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兴县位于韶关市东部,南岭山脉南麓,居北江上游、浈江中游地带,东与江西省全南县相连,南与翁源县毗邻,西与仁化县交界,北与南雄市接壤,是粤北地区交通枢纽的重要节点。全县总面积2131.94平方公里,总人口26.28万(常住人口19.85万),下辖太平、马市、城南、顿岗、沈所、澄江、罗坝、司前、隘子等9个镇和1个少数民族乡(广东省七个少数民族乡之一的深渡水瑶族乡),以及14个居委会、113个村委会。县中部属平原地区,县西部属半山区,县东南部属山区,县东北部属丘陵地区,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始兴是联合国正式认定的“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先后荣获“中国最美小城”“中国绿色名县”“中国围楼文化之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中国生态康养胜地”和“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等称号。2022年始兴县地区生产总值为101.89亿元,GDP增速连续两年居韶关市前三。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3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1.0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2.50亿元。 始兴历史文化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始兴素有“古之福地、粤北明珠”之美誉,置县于三国吴永安六年(公元263年),距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盛唐名相张九龄和抗日名将张发奎的故乡。始兴是典型的客家地区,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塑造了始兴人民纯朴、善良、勤劳、热情、坚强的品格,培育了始兴人民务实、实在、实干的精神气质。始兴文物资源丰富,现有国保2处、省保11处、市县保43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263处。全县拥有非遗项目30项,其中省级非遗项目2项,宰相粉制作技艺非遗工坊入选全省十大优秀非遗工坊建设案例。近年来,始兴坚持“文旅兴县”战略,“书香始兴、人文始兴”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实施了始兴广州会馆旧址、文昌阁、大成殿等文物古迹活化利用和周前古村、石下古村等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成功创建韶关首个“广东省作家协会生态创作基地”,获评为“2022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示范案例(县)”。坚持人才强县,现有县域经济发展人才(专家)顾问12名,广东省博士工作站2个,伯克生物医药“Ⅰ类新药柚皮苷片临床创新团队”成功入选韶关市首批“南岭团队”。 始兴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方便快捷。始兴自古是岭南交通要冲,连接长三角、珠三角两大经济圈,向北辐射赣湘至长三角,往南辐射大湾区,40分钟直达韶关市区,3小时直达广州和深圳,距丹霞机场60公里。韶赣铁路、南韶高速、武深高速、国道323线、国道220线、国道535线、省道244线、省道343线贯穿始兴全境,武深高速始兴联络线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境内拥有7个高速出口。全县农村公路里程达1605.42公里,县至镇、镇至村、村内巷道全部实现硬底化,初步构建起联通“双区”、辐射镇村、方便快捷的现代交通网络体系,成功创建广东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始兴生态环境优美,自然风光秀丽。始兴是“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全国森林资源和林政管理示范县”“国家林业综合发展示范县”和“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南岭山地森林生态及生物多样性功能区生态发展试点县”。全县总林地面积达17.55万公顷,封山育林9.27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61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7.81%,位居全省前列。县域河流断面水质优良率100%,镇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拥有国家级生态乡镇8个、省级生态乡镇9个、省市级生态示范村59个。2021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荣获全省第1名。2022年成功申报为广东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试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