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逊克县招商局
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创客城

走进逊克县

逊克县地处中国北部边陲,小兴安岭中段北麓,位于东经127°24′-129°17′,北纬47°58′-49°36′之间,东与嘉荫县相邻,南与伊春市、绥棱县、北安市接壤,西与五大连池市、孙吴县相连,北与俄罗斯阿穆尔州米哈伊洛夫区隔江相望,行政辖区面积17344平方公里,下辖3镇、6乡,78个行政村,“七人普”常住人口8.2万人,是一座幅员辽阔、区位独特、环境优美的边陲城市,素有“北国雾凇之都”“红玛瑙之乡”等美誉。 历史悠久,红色传承。逊克早在新石器晚期已有人类活动,金代女真部落一度在此繁盛。1900年“庚子俄难”,遭沙俄洗劫的中国江东六十四屯幸存的部分难民,逃难来此定居,形成村落。辛亥革命后,1913年,瑷珲直隶厅改建为瑷珲县公署,奇克划为瑷珲县第四区。1915年,撤奇克特卡伦,设瑷珲县奇克特县佐。1929年,奇克特县佐改升为奇克县。1933年,日本侵略者侵入逊克大地,分别建立逊河、奇克伪县公署。1943年,日伪统治者建“伪逊克县公署”,将逊河、奇克两县各取原县名一字合并。“逊河”,又称“逊别拉河”,“逊别拉”为满语,“逊”为“奶浆”之意,“别拉”为“河”;“奇克”因境内有一山称之为“奇克勒”,后转音为“奇克特”,简称“奇克”。1946年6月,东北民主联军进驻逊克,建立逊克县人民政府及公安部队。1947年2月,彻底肃清残匪。从此,逊克县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民族融合,风情浓郁。逊克有鄂伦春、俄罗斯、达斡尔等23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0%。其中鄂伦春、俄罗斯2个民族极具特色。目前,鄂伦春族人口1257人,占全国鄂伦春族总人口的七分之一,主要聚居于新鄂、新兴两个少数民族乡。2023年为鄂伦春族下山定居70周年。沾河漂流景区位于新鄂乡境内,主要经营项目有漂流、鄂伦春民族风情体验等。逊克县有5个俄罗斯民族村,俄罗斯族人口约1200人,其中,三分之一聚居于奇克镇边疆俄罗斯民族村,该村是中国第一个俄罗斯民族村,村内荷花池风景秀丽,是中国纬度最北的荷花池。 开放前沿,未来可期。逊克边境线长135公里,逊克口岸于1989年由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口岸,1990年开关运行,1992年获批开通边境旅游,同年被交通部批准为江海联运国际航运口岸,2004年设立了逊克互市贸易区,2013年开通边境旅游异地办证业务,2021年获批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目前,逊克口岸占地4.8万平方米,有滚装码头1座、客运码头1座、千吨泊位货运码头2个,口岸设计年吞吐能力100万吨,出入境人员通关能力50万人次。2022年,明水期口岸进出口总值13.22亿元、货运量15.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48倍和4.28倍,增速居全省口岸首位。对岸的俄波亚尔科沃口岸是俄远东地区煤炭等矿产品专业运输港口、俄阿穆尔州木材报关出口边境口岸,拥有多个千吨泊位,并拥有通向俄内地的专用铁路干线;两个口岸水路距离19公里。

招商人员

园区信息

    暂无数据
政府项目
更多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