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简介
2023-11-30 13:31:05   |  浏览量:2

隆阳,古称永昌,有“永世良久、昌盛繁荣”之义,又名兰城,位于云南省西部,是保山市府所在地,属云南历史上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历代边陲重镇。地处横断山脉南段,澜沧江、怒江两江并流地区,东邻大理州永平县、昌宁县,南接施甸县、龙陵县,西与腾冲县相连,北与怒江州泸水县、大理州云龙县交界,东距省会昆明498千米,西离中缅边境279千米。全区国土面积5011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半山区占92.6%,森林覆盖率65.56%,设21个乡镇(街道),348个村(社区),目前常住人口90.2万人,其中乡村人口51.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5.3万人。

隆阳,一段闻名遐迩的历史。周朝时期属哀牢国首邑;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设置不韦县,隶属于益州郡;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设置永昌郡,为东汉时期全国第二大郡;唐属南诏;宋置永昌府;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开设保山县。清代、民国废府设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续称保山县,198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改保山县为保山市,2001年6月撤市设隆阳区。隆阳,一条古往今来的通商大道。素有“滇南锁钥”之称,是滇西的交通枢纽,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商大道——“蜀身毒道”的咽喉要道和物资集散地,历代对外开放的门户,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是中国通往南亚交通条件最好、路途最短、行动最便捷的通道,滇西抗战大后方重要的国际补给线——史迪威公路穿境而过。隆阳,一座春城中的春城。最高海拔3659.6米,最低海拔648米,城区平均海拔1650米。气候属西南季风区亚热带高原气候类型,加之低纬度高海拔和海拔高程差异较大的复杂地形,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热、温、寒三种气候类型俱全,大部分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四季如春,终年常绿。最冷1月平均气温9.4℃,最热6月平均气温21.7℃,年平均气温16.5℃,全年无霜期250天,冬春季雨量较少,夏秋季雨量较多,城区年降雨量600—1400毫米,平均降雨量972.4毫米。隆阳,一座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的奇山。境内高黎贡山享有“世界动物植物宝库”“物种基因库”“自然博物馆”之称,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曾令中外旅行家徐霞客、马可·波罗和大批文人墨士吟咏的“内八景”、“外八景”:太保滴翠、法明晓钟、公园古荫、东湖荷花、龙池夜月、月明太保、雁塔倒影、春满隆阳;云岩卧佛、玉泉金井、梨花香雪、汉营走马、蕉洞春光、鱼洞石楼、北津烟柳、渔村晚钓。有旧石器时代遗址塘子沟、西汉不韦县遗址、唐代古刹云岩卧佛寺、滇西抗战遗址等。

隆阳,一个物产丰富的粮仓。有“滇西粮仓”的美誉,连续多年获“全国产粮大县”“生猪调出大县”称号。盛产稻米、玉米、小麦、透心绿豆、花生、油菜,历来是云南粮食生产区和重要粮食基地,香料烟、茶叶、甘蔗、芒果、胡椒等经济作物品质国内一流,潞江小粒咖啡香味醉浓,享誉中外。隆阳,一片开发中的热土。进入新时代,隆阳紧抓“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云南自贸试验区发展战略重要机遇,主动融入全市现代化大城市建设,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推进城市经济为引擎,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22年,2022年隆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3.65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2和0.9个百分点,低于全市0.5个百分点。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92.43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62.59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198.63亿元,增长2.9%。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0.4:35.8:43.8。全区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93.93亿元,同比增长12.6%,拉动GDP增长2.3个百分点,贡献率达44.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0%,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全市15.4、11.3、1.1个百分点,排全市第2位。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下降3.5%;制造业增长26.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7%。全区建筑业增加值68.81亿元,同比增长4.0%,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5.2%。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98.6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3.8%,同比增长2.9%,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2个百分点,高于全市0.3个百分点,排全市第3位。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8.0%,高于全国、全省、全市12.9、10.5、4.0个百分点,排全市第2位。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64.21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5.4、4.2个百分点,低于全市0.1个百分点,排全市第3位。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785元,同比增长4.5%,增速均低于全国、全省0.5个百分点,低于全市0.1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799元,增长1.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37元,增长6.4%。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64:1,比值较上年同期缩小0.12,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全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8674元,同比增长1.4%,增速低于全国0.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低于全市0.5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983元,下降5.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435元,增长7.4%。12月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560.67亿元,增长9.8%,增速低于全国1.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全市1.3、1.2个百分点,排全市第1位。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68.24亿元,下降9.2%,住户存款369.89亿元,增长10.4%。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581.35亿元,增长10.7%,增速低于全国0.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低于全市0.1个百分点,排全市第4位。其中,短期贷款117.05亿元,增长14.4%,中长期贷款454.08亿元,增长9.3%。2022年全区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但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仍不牢固。下阶段,隆阳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各级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攻坚克难,提振信心,全力推动全区经济持续向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