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城区是潍坊市中心城区之一,总面积270平方公里,辖6个街道、1个省级开发区、2个发展服务中心,169个行政村、86个社区,常住人口53.3万,是近10年全市新增人口最多的县市区,是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区、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省级文明区、山东省健康促进区、全省双拥模范区、全省体教融合发展试验区、山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平安山东建设示范区。去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0.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7.8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7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8%,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9.4%和12.8%,进出口总额增长29.3%。 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公元596年隋置潍州,明洪武十年改称潍县。1948年4月潍县解放至1983年,是潍坊特别市、昌潍专区、昌潍地区、潍坊地区的行政中心所在地,1983年地改市后设潍城区,1994年区划调整,白浪河以东新设奎文区。建安七子中的孔融、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等都曾在此执政理事,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郭味蕖、于希宁等现代艺术大家享誉全国。全区现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23处,集南北园林艺术、明清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十笏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介祺故居万印楼,有“南西泠,北万印”之称,是国际金石圣地;始建于汉代的潍县城墙,是潍坊这座城市的根。拥有全国一流的核雕艺术馆,全区桃核雕年交易额达到5000余万元,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60%,先后荣获“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区”和“山东省(桃)核雕之乡”荣誉称号。近年来,实施松园子古民居改造提升、城隍庙金银仓等文旅产业项目,“风吹纸鸢山浮烟,文脉传承有麓台”乡村旅游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文化旅游资源优势逐步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