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郁南县是山区县,又是沿江县,得江河之利,开拓较早。秦属桂林郡,汉隶属苍梧,初为端溪县辖地。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在端溪县域中分出都罗县(县治在今郁南都城镇)和武城县。隶属苍梧郡管辖。 东晋永和五年(349年),在端溪县域中分出晋化县(今南江口、南瑶地域)。后都罗、晋化两县改隶晋康郡(治设元溪县,今德庆县东)。 南朝宋元嘉年间(424~453年), 都罗、武城两县合并,易名为都城县(都城之名,由此而来),又从端溪县分出安遂县(县治是今郁南连滩镇)。南朝南齐年间(479~502年),从端溪县分出威城县(县治是今郁南建城镇)。 南朝梁普通四年(523年),在古罗水(即文昌水)流域内设罗阳郡,今郁南县域有部分被划人该郡。隋初,罗阳郡改为罗阳县。 开皇九年(589年),都城县因晋康郡废,改隶苍梧郡。 开皇十二年(592年),晋化、威城两县并入都城县。 开皇十八年(598年),罗阳县改名正义县。 大业三年(607年),正义县并入永熙郡的泷水县。安遂县也同时转隶永熙郡。 唐朝推行州县制。都城县改隶康州,安遂县则从永熙郡改隶康州,并改名晋康县。 宋开宝五年(972年),都城、晋康两县并入端溪县,隶属广南东路德庆府。 元朝沿用宋制。只是德庆府改名德庆路。今郁南县仍是德庆路的辖地之一。 明朝,德庆路复名德庆府,不久德庆府降为德庆州,隶属肇庆府。 万历五年(1577年),泷水县划出“西山大峒”(郁南县境东南部原瑶、壮少数民族聚居区),德庆州划出都城乡(郁南县境都城、平台、桂圩镇)建置西宁县,县城为太平都(今建城镇)。隶属罗定州。 万历十四年(1586年),从信宜县划出定康、信丰、从善、感化和镇南5个都拨归西宁县。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原析自信宜的定康、信丰、从善、感化4个都还隶信宜。 民国三年(1914年)1月,由于西宁县和青海省的西宁市同名,且郁南县位于古郁水(西江)之南,于是改名郁南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郁南县隶西江专员公署。1950年4月,郁南县人民政府驻地由今建城迁驻都城。 1958年11月,郁南县、罗定县合并;取名罗南县,隶江门专员公署。 1959年1月,罗南县改称为罗定县。 1961年4月,中共肇庆地委决定恢复郁南县建置。1977年,郁南县隶肇庆专员公署。1979年,肇庆地区专员公署改名肇庆地区行政公署,郁南县又随之而改隶。 1988年1月7日,广东省实行市管县的体制,郁南县即归肇庆市人民政府统属。 1994年4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云浮市,郁南县划归云浮市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