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区是1987年5月成立的县级行政区,位于咸阳市区东部,全区总面积272平方公里,辖10个街道办事处,105个行政村、66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约44万人。 区位优势明显。渭城区位优越、位置特殊,与西安“零距离”对接,与西咸新区交融,是大西安建设的重要板块,也是国家级开发区西咸新区的核心区域,新区规划面积882平方公里,其中在渭城区的面积是254.5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93.5%。 文化底蕴深厚。渭城曾是秦王朝的国都所在地,也是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的都城和京畿重地。西汉十一个帝王陵中的七个帝陵也位于境内北部塬上,素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称。目前,全区现有各类文物景点32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 交通方便快捷。西北地区最大航空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坐落境内,与西安北客站一河之隔,陇海铁路、福银高速、机场高速穿境而过,包茂、连霍、京昆等9条国家级高速公路交汇周边,银西高铁、西安北—机场城际轨道正在加快建设,拥有集航空、铁路、公路“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形成了到其他重要城市的“半日交通圈”。 知名企业聚集。辖区内有众多中省和国内外知名企业,有年原油加工量500万吨的长庆石化、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专业口腔设备制造商和系统集成服务商、高新技术企业——咸阳西北医疗器械集团公司、集多学科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应用技术研究所和国家级行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二零二兵器研究所,还有陕建六建集团、陕建第十一建设集团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等一批建筑行业领军企业。 科教力量雄厚。二零二兵器研究所、华星电子等100多家科研单位,及西藏民族大学、咸阳师范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多家大中专院校坐落区内,为企业创新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7年4月,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大西安的战略部署和《关于促进西咸新区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意见》要求,渭城区农村6个街办(北杜办、周陵办、底张办、正阳办、窑店办、渭城办)交由西咸新区整体托管,总面积254.5平方公里,共105个行政村、8个社区,总人口19.4万人,是咸阳各县(市区)划转街道最多、面积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个区。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渭城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以及疫情持续反复冲击,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攻坚克难、难中求成,经济运行逐季回稳、稳中有进,荣获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和渭城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使命光荣、意义重大。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和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八届三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区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四大工程”、发展楼宇经济,统筹推进“五化”,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强党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谱写渭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