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 【位置面积】马尾区位于东经119°37′,北纬25°29′。地处福州市东南部,闽江下游北岸,距闽江口17海里。东南濒闽江,西与晋安区接壤,南与仓山区、长乐区隔江相望,东北毗邻连江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根据马尾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全区国土调查面积264.4平方千米。 【土地资源】2022年底,马尾区土地调查面积26439.53公顷。其中湿地面积2052.35公顷,耕地面积915.49公顷,园用地面积795.91公顷,林地面积14715.80公顷,草地面积228.35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3719.63公顷,交通运输用地面积916.20公顷,水域及水工建筑用地面积 2560.37公顷,其他土地面积535.43公顷。 【矿产资源】2022年,马尾区有矿产资源8种,其中金属矿产4种(钍矿、钍铌矿、铌钍矿、铁锰矿4处) ,均为矿化点,远景差。非金属矿产4种(高岭土矿、河砂矿、矿泉水、花岗岩石材矿10处),河砂矿均为禁止开采矿种,高岭土、矿泉水矿点规模小,工作程度低,不具远景;唯有普通建筑用砂石,资源丰富,工作程度不高,资源储量不明确,开发价值不大。年内,全区没有批准开采的矿山。 【森林资源】2022年,马尾区林业用地面积14739.74公顷。按保护等级分,生态公益林面积11702.34公顷(其中国家级公益林面积 9347.07公顷,省级公益林面积2355.27公顷),商品林面积3037.4公顷。按地类分,有林地面积13299.24公顷,疏林地面积331.17公顷,灌木林地面积865.41公顷,未成林地面积86.42公顷。有天然林面积 4602.28公顷,其中天然商品林面积766.47公顷。森林蓄积量92.1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7.17%。植被属南亚热带雨林小区,经鉴定的有126科304属430种,其中蕨类16科21属26种,裸子植物6科11属19种,被子植物104科272属385种;按生活型分,乔木154种,灌木106种,草本148种,藤本22种;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有香樟、建柏、金毛狗等,零星分布于区内。 【湿地资源】2022年,福建马尾闽江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869公顷。其中,缓冲区面积447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51.44%;实验区面积422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8.56%。湿地各类型面积为河口水域面积400.6公顷、潮间带泥滩面积467公顷、岛屿(1个)1.4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重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众多濒危动物物种和丰富的水鸟资源。 【海洋资源】2022年,马尾区海域面积约44平方千米,海岸线58千米;海岛8个,其中居民海岛1个。海域底栖生物近170种,其中软体类近80种,甲壳类近50种。区内浮游植物主要有蓝藻门、绿藻门、裸藻门、金藻门、硅藻门、甲藻门六大类65种,其中硅藻门浮游植物居多。浮游动物主要有腔肠动物门、环节动物门、毛颚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五大门类。其中桡足类最多,有20多种;其次为水母,有10多种;枝角类主要有小拟哲水蚤、四刺窄腹水蚤、蔓足类幼体、捷氏歪水蚤、火腿许水蚤等。海产鱼类及其他海生动物多产于琅岐东南部闽江口,海水养殖主要品种有鲈鱼、南美白对虾、锯缘青蟹、文蛤、缢蛏等。淡水养殖主要品种有草鱼、青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罗非鱼、鳗鲡等,其中草鱼、鲢、鳙为当地人工养殖的传统品种,南美白对虾为区重要养殖品种。 【水资源】2022年,马尾区内闽江过境长度37千米,支流有磨溪、马鞍溪、水塘溪、双头溪、三合溪、上溪、水带溪等14条溪流,河汊纵横,形成网状水系,溪流总平均迳流量1.9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较贫乏,主要有松散堆积层孔隙水、风化层孔隙裂隙水、基岩裂隙水等3种类型,除琅岐岛个别地区水质属咸水、半咸水与山区地带水质含氟铁外,其余水质均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