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龙圩区招商局
龙圩区龙城南路108号南办公区1号楼301室

走进龙圩区

梧州市龙圩区辖镇,龙圩镇位于龙圩区北部,是区人民政府驻地。总面积182.11平方千米(高速公路、铁路、公路或国道207线)过境。 龙圩镇属城乡结合镇,辖龙城、城东、城南、城西、广信、苍海、凤岭、宜居、龙兴、工业、龙腾和福达12个社区,恩义、林水、都坎、四合、大恩、古凤、中村、念村、寨中、思念、社学、新利12个行政村,19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77万,以汉族为主,粤语方言,其中农业人口4.67万人。镇人民政府驻地在龙圩镇龙城路155号 全镇耕地面积1339公顷,其中水田面积1012公顷;全镇粮食播种面积2166公顷。全镇林业用地面积0.928万公顷,其中有林面积0.70万公顷,主要以桉树、马尾松、杂木林为主;年内出栏生猪3.55万头,家禽195.58万羽,肉类总产量5563.81 吨;水产品养殖面积154.5公顷,产量2318.21吨。 有中学1所,小学11所,教学点4个,幼儿园、托儿所62(有证34所,无证28所)所,中小学在校生7683(包含福达315,龙湖319)人,在职中小学教师304人;镇文化站1个,公共图书馆0个,藏书0册;有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所(室)12 所,有医务工作人员14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39703人,参保率84.8%。 据清同治《苍梧县志》记载,龙圩秦属桂林郡广信县(公元前221--207年),汉属苍梧郡(公元前206--公元220年),三国(吴)属苍梧郡新宁县(公元221--280年),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设置农城县,南北朝(齐)攺农城县为遂城县,隋开皇17年(公元597年),隋文帝派宰相虞庆则南征,屯兵于此,故得名戎城。隋开皇19年遂城县改名戎城县,宋咸平年间(公元998--1003年)废县为戎圩镇,隶属梧州府。宋熙宁4年(公元1071年)改名戎圩,元、明、清因之。民国属苍梧县。1950年属苍梧县第一区,1951年7月改称龙圩镇,因“龙”与戎近音,同时龙象征吉祥,故取此名。 1952年5月6日苍梧县人民政府迁至龙圩,1955年1月属长洲区辖,1957年改为县直辖镇,1958年8月成立人民公社划归大坡公社管辖,1959年10月从大坡公社划出改称城关公社,1960年6月复称龙圩镇,1966年10月又改称东升镇,1972年春再复称龙圩镇,1995年12月28日林水镇整建制并入龙圩镇。 浔江、上小河、下小河为境内主要河流,境内交通便捷,苍郁高速公路、南梧高速公路、桂梧高速公路、327国道、南广高速铁路、洛湛铁路从镇境内穿过。设有苍梧县汽车站和运通汽車客运站。各行政村已开通农村四级公路。 有苍海高中、苍梧中学、龙圩中学、林水中学、龙圩中心小学、龙圩镇中心校、龙圩实验小学、苍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龙圩实验中学等中小学校20所,中小学生共21149人。有苍梧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龙圩镇卫生院等公立医疗机构4家,公历逢1、4、7日为龙圩圩期。

招商人员

园区信息

    暂无数据
政府项目
更多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