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甸县招商局
鲁甸县文屏街道政通路6号

走进鲁甸县

鲁甸,位于云南省第四大平坝——昭鲁坝子西南,古称“朱提(shūshí)”,自“秦凿五尺道”和“汉筑南夷道”后,就是中原文化传入云南的重要通道和古“南丝绸之路”的要冲。全县国土面积1484平方公里,辖2个回族乡9个镇和2个街道1790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50万人,有汉、回、彝、苗、布依等14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1.1%。县城建成区面积8.1平方公里,有常住人口10.3万人;境内最高海拔3356米,最低海拔568米,年平均降雨量923毫米,年平均气温12.1℃,夏季平均气温19.6℃,先后获评国家卫生县城和云南省文明城市、美丽县城,是生态优良、环境宜居、避暑康养休闲的理想之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9亿元,增长1%;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1.9亿元,增长18.9%;实现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3亿元,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9.1亿元,增长2.6%;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142.9亿元,增长14.1%;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2713元和13341元,增长2.3%和6.7%。 ——历史文化渊远流长。“黄金生于丽水,白银出自朱提”,鲁甸作为朱提银的主产地,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始采冶白银,清乾隆至嘉庆年间云集了全国各地10万余劳工和客商,形成了“乾嘉大旺”的繁荣景象,素有“朱提之源、千年银都”之美誉。望帝杜宇的传奇故事也发源于鲁甸,境内54项文物古迹被列入文物保护名录,闻名遐迩的野石山新石器遗址、清雍正年间修建的拖姑清真寺均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鲁甸历史沿革: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属益州犍为郡朱提县;东汉安帝永初元年属国都尉朱提县;三国蜀汉建安二十年犍为属国改朱提郡,属朱提郡朱提县;晋朝属宁州朱提郡朱提县;南北朝(北周)改宁州为南宁州,属朱提郡朱提县;隋朝设恭州,属恭州辖地,后废恭州入开边县;唐高祖武德元年复恭州,武德八年改为曲州,属曲州朱提县;唐天宝十三年,南诏势力已东踞石门,属南诏东川郡乌蒙部,时称阿竽路部,今县城称鲁望;宋朝属大理政权乌蒙部,称小乌蒙;元朝属乌蒙路,称小乌蒙,实行军屯;明朝称小乌蒙,属四川乌蒙军民府;清朝雍正五年改土归流设古寨巡检,改隶云南;雍正九年置鲁甸厅,属昭通府;民国改厅为县,属滇中道,裁道后属昭通行署;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6支队新编32团进驻鲁甸;1950年——相继成立中国共产党鲁甸县委员会、鲁甸县人民政府,属昭通行政公署;1958年并入昭通县;1962年——恢复鲁甸县建制;2001年——昭通撤地设市后,属昭通市。

招商人员

园区信息

    暂无数据
政府项目
更多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