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隶属连云港市,古称“海西”,又名“惠泽”,位于江苏省东北部沿海、黄淮平原南部,地处苏北四市四县交界,县域总面积103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2万,常住人口约61万,现辖11个镇、238个村居。灌南是江苏省文明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先后获评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灌南是历史文化名城,二郎显圣真君杨戬的故里,自西汉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设“海西县”起,迄今已有2100多年的建置史。 灌南因灌河而得名,灌河是灌南人民的母亲河,流域面积达8000平方公里,东入黄海、西连京杭大运河和长江水系,自古以来“通江达海”,是横贯江苏省北部地区的黄金水道。1957年,经国务院批准,灌南恢复建县,县名取自《庄子》“百川灌河”、《南齐书》“福齐南山”,寓意百川汇聚、福分山高。 灌南是生态宜居水城,水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6%,生态湿地面积超过10%,柴米河、义泽河等17条大中河流纵横交错,五龙口、双鱼岛、硕项湖镶嵌其中,“水秀宜居”成为城市的鲜明特质。 灌南是革命老区,走出了惠浴宇、周惠、芮杏文、汤曙红、吴书等革命先辈,展现了灌河儿女英勇顽强的禀赋特质。1928年7月,中共新安特支成立,先后领导颜马庄斗争、引羊寺暴动等农民运动。1939年1月,东灌沭边区人民抗日自卫队点燃了熊熊烽火。解放战争时期,粟裕、黄克诚、韦国清等老一辈革命家曾率部在这里战斗,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