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宣传视频
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宣传视频
铜陵市义安区位于安徽中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东接繁昌、南陵,南邻青阳、贵池,西北隔江与枞阳、无为相望。下辖2乡6镇1办事处,总人口约30万,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GDP)200.44亿元,总面积796平方公里。 义安区位优越、通行便捷,是交通枢纽重地。义安区紧临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地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区域,是八百里皖江的中心,世界级风景旅游度假区“两山一湖”的北大门,也是长江中下游承东启西、安徽省连南接北的重要节点,四小时交通圈覆盖上海、南京、杭州、武汉等重点城市。两条高铁(京福高铁、宁安高铁)、两条铁路(沪铜铁路、铜九铁路)与三条高速(京台高速、沪渝高速和铜商高速)穿境而过。铜陵长江公铁大桥贯通南北,直达省会合肥。城区距九华山机场仅20余公里。坐拥长江黄金水道60余公里,深水岸线资源丰富,建港条件得天独厚。 义安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是青铜文化宝地。义安一名始现于唐文德元年(公元888年),是中国青铜文明发祥地之一,矿冶历史迄今已有三千余年,境内金牛洞古采矿遗址、木鱼山古矿冶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探明金属、非金属及与之伴生的各类稀有金属30余种,其中金、银、硫铁矿、石灰石等探明储量占安徽省的70%,是全国重点产金县区之一。凤丹、白姜等名特优农产品更是久负盛名,驰誉中外,先后被国家质监总局授予“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义安人文荟萃、山川秀美,是宜居宜游胜地。义安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曾涌现出陈翥、胡舜元、盛度等一批历史人物。唐代大诗人李白,北宋文学家苏轼、黄庭坚等众多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壮丽诗篇。境内有凤凰山风景旅游区、天井小镇文化旅游区,以及太阳岛、双龙洞、大明寺等景点,其中,凤凰山景区牡丹花卉景观入选“中国美丽田园”,凤凰山村荣获首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天井小镇商业街以鲜明的建筑、文化和商品经营特色入选安徽省特色商业示范街区,龙潭肖村和水浒赵氏戏楼自然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西联乡犁桥村被评为“全国首批美丽宜居村庄示范”。 义安锐意进取、蓄势待发,是科学发展高地。义安区已连续3次荣获“全国文明县城”、7次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先后荣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县”、“ 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 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众多荣誉称号。现有一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铜陵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一个省级开发区(义安经济开发区),已逐步形成了以电力能源、有色金属、精细化工、新型建材、机械电子为主导,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齐头并进的产业发展格局。
铜陵市义安区位于安徽中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东接繁昌、南陵,南邻青阳、贵池,西北隔江与无为相望。下辖2乡6镇1办事处,总人口约30万,总面积796平方公里。2016年区划调整由铜陵县改为铜陵市义安区。义安区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现已探明金属、非金属及与之伴生的各类稀有金属30余种,其中金、银、硫铁矿、石灰石等探明储量占安徽省的70%,是全国重点产金县区之一。土地资源耕地面积23426.91公顷(基本农田17932.33公顷),占全区总面积27.7%;林地面积24984.35公顷,占29.6%;交通运输用地面积2106.63公顷,占2.5%;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18106.06公顷,占21.4%。义安区气候宜人。这里地处东经117 °42 ′—118°10′ 、北纬30 °45′-31 °08′,属亚热带湿润季风过渡区,其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全年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湿度较大,日照充足,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年平均降雨量1370毫米,年平均气温16.2度,区域内水道纵横,土地肥沃,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义安区地貌特征。这里山、丘、洲、圩地貌并存,地势东南高,为低山丘陵;西北低,为长江冲积平原;中部岗丘起伏。境内最高点为天门山,海拔高度为576.6米。
夏、商、周三代,属扬州。 战国,属楚。 秦代,属鄣郡。 汉代,属丹阳郡。东汉置铜官镇(今五松镇)。 三国,属吴。 晋代,属宣城郡春谷县。 南朝:宋、齐属宣城郡;梁属南陵郡;陈属长江州。 隋代,属宣州。 唐代,属宣州。唐僖宗文德元年(888年)析南陵之工山、安定、凤台、丰资、归化五乡置义安县,县治设于顺安,寻废,置铜官冶。 南唐保大九年(951年),改旧义安县为铜陵县,县冶移于江浒(即古铜官镇),属升州。 宋代,属江东路池州。 元代,属江南道池州路。无末陈友谅部将赵普胜克县城,邑令陶起祖迁县治于顺安。 明代,属池州府。明初邑令时守道复迁县治于五松镇(今五松镇)。 清代,属池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直属安徽省。 民国三年(1914年)6月,属安徽省芜湖道。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0月,属第二专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8月6日,改属第八专署。 1949年4月21日,铜陵县解放,县城为江南解放第一城。 1949年5月13日,属皖南行署池州专区。1952年2月4日改属皖北署安庆专区。 1958年9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铜陵县建制,并入铜官山,改名铜陵市。 1959年4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铜陵县建制,属安庆专区。 1965年7月14日,改属池州专区。 1974年3月1日,经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改属铜陵市。 2015年12月3日,国务院(国函 〔2015〕206号 )批复:同意撤销铜陵县,设立铜陵市义安区。 义安区,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紧临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东接繁昌、南陵,南邻青阳、贵池,西北隔江与无为相望。义安区是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江南解放第一县城。义安一名始现于唐文德元年(公元888年),是中国青铜文明发祥地之一,采冶历史迄今已有三千年。共探明金属、非金属及与之伴生的各类稀有金属30余种,其中金、银、硫铁矿、石灰石等探明储量占安徽省的70%,是全国重点产金县区之一。境内自然景观有相思树、滴水岩、太阳岛、葛仙洞、双龙洞等;人文古迹有铜陵县烈士塔、陈翥墓、清凉寺、赵氏戏楼等。其中凤凰山古铜矿遗址(包括金牛洞古矿遗址、木鱼山古矿冶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泉农庄、凤凰山景区为国家4A级景区。境内有野雀舌茶、铜陵凤丹、生姜、顺安酥糖等。凤丹、白姜等名特优农产品先后被国家质监总局授予“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义安区有2条高铁(京福高铁、宁安客专)、2条铁路(沪铜铁路、铜九铁路)与3条高速(京台高速、沪渝高速和铜商高速)穿境而过。铜陵长江大桥、铜陵长江公铁大桥贯通南北,直达省会合肥,城区距九华山机场仅20余公里。坐拥长江黄金水道60余公里,铜陵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万吨海轮进江终点港,还是通往皖中南旅游胜地九华山、黄山的重要门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