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位于陕南安康的西部,北依秦岭、南枕巴山,地处秦巴腹地、汉水之滨,总面积1516.42平方公里,辖1个省级经开区、11个镇、164个行政村(社区),户籍人口18.2万。石泉建县于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52年),因“城南石隙多泉、径流不息”而得名。石泉是国家级卫生县城和园林县城;是秦巴汉水生态旅游重要目的地,素有“秦巴水乡、石泉十美”之称;是西部第一蚕桑产业大县,被誉为“丝路之源、金蚕之乡”;是国家南水北调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西部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是先秦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纵横学派鼻祖鬼谷子在此修炼授徒,又称鬼谷子故里。 石泉资源丰富。县内生物多样,森林覆盖率达77.74%,已探明矿物质达10余种,尤以岩金、沙金、钛磁铁矿、锰矿、锌矿等有名。已记载物种有260余种,植物尤以红豆杉、银杏、中华蚊母、铁坚杉和兰科有名,动物尤以熊、獐、麂、野猪和白鹭有名。水资源极为丰富,汉江穿境而过,流长58.5公里,支流小溪星罗棋布,水储量达13.52亿立方米。电力能源富足,水力理论蕴藏量61.3万千瓦,技术可开发利用量49.04万千瓦,开发利用达43.38万千瓦时,建成汉江电站2座、小水电站7座。旅游资源独特,有“浓缩秦巴精华,天赐十美石泉”之美誉,已开发的明清古街古镇、后柳水乡、燕翔洞、中坝峡谷、子午银滩等景区驰名中外,是汉江最具魅力的生态文化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