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招商视频
歙县
地区
安徽省 > 黄山市 > 歙县
浏览量
10次
发布于
2025-05-23 14:35:17
区县介绍

一、县情特点 歙县东邻杭州,南接千岛湖,面积2122平方公里,人口46.32万,辖28个乡镇、182个行政村、10个社区,85%以上是山区、库区,人均3分地、5亩山。主要有六个特点:一是历史悠久。公元前221年秦朝置县,宋设徽州府,府县同城1400年,是古徽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山西平遥、云南丽江、四川阆中并称为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2019年入选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名录。二是文化灿烂。歙县是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历来崇文重教、诗礼传家,有“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传统。自唐以来,共出进士820人,经济学家王茂荫,新安画派奠基人渐江、黄宾虹,教育家陶行知等诞生于此。“古建三绝”中的古牌坊、古祠堂、古民居遍布城乡,有不可移动文物3785处,国保单位22处,徽州古城城墙跻身“中国明清古城墙联合申遗”行列,中国传统村落148个、数量居全国县级第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徽墨制作技艺、歙砚制作技艺、徽派盆景技艺、张一帖内科疗法、西园喉科医术、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三是环境优美。山水汇聚,生态绝佳,县城“五峰拱秀、六水回澜”,全县森林覆盖率82.15%,PM2.5平均浓度21.7微克/立方米,大气优良天数达97.5%,大部分地表水保持国家一级和二类标准。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清凉峰)、国家森林公园1处(徽州国家森林公园),国家5A级景区1个2处(徽州古城、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4A级景区2个(新安江山水画廊、雄村)。四是资源丰富。月月有花,季季有果,茶叶、贡菊、枇杷、柑桔、葡萄、杨梅、雪梨、山核桃等久负盛名,“大方茶”“黄山白茶”入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三潭枇杷”“三口柑橘”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五是区位优越。毗邻杭州,东向发展、承接产业转移优势明显,皖赣铁路横贯东西,京福高铁和黄杭高铁均在歙县设站,徽杭、绩黄高速和在建的黄千高速直达县境,国家级文明样板航道—新安江航道直通千岛湖。六是名片众多。享有中国徽文化之乡、中国徽墨之都、中国歙砚之乡、中国牌坊之乡、中国名优茶之乡、中国枇杷之乡、安徽特色果品之乡等美誉。先后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全国县域农产品零售额百强县、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总结评估优秀等次、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优秀单位等荣誉。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县经济承压而上,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两年平均增长5.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4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88.7亿元,增长1.7%;第三产业增加值126.3亿元,增长2.3%。三次产业比为9.4:37.4:53.2。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1%,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以上、9%以上,全面完成生态环保、节能减排年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