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地处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南麓(海拔1729.13米)。东北与安徽省的岳西、太湖、霍山、金寨四县毗邻,西南与湖北的罗田、浠水、蕲春三县接壤。古为皋陶部落,汉为英布封疆,宋为毕升故里,今为丝茶之乡、温泉名城、休闲胜地。全县版图面积1449平方公里,辖3乡8镇,309个行政村,总人口约31万人。 英山万山磅礴、控引江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鄂皖咽喉、江淮要塞”之称。英山西连武汉城市圈,东接皖江经济带,交通便利。武(汉)合(肥)高速、318国道、201省道、大别山红色旅游线路贯穿全境,英浠公路与黄(石)黄(梅)、大广高速连接,距京九铁路浠水站60公里、长江阳逻港130公里,武汉天河机场160公里。 英山县地跨东经115°3′153″—116°4′2″ ,北纬30°31′—31°8′58″。全县东西平均宽度为18.8公里,南北长度平均约为76.7公里。境内地面受北东向3条隆起带和两大断层控制,形成北东高,西南低,山脉和水系的展布,多呈北东向和北南走向,分支为三列山脊,夹着东西两条大河贯穿全境。海拔最高的大别山主峰天堂寨1729.13米,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峰有20多座。西南部最低海拔90米左右,全县山顶平均高程约210—594米。 英山于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由沿江制置使段朝立,表奏朝廷,请求立英山县。咸淳六年(1270年)度宗赵祺准奏,下旨割罗田县东直河乡置英山县,并命段朝立任县知事。后历元、明、清三朝。至民国二十年,英山县仍隶属安徽省六安州管辖。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十一月划归湖北省黄冈专署管辖。1996年黄冈市成立。英山隶属湖北省黄冈市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