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至县招商视频
东至县招商引资
地区
安徽省 > 池州市 > 东至县
浏览量
9次
发布于
2025-05-24 15:41:21
区县介绍

东至县境古无大的建置。据《东流县志》、《建德县志》记载:虞、夏、商、周属扬州地,秦属九江郡、鄣郡。西汉分属豫章郡彭泽、鄱阳县和丹阳郡石城县地。东汉不变。三国时属吴国彭泽、丹阳、鄱阳三郡地。晋分属豫章郡彭泽县、鄱阳郡鄱阳县、宣城郡石城县地。南朝宋、齐,分属扬州宣城郡石城、历陵县地和江州鄱阳郡鄱阳、浔阳郡彭泽县地,梁、陈两代在今县境设南太原郡,置和城(今东流镇)、晋阳(今张溪一带)两县,属南豫州。隋平陈后,太原郡及和城、晋阳两县并废,地分属浔阳郡龙城县、九江郡彭泽县和宣州郡秋浦县、饶州鄱阳郡鄱阳县。唐至德二年(757),分秋浦、鄱阳两县地在梅城置至德县,《太平寰宇记》云:“以年号为名”,属江南西道浔阳郡。乾元元年(758)属饶州,永泰元年(765)改属池州。会昌初(841—846),在原和城县旧址建东流场,属江州彭泽县。《方舆纪要》载,五代杨吴顺义二年(922)改至德县为建德县,仍属池州,历南唐不变。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升东流场为东流县,属江州。《明一统志》:“东流县,以大江自湓城而下,逶迤东注,故名”。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改属池州池阳郡,并割贵池之晋阳乡益东流。两宋时东流、建德两县均属江南东路池州池阳郡。元初属江淮行省,元二十一年(1284)改属江浙行省,元二十三年(1286)属江浙行省池州路。明和清初属池州府。明洪武初,池州路为九华府、华阳府,后仍改为池州府,直隶南京。清顺治二年(1645)属江南省,康熙十五年(1676)属安徽省。雍正元年(1723)隶两江总督,雍正十一年(1733)属安徽省宁池太道。民国元年(1912)东流、建德两县直属安徽省。1949年4月22、23日两县先后解放,同年5月13日同属皖南行署池州专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两县仍属皖南行署池州专区。1953年2月24日改属安徽省安庆专区,1959年5月15日,两县合并为东至县,以尧渡镇为县城,仍属安庆专区,1965年7月14日东至县改属池州专区,1971年3月29日专区改地区,隶属不变,1980年元月29日改属安庆行署,1988年9月2日,池州行署恢复,东至县复属池州行署。2000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池州地区和县级贵池市,设立地级池州市,东至县属池州市至今未变。

全县辖15个乡镇,人口54万,面积3261平方公里,耕地47.15万亩,林地302.63万亩。县内石灰石、白云石,方解石储量大,分别达20亿吨、4亿吨、2亿吨以上。农业资源丰富,已形成优质粮油棉、茶叶、食用菌、畜禽、水产、经果等六大主导产业。境内有4条高速(沪渝高速、安景高速、济广高速、东九高速);4条省道(325省道、327省道、222省道、231省道);2条国道(206国道、318国道);2条铁路(铜九铁路、上海至安庆城际轻轨铁路)。水上有1条水道(拥有长江黄金水道85公里,并在沿江重镇形成香口危化品码头、东流菊江港埠、大渡口3个五千吨港口)。九华山、安庆、景德镇机场均在1小时车程内,合肥、南昌、南京机场均在3小时车程内。2022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59.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6%,增速分别比全国、全省、全市高2.6个、2.1个和0.2个百分点,在全市三县一区中位列第二。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6.6亿元,增长3.8% ;第二产业增加值116.1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106.7亿元,增长3.1%。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4.5:44.4:41.1优化为14.1:44.8:41.1。2022年,全县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2亿元,较上年增长14%;2022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6亿元,较上年增长19.7%;全县人民币存款余额370.8亿元,较上年增长12.2%;人民币贷款余额223.3亿元,较上年增长21.4%;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9亿元,同比下降2.4%;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4%,增速高于全省6.4个百分点;202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12.7%,高全省平均水平6.6个百分点。2022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6亿元,比上年增长4.5%。粮食播种面积79.8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粮食产量28.5万吨,增长1.6%。

2023年前三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4.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5%。增速高全省1.4个百分点,与全市持平。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3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94.6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86.1亿元,增长7.7%。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9%。秋粮生产总体稳定,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蔬菜及食用菌产量6.5万吨,增长3.3%。禽蛋产量0.7万吨,增长3.7%。肉类产量1.9万吨,增长0.4%,其中,禽肉增长1.1%。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0%,增速高全市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0%,水电热燃增加值增长9.9%。全县制造业投资增长42.0%,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5.9%,对全县GDP增长贡献率达53.8%,拉动GDP增长4.0个百分点。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5%,增速高全市4.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一产投资增长19%;二产投资增长40.8%;三产投资增长4.9%。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40.8%;技术改造投资增长57.2%;基础设施类投资增长67.2%;民间投资增长49.1%。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5%,增速与全市持平。2023年前三季度,全县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9.0%。其中,税收收入5.2亿元,增长7.5%;非税收入6.0亿元,增长10.3%。增值税2.5亿元,增长17.6%;契税、房产税分别增长36.9%、20.5%。1-9月份。税收占财政收入比较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2亿元,增长15.3%。其中,民生支出28.5亿元,增长18.1%;民生支出占比86%,较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全县本外币存款余额437.0亿元,同比增长19.9%,增速居全市县区首位。全县本外币贷款余额272.6亿元,同比增长24.6%。全县存贷比62.4%,较同期提升2.4个百分点。(来源:东至县党史与地方志办公室、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