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投资促进中心
淅川县北区政务服务中心2号楼5层西淅川县商务局

走进淅川县

淅川县地处豫鄂陕三省七县市结合部,全县总面积2820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街道),464个村(社区)、67万人。 淅川是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千里调水,始于淅川。全县水源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92.8%,丹江口水库1050平方公里,淅川境内面积506平方公里,水源区最核心的部分在淅川,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稳定保持在Ⅱ类以上标准。 淅川是全国主要移民区。为服务南水北调工程,淅川在半个多世纪内先后经历了两次大移民,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上世纪五十年代修建丹江口大坝,淅川历时20年分六批搬迁20.2万人,分别被安置在青海、湖北、河南三省七县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淅川又分三批搬迁移民16.5万人,移民人数为湖北省6县市的总和,分别被安置在河南省内郑州、新乡等6市25县。两次共移民36.7万人,其中县内安置移民1.9万人,是河南省唯一移民迁出县、全国第一移民大县,是“忠诚担当、大爱报国”南水北调精神发源地。 淅川是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河南省林业重点县,有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公益林面积居河南省县级首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5.3%(扣除丹江口水库面积达61.7%),空气质量达到优级标准,库周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达2万个左右。 淅川是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河南省文物大县。春秋时为楚国发祥地、楚始都丹阳所在地,楚国800年历史有近400年在淅川,45位楚王23位在淅川,曾孕育了商圣范蠡(范蠡生平事迹及其淅川故里考)、史学家范晔、思想家范缜等历史名人,著名的“丹阳之战”和成语“朝秦暮楚”就出自淅川。

招商人员

园区信息

    暂无数据
政府项目
更多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