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兴宁区位于南宁市东北部。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南宁盆地中心,东经108°18′27″—108°46′30″,北纬22°48′56″—23°06′33″。东南部与青秀区相邻,南部与江南区隔邕江相望,西部与西北部与西乡塘区相连,北部与武鸣县毗连,东北至昆仑关与宾阳县接壤。东西最大距离51.90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2千米。兴宁区政府驻厢竹大道63号,电话区号0771,邮政编码530023。 【土地面积】 2018年,南宁市兴宁区土地面积723平方千米。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11万公顷,有林面积4.0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3.33%。 【地形地貌】 兴宁区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呈缓坡状。除北部、东部局部边界分别有海拔400米以上低山—六怀山、高峰岭和狮子岭及少量 海拔110米左右二级台地之外,其余区域则地势平坦宽阔。境内最高峰白凿山海拔1004.10米, 位于昆仑镇联光村;最低点民生街道北一里社区安北下排污口,海拔70米。兴宁区境内有白凿山、岽抱山、仙女山、石牛山、金龙山、更古山、派仙山、当根岭、高鹤岭、六州岭、合灶 头山、白头岭、六龙岭、三壮岭、石等山、马鞍岭、狮子岭。 【气候】 兴宁区位于北回归线南侧,属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气候温和,夏长冬短,年平均气温在21.6度左右。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12.8摄氏度,夏季最热的7、8月平均28.2摄氏度。年均降雨量达1304.20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9%,主要气候特点是炎热潮湿。一般夏季潮湿,而冬季稍显干燥,干湿季节分明。夏天比冬天长得多,炎热时间较长。春秋两季气候温和,集中的雨季是在夏天。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22年,兴宁区土地资源面积751平方千米。耕地1.06万公顷,园地1676.28公顷,林地4.51万公顷,草地1043.53公顷,湿地8.04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7517.80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859.65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581.36公顷。 水资源 2022年,兴宁区境内主要河流有沙江、西云江、四塘河、那平江、竹排江、朝阳溪。兴宁区登记在册水库16座,集雨面积299.20平方千米,总库容8144.29万立方米,有效库容4635.04立方米。 矿产资源 2022年,南宁市兴宁区有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内)矿山企业14个,开采矿种主要有砖瓦用页岩、建筑用花岗岩、建筑用砂、高岭土、地热矿、矿泉水。矿业权勘查开采应公示16宗,已公示16宗。新增1家矿企(九曲湾地热矿)编制建设绿色矿山实施方案,至2022年末,应创建绿色矿山完成率已达91.60%。矿产资源主要矿产资源有褐煤、石英砂矿、砂砾石矿、磷矿、金矿、钨矿、高岭土、花岗岩、水晶、黄铁矿、砖瓦用页岩、建筑用花岗岩、建筑用砂、地热矿、矿泉水等。 植物资源 2022年,南宁市兴宁区主要树木有松树林、杉树林、混交林、高山榕;珍贵树种有金花茶、佛肚树、加拿利海枣;经济树种有龙眼、荔枝、杧果、扁桃、番石榴;主要经济林为速生桉,杂木为马尾松、桃金娘、岗松。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苏铁,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蚬木、金花茶、香樟、红椿、楠木、龙眼、黄连、七叶一枝花。 动物资源 2022年,南宁市兴宁区主要动物资源有山猪、果子狸、野猫、松鼠、竹鼠,画眉、鹌鹑、鹧鸪、布谷鸟、杜鹃、燕子、喜鹊、乌鸦、斑鸠、麻雀、啄木鸟、猫头鹰、黄莺,乌龟、山瑞(大型鳌类)、青蛙、大壁虎(蛤蚧)、各种石蛙(俗称射尿拐、长腰拐、梨头拐),蟒蛇、铁线蛇、金环蛇、银 环蛇、眼镜蛇、赤链蛇、穿山甲、青竹蛇,鲢鱼、鳙鱼、草鱼、青鱼(黑鲩)、鲤鱼、鲫鱼、鲇鱼、泥鳅、塘角鱼,桑蚕、蜜蜂、蟋蟀、蚯蚓、蜈蚣。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蟒蛇,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穿山甲、山瑞、大壁虎(蛤蚧)、猫头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