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述】 麒麟区位于云南省东部,滇东高原中部,南盘江上游,地处东经103°10′~104°13′、北纬25°08′~25°36′之间,东邻富源、罗平县,南接陆良县,西与马龙县相连,北与沾益县接壤,城区海拔1820米,总面积1552.83平方千米,距省会昆明135千米,320、326国道和昆曲、曲陆、曲胜、曲师、曲宣5条高速公路、贵昆铁路交织于此,是曲靖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曲靖市委、市政府驻城区寥廓街道办事处,麒麟区委、区政府驻城区南宁街道办事处。2022年森林总面积120万亩,年平均气温15.8℃ ,降雨总量905.7毫米。 2022年,全区辖东山、越州、茨营3个镇,三宝、沿江、珠街、南宁、益宁、寥廓、潇湘、白石江、文华、建宁、太和11个街道办事处,共有54个村民委员会,80个社区。 2022年末,全区共有常住人口100.6万人,其中男性50.42万人,女性50.18万人。常住人口男女比例为100.47︰100(以女性为100)。城镇人口78.9万人,乡村人口21.7万人。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口出生率6.24‰,人口死亡率6.43‰,人口自然增长率-0.19‰,城镇化率78.43%。 2022年,辖区内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73.5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3.4亿元,同比增长4.9%,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36%,拉动GDP增长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05.7亿元,同比增长13.4%,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73.73%,拉动GDP增长6.3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34.4亿元,同比增长4.2%,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3.91%,拉动GDP增长2.0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3.32∶49.45∶47.23调整为2.85∶51.61∶45.54。麒麟区(不含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11.5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2亿元,同比增长4.9%,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64%,拉动GDP增长0.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42亿元,同比增长6.8%,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2.33%,拉动GDP增长3.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37.5亿元,同比增长3.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3.03%,拉动GDP增长1.6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3.81∶48.65∶47.54调整为3.51∶48.49∶48.0。 【第一产业】 2022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54.7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农业产值23.4亿元,同比下降2.6%;林业产值1.1亿元,同比增长269%;畜牧业产值27.8亿元,同比增长7.9%;渔业产值1.8亿元,同比下降4.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6亿元,同比增长702.8%。 全区粮食总产量24070万千克,比上年增产117万千克,同比增长0.5%。烤烟移栽8.9万亩,收购1201万千克。蚕茧产量为73万公斤,水果产量4452万公斤,蔬菜产量21840万公斤,油菜籽82万公斤。2022年,义务植树190万株。 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24070万千克,同比增长0.5%,其中水稻5860万千克,同比减少4.0%;玉米9995万千克,同比增长3.6%;其他8215万千克,同比增长0.1%;烤烟1201万千克,与上年同期持平;蚕茧73万千克,同比减少2.7%;水果4452万千克,同比减少10.5%;蔬菜21840万千克,同比减少0.1%;油菜籽82万千克,同比增长4%。 主要林产品产量:棕片0.5万千克,同比增长0%;核桃191.73万千克,同比增长1%;板栗21.65万千克,同比减少0.2%;花椒60.76万千克,同比增长1.5%。 2022年全区淡水养殖面积1万亩,渔产品产量1万吨,与上年同期持平。 2022年,全区新建高标准农田4.48 万亩,播种粮食54.25万亩、产粮 24.07万吨,培育农业龙头企业6户。建成2个万亩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6个千亩水果种植基地,恒隆佳宇蓝莓冷链物流分拣中心、蔬菜冷链物流产业园、活禽屠宰加工交易中心、神农50万头生猪屠宰、志晖食作等项目建成投产。启动3个千头肉牛规模养殖场建设,建成2个存栏规模1000头的肉牛规模养殖场,完成云南千村万头种猪繁育场1个。认证绿色有机食品10个,申报地理标志产品1个、绿色产业基地38个。获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省级“一县一业”蓝莓特色县。全区脱贫户3391户12081人全部纳入动态监测帮扶,三类监测对象356户1073人共享受帮扶措施1341项1894条。累计投入各类资金4835.45万元,实施项目61个。开展脱贫劳动力技能培训500人,完成转移就业5507人,通过“双绑”机制实现100%利益联结,全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7000元,较2021年增21.12%,93个村社实现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5万元,集体经济收入6497万元。沿江街道被列为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东山镇水井村委会、越州镇潦浒社区、潇湘街道沙坝村委会被列为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东山镇水井村委会、沿江街道新圩社区、越州镇潦浒社区被列为省级乡村振兴精品村,东山镇水井村委会普嘎等22个村(居)民小组建成省级美丽村庄,创建省级绿美乡镇1个、绿美村庄1个。完成供水管网进村入户改造1298.9千米,9 件小(二)型水库完成除险加固,东山北片区水厂新建工程稳步推进,独木水库至潇湘江抗旱应急连通工程三期加快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走在全省前列。新建改建无害化卫生户厕4850座、公厕70座,所有自然村“四有四无”达标创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 61.5%,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