2002]5号)批准:撤销水泉满族乡、甜水满族乡,合并设立甜水满族乡;撤销塔子岭乡、吉洞峪满族乡,合并设立吉洞峪满族乡;撤销上麻屯乡、河栏镇,合并设立河栏镇。调整后,辽阳县辖14个镇、1个乡、2个民族乡:首山镇、穆家镇、兰家镇、柳壕镇、小屯镇、沙岭镇、八会镇、唐马寨镇、寒岭镇、河栏镇、小北河镇、刘二堡镇、黄泥洼镇、隆昌镇、下达河乡、甜水满族乡、吉洞峪满族乡。 2009年10月18日,辽宁省政府关于批复(辽政[2009]237号)同意将辽阳县兰家镇划归宏伟区管辖,兰家镇政府驻地兰家村;将原兰家镇马家庄村、响山子村划归辽阳县首山镇管辖;将辽阳县首山镇下洼子、前杠、后杠、郎二屯、兴隆台、大赵台、小赵台、红光、夏家台、祁尔台、王罗、朱家堡、腰老窝、立开堡14个村划出,设立兴隆镇。区划调整后,辽阳县行政区域面积2828.2平方千米,其中首山镇58.66平方千米,兴隆镇53.28平方千米。 辽阳县面积2485.00平方公里。人口45.00万人。辖首山、兴隆、刘二堡、小北河、黄泥洼、唐马寨、穆家、柳壕、河栏、隆昌、八会、寒岭12个镇,下达河乡、甜水满族乡、吉洞峪满族乡3乡,15社区,199个村民委员会。 首山镇:【概况】首山镇位于辽阳县中西部。县政府驻地。面积82.08平方千米,人口7.14万人。辖山花、站前、胜利、幸福、文苑、商业、向阳、通阳、前进、三新、孔姓、晟宝龙、华府13个社区和向阳寺、马伊屯、首山站、土台子、黑牛庄、东王庄、马家新村、响山子8个行政村。沈大铁路、S101公路过境。名胜古迹有唐建清风寺。【沿革】1996年,面积97平方千米,人口6.1万人,辖首山站、向阳寺、马伊屯、黑牛庄、土台子、东王庄、西王庄、大赵台、小赵台、夏家台、立开堡、兴隆台、前杠、红光、后杠、祁尔台、常庄、下洼子、朗二屯、王罗屯、刘三家子、青堆子、白老窝、朱家堡子、腰老窝25个行政村和30个居委会。(包括首山乡的21个行政村) 2002年,镇政府驻首山,人口9.58万人,面积85平方千米,辖胜利、文化、水源、安庄子、首山、新蒙、东山、北山、红印、兰印、新建、铁西、府南、明星、站前、前进、通阳、山花、榆树屯、商业、向阳、科技、风水、焊割、新立、铁东、新风、新华、新兴29个居委会和首山站、向阳寺、马伊屯、黑牛庄、土台子、东王庄、西王庄、大赵台、小赵台、夏家台、立开堡、兴隆台、前杠、红光、后杠、祁尔台、常庄、下洼子、朗二屯、王罗屯、刘三家子、青堆子、白老窝、朱老窝子、腰老窝25个行政村。 2009年10月18日,辽宁省政府关于批复(辽政[2009]237号)同意将兰家镇马家庄村、响山子村划归首山镇管辖;将首山镇下洼子、前杠、后杠、郎二屯、兴隆台、大赵台、小赵台、红光、夏家台、祁尔台、王罗、朱家堡、腰老窝、立开堡14个村划出设立兴隆镇。 刘二堡镇:【概况】刘二堡镇位于辽阳市境西南部,与鞍山市接壤。面积124.62平方千米,人口6.20万人。辖河南、河北、三岔子、陆家、山东、王五道、大张郎、西地、朱家桥、大沟、中心、东堡、喇叭、杜家、高庄子、后堡、王家、孟贾18个行政村和河北、河南2个社区。镇政府驻河南村。沈大高速公路和G202公路过境,距鲅鱼圈新港100千米,距鞍山机场10千米,沈阳桃仙国际机场100千米。 【沿革】1949年建镇,1983年改乡,1985年复建镇。1992年,辽阳市人民政府(辽市委发[1992]8号)批准设立刘二堡经济特区,以辽阳县刘二堡镇为其管理区域。经济特区管委会和镇政府为一个班子,两块牌子,为副县级单位,享有县级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市级管理权限。 1996年,面积119.6平方千米,人口7.2万人,辖河北、河南、中心等16个居委会和河南、河北、山东、中心、东堡、后堡、孟甲、西地、王家庄、喇叭、马家屯、三岔子、前杜家、后杜家、陆家、王五道、大沟、义和庄、大张郎、小张郎、南庄子、朱家桥22个行政村。 2002年,镇政府驻河南,人口6.72万人,面积111平方千米,辖河南1~4、中心1~3、河北第1~3、鸿运、山东、后堡、东堡、孟贾、王家和西地16个居委会,河南、河北、中心、后堡、山东、东堡、朱家桥、义和庄、王五道、大张朗、小张朗、大沟、高庄子、孟贾、西地、喇叭屯、王家庄、马家屯、三岔子、陆家、后杜家、前杜家22个行政村。 兴隆镇:【概况】兴隆镇位于辽阳县中西部,面积50.65平方千米,人口2.48万人。辖兴隆台、郎二屯、红光、后杠、下洼子、大赵台、立开堡、小赵台、夏家台、朱家堡、腰老窝、前杠、齐尔台、王罗屯1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兴隆台。G15沈大高速、G91高速、G202公路过境。 【沿革】1996年,首山乡面积79平方千米,人口3.2万人,辖黑牛庄、土台子、东王庄、西王庄、大赵台、小赵台、立开堡、兴隆台、前杠、后杠、红光、祁尔台、常庄、郎二屯、下洼子、王罗屯、刘三家子、青堆子、白老窝、腰老窝、朱家堡子21个行政村。 2009年,将首山镇所属的下洼子、前杠、后杠、郎二屯、兴隆台、大赵台、小赵台、红光、夏家台、祁尔台、王罗、朱家堡、腰老窝、立开堡14个村划出设立兴隆镇,镇政府驻地兴隆台村。 小北河镇:【概况】小北河镇位于辽阳县西北部。面积134.32平方千米,人口4.47万人。辖小北河、东月河、西月河、小林子、前铺、兴胜台、通气湾、长沟沿、高台子、房身泡、三棵树、郭家、相家坨、马家堡子、淤泥湖、杏树坨、将军房、蒲河、三龙湾、树林子2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小北河村,距县城25千米。太子河和G91高速、S106公路过境。 【沿革】1960年设公社,后建镇。1996年,面积129平方千米,人口5万人,辖小北河、东月河、西月河、小林子、前铺、张家窝棚、兴胜台、通气湾、长沟沿、高台子、房身泡、三棵树、郭家、相家坨、马家堡子、淤泥湖、牛心坨、杏树坨、将军房、蒲河、三龙湾、树林子、头龙湾23个行政村。2002年,镇政府驻小北河,人口4.86万人,面积141平方千米,辖小北河镇居委会和小北河、东月河、西月河、小林子、前辅、张家窝棚、兴胜台、通气湾、长沟沿、高台子、房身泡、三棵树、郭家、相家坨、马家堡子、淤泥湖、牛心坨、杏树坨、将军房、蒲河、三龙湾、树林子、头龙湾23个行政村。 黄泥洼镇;【概况】黄泥洼镇位于辽阳县西北部。面积86.85平方千米,人口3.38万人。辖黄泥洼、付五道、关口门、黄金屯、伙食仓、二台子、头台子、烟台、中泗河、三道岗、马泉、代耳湾、西岔子、南甸子1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黄泥洼村,距辽阳市区25千米。太子河和G91高速、S106公路过境。 【沿革】1958年设黄泥洼乡,后撤乡属沙岭公社,1984年复置黄泥洼乡,1984年建镇。1996年,面积105平方千米,人口3.8万人,辖黄泥洼、西坨子、中泗河、三道、马家、锅坑、六弓台、代耳湾、烟台、头台子、三台子、胡家台、黄金屯、龙湾、关口门、付五道、伙食仓、道岔子、西岔子、南甸子20个行政村。2002年,镇政府驻黄泥洼,人口3.7万人,面积107平方千米,辖黄泥洼、付五道、关家口门、龙湾、胡家台、黄金屯、道岔子、伙食仓、二台子、头台子、烟台、西坨子、中泗河、三道岗、马泉、锅坑、六弓台、代耳湾、南甸子、西岔子20个行政村。 唐马寨镇:【概况】唐马寨镇位于辽阳县西部。面积139.20平方千米,人口3.90万人。辖唐马寨、南坨子、运粮河、鱼窖子、乔坨子、大背、老背河、刘坨子、吕塘坊、翟家、三块石、沙岗子、蚂蜂泡、长林子、黄坨子、西泗河、康明1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唐马寨村,距县城28千米。 【沿革】1958年建公社,1983年改乡,1984年建镇。1996年,面积137平方千米,人口4.2万人,镇政府驻唐马寨,辖运粮河、刘家、南坨子、唐马寨、鱼窖子、乔坨子、大背、老背河、蒲口子、吕塘坊、刘坨子、翟家、康明、三块石、刁家、沙岗子、蚂蜂泡、长林子、黄坨子、西泗20个行政村。2002年,镇政府驻唐马寨,人口4.16万人,面积138平方千米,辖唐马寨、刘家、南坨子、运粮河、鱼窖子、乔坨子、大背、老背河、薄口子、刘坨、吕塘坊、翟家、三块石、刁家、沙岗子、蚂蜂泡、长林子、黄坨子、西泗河、康明20个行政村。 穆家镇:【概况】穆家镇位于辽阳县西南部边缘。面积114.59平方千米,人口3.20万人。辖南穆家、东穆家、胜利、徐家营、黎起、古树、六间房、鲁家、曾家、黄青堆、横道、落虎庄、郑家厂、曹家、南台口、新台子、接官堡1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南穆家村,距县城27千米。 【沿革】1960年从刘二堡分出,1983年改穆家乡,1993年建镇。1996年,面积122平方千米,人口3.4万人,辖胜利、东穆家、南穆家、西穆家、北穆家、接官堡、黄青堆、横道、徐家营、黎起、郑家厂、落虎庆、曹家、鲁家14个行政村。2002年,镇政府驻穆家,人口3.47万人,面积124平方千米,辖南穆家、北穆家、东穆家、西穆家、胜利、徐家营、黎起、古树、六间房、鲁家、曾家、潘家、黄青堆、横道、落虎庄、郑家厂、曹家、南台口、大台、新台子、接官堡21个行政村。 柳壕镇:【概况】柳壕镇位于辽阳县西北部。面积102.47平方千米,人口2.75万人。辖刘柳壕、孟柳壕、小川城、常家、南教、北教、黄套、罗套、高力城、蛤蜊坑、往户、西腰子、转轴、青鱼湾1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刘柳壕村,距县城18千米。 【沿革】1962年起刘二堡公社建柳壕公社,1982年置乡,1993年建镇。1996年,面积103平方千米,人口3.2万人,镇政府驻柳壕,辖刘柳壕、孟柳壕、小川城、常家、南教、北教、黄套、罗套、高力城、哈蜊坑、住户林、西腰子、转轴、青鱼湾14个行政村。2002年,镇政府驻刘柳壕,人口2.99万人,面积105平方千米,辖刘柳壕、孟柳壕、小川城、常家、南教、北教、黄套、罗套、高力城、蛤蜊坑、往户林、西腰子、转轴、青鱼湾14个行政村。 河栏镇:【概况】河栏镇位于辽阳县东南部。面积439.48平方千米,人口2.19万人。辖河栏、刘家、詹家、黄岗、鸡鸣寺、上堡、后台、张家、玉石、算盘峪、稠林、上麻屯、下麻屯、二道、河东、侯家16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河栏村。S316公路过境。 【沿革】1958年设上麻屯公社。1962年析上麻屯公社建河栏公社。1984年分属寒岭镇、上麻屯乡。1996年,寒岭镇面积305平方千米,人口2.3万人,镇政府驻河栏,距县城30千米,辖贾家、刘家崴、中堡、詹家堡、大东沟、小东沟、河栏、黄岗子、周家、三道河、粉土崖、鸡鸣寺、大甸子、亮甲、上堡、后台、张家17个行政村;上麻屯乡面积131平方千米,人口1.3万人,乡政府驻上麻屯,距县城39千米,辖上麻屯、岭东、康西、下麻屯、稠林子、尤家崴子、算盘峪、房身沟、潘家堡9个行政村。 2002年,撤销上麻屯乡、河栏镇,合并设立河栏镇。镇政府驻河栏,人口2.57万人,面积440平方千米,辖河栏、周家、小东沟、大东沟、黄岗子、詹家堡子、中堡、刘家崴子、罗家、贾家、鸡鸣寺、大甸子、粉土崖、亮甲、上堡、后台、张家、二道河、上麻屯、下麻屯、康西、岭东、稠林子、尤家崴子、房身沟、潘家堡子、算盘峪27个行政村。 隆昌镇:【概况】隆昌镇位于辽阳县南部。面积121.63平方千米,人口1.26万人。辖隆昌、兰凤、邱家、祁家、吉祥、郭家、得胜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隆昌村,距县城37千米。S320公路过境。 【沿革】唐设隆昌州,1949年建隆昌区,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4年建镇。1996年,面积189.4平方千米,人口1.4万人,辖王家、兰凤、柳家、邱家、祁爱、隆昌、郭家、林场、得胜、胜利堡、吉祥峪11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2002年,镇政府驻隆昌,人口1.36万人,面积122平方千米,辖隆昌、吉祥峪、得胜、胜利堡、林场、邱家、祁家、王家、柳家、兰风、郭家堡11个行政村。 八会镇:【概况】八会镇位于辽阳县东南部。面积175.39平方千米,人口1.52万人,辖八会、西庄子、通明山、宽厂峪、八盘岭、金厂、连河、长沟、文官、八股、华严寺、榆树1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下八会村。S320公路过境。 【沿革】1958年属隆昌公社,1961年析建下八会公社,1983年改乡,1995年建八会镇。1996年,面积175.5平方千米,人口1.7万人,辖上华、西庄、八盘、宽厂、通明、八会、中八股、上八股、东榆、西榆、徐家、长沟、连河、下华、文官计15个行政村。2002年,镇政府驻下八会,人口1.72万人,面积172平方千米,辖下八会、八盘岭、西庄、通明山、宽厂峪、上华、中八股、上八股、东榆、西榆、长沟、连河、文官屯、下华、徐家沟、金厂16个行政村。 寒岭镇:【概况】寒岭镇位于辽阳县东北部,面积185.79平方千米,人口1.77万人。辖黄泥岗、唐家堡子、梨庇峪、蒿甸子、九口峪、松树沟、栗子园、二道河子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松树沟村。辽溪铁路和G91高速、S106公路过境。 【沿革】2002年,镇政府驻孙家子,人口0.89万人,面积138.20平方千米,辖孤家子、西黄泥、东黄泥、核伙沟、唐家、梨庇峪、梨花峪、黄家、二道河子、前牌坊、双河、前嵩甸子、后嵩甸子、九口峪、宋家、金家、松树沟、新寒岭、栗子园、邱家堡20个行政村。 下达河乡:【概况】下达河乡位于辽阳县东南部。面积138.20平方千米,人口0.89万人。辖下达河、涧溪沟、大牛岭、下柳林子、庙尔沟、东新堡、大西沟、炮手沟8个行政村。乡政府驻下达河村,距县城30千米。S320、S316公路过境。 【沿革】1958年设疸瘩寺公社,1976年更名东风公社,1983年改下达河乡。1996年,面积147平方千米,人口1.3万人,乡政府驻下达河,辖下达河、下柳林子、太平、大牛岭、下涧、下涧、庙尔沟、东新堡、小西沟、高峰寺、老爷岭、炮手沟、大西沟13个行政村。2002年,乡政府驻下达河,人口0.94万人,面积149平方千米,辖下达河、下柳林子、太平、大牛岭、下涧、上涧、唐尔沟、东新堡、小西沟、高峰寺、老爷岭、炮手岭、大西沟13个行政村。 吉洞峪满族乡:【概况】吉洞峪满族乡位于辽阳县东南部。面积276.27平方千米,人口1.92万人。辖吉洞峪、翁家、塔子岭、刚家、六道河、粉城墙、五间房、杨家堡子、大安口、赵家堡子、兴隆沟、礼备沟12个行政村。乡政府驻赵家沟村。S320、S322公路过境。 【沿革】1961年析上麻屯公社建塔子岭公社,1966年析隆昌公社建吉洞峪公社。1983年改塔子岭乡、吉洞峪乡,1985年吉洞峪乡改吉洞峪满族乡。1996年,吉洞峪满族乡面积158平方千米,人口1.4万人,乡政府驻吉洞峪,距县城45千米,辖粉城墙、五间房、杨家堡子、高家堡子、韩家堡子、赵家堡子、大安口、北黄岭子、吉洞峪、西崴子、礼备沟、兴隆沟等12个行政村;塔子岭乡面积113平方千米,人口0.7万人,辖高家堡、翁家、塔子岭、榛子沟、刚家、秦家、六道河、大西8个行政村。 2002年,撤销塔子岭乡并入吉洞峪满族乡。乡政府驻吉洞峪,人口2.07万人,面积275平方千米,辖吉洞峪、西崴子、礼备沟、兴隆沟、赵家堡子、北黄岭子、大安口、韩家堡子、高家堡子、杨家堡子、五间房、粉城墙、塔子岭、高家堡、翁家、榛子沟、刚家、秦家沟、六道河、大西20个行政村。 甜水满族乡:【概况】甜水满族乡位于辽阳县东南部。面积313.93平方千米、人口1.20万人。辖甜水、鸡爪、韩家、水泉、杨木、湾沟、河沿、庙沟、古家子、三道岭、李家、王家、腰堡、陈家14个行政村。乡政府驻甜水村。S316公路过境。古迹有塔弯古塔。 【沿革】1958年设甜水公社,1962年析甜水公社建水泉公社,1983年改甜水乡、水泉满族乡,1985年甜水乡改为甜水满族乡。1996年,甜水满族乡面积174平方千米,人口1.7万人,其中满族占73.1%,乡政府驻甜水,距县城49千米,辖甜水、河沿、塔湾、南沟、古家子、三道岭、青石岭、杨房、腰堡、王家堡子、李家、陈家12个行政村;水泉满族乡面积145平方千米,人口0.9万人,辖杨村子、上头、湾沟、台子、水泉、庙东、屈家、韩家、东沟、鸡爪山10个行政村,距县城51千米。 2002年,撤销水泉满族乡并入甜水满族乡。乡政府驻甜水,人口2.19万人,面积370平方千米,辖甜水、河沿、塔湾、庙沟、古家子、三道岭、青石岭、杨房、腰堡、王家堡子、李家村、陈家村、水泉、杨木林子、上头、湾沟、庙东、屈家、东沟、鸡爪山、韩家、台子22个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