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曲江是13万年前人类祖先“马坝人”繁衍生息之地,是4000多年前“石峡文化”的发祥地,是华夏民族古老文化的摇篮之一。自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县,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钟灵毓秀的曲江,曾孕育出唐代名相、“开元盛世”功臣张九龄,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北宋名臣余靖,以及清代文学家廖燕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辖区内的南华禅寺是中国佛教名寺之一,是东方三圣之一——禅宗六祖惠能弘扬“南宗禅法”的发源地,被誉为“岭南禅林之冠”,其言行被弟子法海汇编成《六祖法宝坛经》,是中国唯一的一部佛教经典。南华禅寺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广东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曲江撤县设区。全区总面积162068.88公顷,辖9个镇1个街道111个村(居)委会,户籍人口31.09万人,常住人口29.05万人。202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9.27亿元;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6亿元,增长7.43%。 曲江区曾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首批国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国第三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国家级健康促进区”“中国温泉之乡”等称号,连续多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县(区)”,曲江区图书馆2018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石峡遗址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中国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区)之一、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区)之一、全省重点林业县(区)之一。 二、曲江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 曲江区位于韶关市区南部,境内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京广铁路、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乐广高速、国道106线贯穿南北,赣韶铁路、赣韶高速横跨东西,境内有7个高速公路出口,9个镇中有6个镇可直接上高速公路。2022年,建成“四好农村路”通建制村公路单改双工程及路网联结工程93.677公里,打通了搁置十余年的教育路(下街队段)、亿华明珠城与江畔市场(黄屋村段)等城市“瓶颈路”,南华大道北下穿京广铁路隧道、风度大道等市政道路加快推进,国道G240线曲江中学至乐广高速乌石出口段、省道S521线樟市至罗坑段路面改造工程全面动工,省道S521线沙溪至乌石段改建等疏港公路项目启动实施,乌石港综合交通枢纽一期工程5个千吨级泊位投入运营,“公水联运”体系加快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