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坊区位于哈尔滨市的东南部,是全市四个中心城区之一,辖区面积344.5平方公里,截止2022年11月,全区户籍人口为737986人,其中城镇人口650056人,乡村人口87930人。下辖4个镇和20个街道办事处,46个行政村、128个社区。作为哈尔滨城市文明的发祥地和最早的开埠区,悠久的人文积淀,不懈的奋斗历程,谱写了香坊区加快发展的精彩篇章。 近年来,香坊区立足区位基础,紧抓发展机遇,前瞻发展未来,创新观念、勇闯新路,砥砺前行、迎难而上,实现了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截止2022年末,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1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1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50.7亿元,下降1.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56.7亿元,增长3.2%。三次产业结构为0.4:35.3:64.3。 香坊区历史文脉厚重,是哈尔滨市诞生的摇篮。早在清光绪年间,因河北乐亭人氏在这里开线香作坊,由此而得名,叫香坊。1898年中东铁路在香坊设置火车站,称哈尔滨驿,伴随着中东铁路的第一声汽笛,香坊区开始从哈尔滨走向了世界。时任铁路管理局局长兼中东铁路护路军总司令霍尔瓦特将军,因其一脸白胡子而被称为“白毛将军”。“白毛将军府”就是当时统治哈尔滨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由此,历史上也把香坊称为“田家烧锅”、“上号”和“老哈尔滨”。1938年伪满当局在哈尔滨市实行区制,设香坊区。1946年哈尔滨解放后,按新的行政区划组建了香坊区;2006年8月,经国务院批复,撤销原香坊区和动力区,成立新的香坊区。在当前加快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这个哈尔滨历史上最古老又年轻的城区,正以自己无与伦比的区域优势开创新的未来。 香坊区环境优美宜居,生态资源得天独厚。阿什河穿城而过,伏尔加庄园里哈尔滨与俄罗斯文化之间那段不可割舍的情缘,已经成为了与太阳岛比肩齐名的旅游景点;全国最大的城市森林植物园地处核心区域,被誉为“城市氧吧”“都市绿肺”;中国最大以亭为主题的城市公园为游客提供了“足不出园遍赏中华名亭”的独特游览胜地;黑龙江省首家薰衣草主题景区——普罗旺斯薰衣草庄园让游客不出国门就可感受徜徉花海的浪漫;东三省最大规模的中国·黑龙江菊花展知名度正日益飙升。北大荒现代农业园、黛秀湖公园、寒温带植物园、松江生态园等城市公园更为百姓提供了十五分钟休闲生活圈,“绿城区”体系日趋成熟,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