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区招商局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八一路439号15层

走进延平区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延平区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北,介于北纬26°15′-26°51′、东经117°50′-118°40′之间。东邻宁德市古田县、福州市闽清县,南接三明市尤溪县、沙县区,西倚顺昌县,北接建瓯市。东西长83公里、南北宽69公里,区域总面积2652.84平方公里,位于闽江上游建溪、沙溪、富屯溪汇合处,为闽江干流的源头。踞溪山之雄,当水陆之会,扼八闽之襟喉;是福建省重要水陆交通枢纽。 【地形地貌】延平地处闽中谷地的最低处,地形地貌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强烈、构造地貌特征明显表现为丘陵山地,,山脉多呈东北--西南走向。低山丘陵分布广,河谷地形呈峡谷或“V”、“U”状镶嵌该市各地,山间盆谷地沿河交替分布,山地切割明显,高差悬殊,以断裂为主的断块山,山峰陡峭,断层崖、断裂谷等断层地貌分布广。 武夷山脉、鹫峰山脉、戴云山脉会集于此。北部是武夷山脉向东南延伸的支脉南端,东北部是鹫峰山脉西南坡,南部为玳瑁山脉北坡,西部为丘陵地带。四周峰峦环绕,丘陵蜿蜒,唯有闽江河流侵蚀下切所形成的河谷,留下一条通往福建东南沿海的天然通道。境内有海拔千米以上高峰40余座,金凤山为全区最高峰。 【水文】延平区河流由于受地质构造和岩性不同控制的影响,延平区河流受到长期外引力的作用,河网呈格子状,河谷盆地似狭长串珠状,主要特点是源短流急、水量充沛、年内洪枯变化大、峡谷险滩多、含沙量少。流经境内的闽江干流地依地势自西北向东南流出境外。地表受构造影响,切割强烈,因而水系十分发达,河流交错突出,除“一江三溪”(闽江、建溪、富屯溪、沙溪)以外,流经延平区境内的闽江分支流还有武步溪、吉溪、高州溪、斜溪、新岭溪、西芹溪、照溪、王台溪。延平区境内河流年径流量达97 亿方立方米,长度达 5千米以上的有 87条(总长 1574千米),其中10千米以上的有 30 条(总长 974千米)。 【气候】延平属中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常年雨量充沛,光照丰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季气候温湿,温度起伏大、天气变化快,常常出现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汛期雨量集中,暴雨次数多,常造成洪涝灾害;夏季炎热多雷雨,但由于日照强,气温高,蒸发快,降水分布不均匀,常常出现伏旱;秋冬季干燥,少雨。 根据1981~2010年气候资料统计,城区年平均气温为19.8℃,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为29.0℃,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为10.0℃;极端最高气温41.8℃,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7℃。全年无霜期305天。平均年降水量1647.7毫米。光照时间长,平均年日照时数为1758.8小时,辐射能充足,热量资源集中,高温高湿多光照同时出现。延平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有暴雨、高温、干旱、雷暴、大风、冰雹、低温冻害等。

招商人员

园区信息

    暂无数据
政府项目
更多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