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成立于1954年5月18日,因李仙江、勐野江、曼老江“三江环绕,犹如城池”而得名。全县国土面积3544.38平方公里,辖7个乡(镇)、54个村(社区)、600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12.87万人。主要县情特点:一是区位独特。江城与越南奠边省、莱州省和老挝丰沙里省接壤,国境线长达183公里,其中:中老段116公里、中越段67公里,拥有1个国家级口岸,3个边境通道(中越龙富陆路通道、中老牛洛河陆路通道、中老曼滩陆路通道)。二是生态优越。全县99.17%是山区,森林覆盖率达76.86%,负氧离子含量丰富,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有东京龙脑香等33种国家级保护植物,有香八角等1000多种药材,有亚洲象等200多种珍稀动物,70多头野生亚洲象常年在曼老江畔流连忘返。三是资源丰富。较大的河流有3江30条河,水资源量达15.66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达302万千瓦。拥有全国唯一的可溶性钾盐矿床,钾盐储量仅次于青海,位居全国第二,探明钾盐储量达1650万吨,食盐储量12亿吨,伴生溴(xiù)储量7.5万吨。岩脚铅锌矿探明可采资源量为:矿石量1325.69万吨,金属量:铅27.65万吨、锌34.29万吨、伴生银344.18吨,矿石平均品位:铅2.09%、锌2.59%、伴生银26克/吨。四是民族众多。居住着哈尼、彝、傣、瑶、拉祜等24种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80.5%。哈尼族的“哈尼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瑶族的“盘王节”以及“中老越三国丢包狂欢节”,跳笙、嘎尼尼、阿迷车、孔雀舞、祭祀舞等民族文化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