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招商局
江苏省丹阳市开发区兰陵路88号

走进丹阳市

丹阳,古称曲阿,县域总面积104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9.24万,下辖10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曲阿街道)、1个省级高新区(云阳街道)。丹阳区位优势明显,京沪高铁、沪宁城际穿城而过,沪蓉高速、G312、京杭大运河横贯全城,常州机场坐落境内,镇江大港离市区仅18公里,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综合立体的交通格局。2024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较好,预计GDP增长6%,增幅高于省和镇江市平均(预计数、下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6亿元、总量列全省第9,技改投资高位增长、两年翻番。 丹阳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文化之城。丹阳有2400多年建城史,是春秋时期德者延陵季子的封疆之地,也是南朝齐梁两代帝王的故里。凤凰山遗址见证了丹阳6000多年的文化史,葛城遗址证明了丹阳是吴文化的发祥地。西晋玉乳泉、北宋嘉山寺、明朝万善塔、西门老街等众多名胜古迹更是丹阳悠久历史的有效见证。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广为流传,岳氏报本、陈东上书等动人故事名扬天下。丹阳人杰地灵,不仅孕育了春秋季子、齐梁帝王等历史名人,更诞生了马相伯、吕凤子、吕叔湘、匡亚明等近现代名家。丹阳文物众多,南朝陵墓石刻、延陵季子碑、唐中和铜钟等历史文物赋予了丹阳“江南文物之邦”的美誉。 丹阳是一座产业发达、特色鲜明的制造之城。丹阳,享有“眼镜之都”“汽车零部件之乡”“钻头王国”“木业航母”等美誉,拥有眼镜、五金工具、汽车零部件、大家居四大传统产业,大健康、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三大新兴产业。全市制造业企业1.7万家,“江苏民企200强”企业8家,纳税超亿元企业14家,各类上市挂牌企业302家,其中A股上市企业9家。丹阳是世界最大的镜片生产基地,国家眼镜行业标准制定者,年产镜片近4亿副(8亿片),视光学产业集群获评“长三角最强中国制造产业集聚区”。大健康产业集聚了国药、鱼跃等一批领军企业,形成新型医用器械、新型医用材料、新型药品三大特色板块。新材料产业集聚了天工、恒神等一批骨干企业,基本建成涵盖高性能金属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等综合性新材料产业体系。 丹阳是一座推崇科技、尊重人才的创新之城。丹阳是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城市,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67家,160余项技术产品在全国产业细分领域获得“第一”“唯一”,近三年荣获国家级科技奖项9项,省级科技奖项15项,突破了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50名国家级人才和121名江苏省“双创”人才在丹创新创业,人才竞争力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丹阳是一座傍水而生、美丽宜居的生态之城。城市以大运河为轴,拥有116条河道,建成了八佰伴、金鹰、吾悦等城市综合体和丹凤公园、凤凰山遗址公园、马塘桥体育休闲公园、黄连山森林步道等一批特色公园。开发区生态新城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眼镜城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初显成效,农房改善项目高新区花园村新型农村社区成为全省首例跨村置换宅基地审批项目。先后完成新孟河延伸拓浚(丹阳段)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及京杭大运河风光带等水环境工程,江南水乡风韵更加彰显。 丹阳是一座民生殷实、人民幸福的和谐之城。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在80%左右,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南师大中北学院落户丹阳,省丹中、吕叔湘中学、中医院、急救指挥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高标准实施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13个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优Ⅲ比例均为100%,优良天数比率81.6%。建立了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增强。

招商人员

园区信息

    暂无数据
政府项目
更多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