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概况
2023-12-01 10:31:10   |  浏览量:2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普洱市北部,地处哀牢山与无量山之间,跨东经100°21'—101°31'、北纬23°24'—24°22',东靠玉溪市新平县,东南与墨江、宁洱两县相连,南邻景谷县,北接景东县和楚雄州双柏县,西与临沧市隔江相望。全县有国土面积4223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7.7%。县城驻地恩乐镇距省会昆明434公里,距普洱市驻地思茅180公里。省道小景线、恩水路在县城交汇,并以十字架形势与普洱、玉溪、临沧相贯通。 地方名胜有享誉世界的世界茶树王诞生地省级风景名胜区千家寨,有飞来寺景区、金山丫口观景点、金矿工业旅游区、难搭桥景区、圈田街战役遗址、白水瀑布景区、靛坑河景区、四迭岩观景点、玻烈河古桥、恩乐江休闲旅游区、南京战役遗址、老县城遗址、新县城景观及正在建设的集文化、旅游、休闲、康体为一体的哀牢小镇。

县城内已建成恩乐江河道河堤,建成观赏、运动、休闲为一体的镇沅大剧院,建成风景优美的无量公园,建成以千年古茶为主题、“八大爷”茶为品牌的茶庄园,墨临高速公路实现通车,大幅缩减到省、市行车时间。城区农贸市场改造已完成并投入使用,集美食、娱乐、停车为一体的河畔夜市正式开业,县中医院项目竣工并正式投入运营,教育事业正稳步提升,交通、卫生、旅游、文化等方面正提质优化。(2023年)

持续聚焦经济发展,让经济运行更加稳健。坚持高质量发展第一要务,打好政策“组合拳”,做好财政、货币、产业、科技、社会这五大政策协调配合,用好“六个更好统筹”方法论,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稳步恢复,着力恢复和扩大消费,加大项目投资力度,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发展实体经济,提振市场主体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实施系列三年行动,在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保安全、促团结上取得新突破,有效推动经济实现整体好转、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持续发展现代产业,让产业优势更加显现。围绕“4个50亿”产业发展目标,以资源换资产,聚集发展优势,促进特色资源转变为特色产业,努力推动现代产业发展。千方百计做强培优企业。服务好12户规上企业发展,优化政策专员机制,畅通助企纾困政策直达企业通道,健全政担银企合作机制,探索运用金融手段,兑现各项政府扶持政策。全力促进工矿企业恢复产能,重点保障黄金公司、恒益公司、华硕公司、宝岭矿业等企业矿山用地指标,全力推进高岭土开发项目、三章田煤矿30万吨技改,完成昆钢嘉华矿山扩建项目、黄金公司选厂尾矿库扩容,加快推进恒益公司选厂尾矿库项目,帮助昆钢嘉华稳定市场。培育壮大宏源建材、普洱宝岭、恒锦生物能源、闽建泡沫、寅森木业等企业的发展,至少新培育规上企业1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6亿元以上。全力以赴推进产业聚集。实施镇沅产业聚集区项目,高质量打造现代陶瓷新材料产业聚集区和北部产业园区。同步推进高岭土选矿厂和加工园区建设,谋划高岭土全产业链发展,力争实现建成投产。加快推进无量山冷链物流园区建设,与京东科技深化合作,促进全县物流、农特产品的资源整合,做大园区规模,招引新企业入驻3家。持之以恒推进补链延链。开展农业延链补链行动,实现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1.9 :1以上。实施水果分拣、果脯加工和蔬菜包装加工项目3个,推进以核桃为主的油料、乳制品等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加快畜禽屠宰加工厂建设,力争实现田坝瓢鸡庄园屠宰加工,拓宽富隆集团、藤泽公司、金穗粮油、仁为峰等农业企业辐射面,建设标准化茶叶初制所10个,新打造农业庄园3个,强化农商、农超、农企、农供产销对接,着力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推动消费扩容提质升级。扎实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释放消费活力,办好古茶山开采节、陀王杯、民族传统节庆,完善千家寨主题街区、河畔星光夜市、镇峰农贸市场、农民街、兴鑫农贸市场业态培育,打造“食、游、购、娱、体、演”为一体的特色经济聚集区,新培育限上企业6户、规上服务业1户,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促进电子商务向农村延伸,壮大直播经济,培育30个活跃主播和10个主播企业,实现现代服务物流业同比增长22%以上、农产品网络交易额同比增长15%以上。加快推进澜沧江(镇沅段)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千家寨茶树王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无量湿地公园创建4A级景区。实现文化旅游综合产值同比增长20%以上。持续推进项目建设,让投资拉动更加有力。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重要发力点,用好宏观政策工具箱,撬动社会投资,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更大力度地谋划项目。精准把握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设备更新等政策机遇,提升项目谋划包装水平,高质量动态储备项目300个以上,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30个、省预算内投资项目20个、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10个以上。更大力度地扩大投资。畅通政策直达企业通道,强化金融服务,撬动社会资本投资10亿元以上。开创全民招商新局面,坚持“一把手”带队招商,用好在外发展人员和招商代表,建立以商招商奖励办法。内培外引相结合,强化对京东科技、深圳宝岭、飞达地产等企业的服务,开展光伏新能源、老乌山茶庄园、传统古村落保护开发、双孢蘑菇种植与加工、产教融合基地等项目招商,引进市外资金64亿元以上。更大力度地推进项目。坚持县处级领导挂钩重点项目工作制度,扩宽金融支持力度,强化用地、用林、用能等保障。加快在建项目进度,力争实现重点项目前期50个,新开工项目100个,竣工项目5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以上。持续完善基础设施,让发展根基更加稳固。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着力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加快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全面开工振景高速公路建设,完成者东至三章田三级公路建设,开工古城至田坝三级公路,建设30户以上自然村硬化路项目148公里、村道安防工程130公里,实施危桥改造4座,继续抓好“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开展新一轮城市风貌改造,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0个,推进县城防洪防涝和东部片区污水管网建设,开工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提振房地产市场主体信心,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加快飞达河畔雅苑、家沅小区房地产项目进度。加强县城管理,整治“两违”乱象,提升综合执法效果。加快补齐水利设施短板。推进玻烈河、班谷、胜利等9座水库项目前期,加快勐真水库、和平水库、景谷河振太段河道治理等水利工程项目进度。深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推进水价改革,完成县城第二自来水厂建设,启动恩乐镇五一水库、勐大新厂河、和平水库三个片区供水项目,建设乡镇水厂4个,新建供水网78公里、配水管线642公里。加快推进数字赋能行动。新建5G基站100个,推动茶产业、高原特色农业、绿色工业、文化旅游和现代服务物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培育数字茶园、数字农业庄园、数字工业企业、专业冷链物流企业,建设数字化茶园基地物联网示范点8个,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以上。持续深化改革开放,让发展动力更加强劲。进一步激发内力、善借外力、增强创新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力培育高质量发展动能。建设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打好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提升组合拳,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营造重商亲商安商的社会环境。提振市场主体信心。聚焦管理、发展、脱困、改革,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发展三年行动,确保国有企业市场化高效运转。加快供销体系综合改革,提升基层供销活力。提升市场主体培育质量,加快民营企业结构性改革,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实现民营经济增长7%以上。深化金融改革,用足再贷款等各类货币政策工具,推动信贷投放增长10%以上。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成高岭土、无量山冷链物流和千家寨普洱茶公共区域品牌研发中心,新建中药材和水产养殖专家合作站,科技研发费用投入增长0.3%以上。融入对外开放大局。融入中老铁路沿线经济建设,依托墨临高速,完善冷链物流体系,联动口岸经济,鼓励发展跨境电商,拓展农特产品、木制品、水泥等产品出口,积极推动农林初级产品和矿产资源落地加工,培育外贸市场主体2户以上,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0万美元以上。持续推进乡村振兴,让巩固衔接更加平稳。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坚持向农业农村倾斜投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强县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巩固提升,持续完善“一平台三机制”,发挥“双绑”利益联结效益,“三类”监测对象实现应退尽退,扶贫保险投保全覆盖,提高兜底保障水平,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2700个以上,脱贫户收入增长15.6%以上。加快现代乡村发展。持续打造茶产业“一县一业”和“7+N”重点产业体系,力争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5%以上。壮大茶产业规模,巩固提升古茶园,抓实生态茶园有机化管理,新增有机茶园认证2000亩,打造生态示范茶园基地5600亩。丰富“千家寨爷号”系列产品,打造新产品8个以上,建设运营销售中心5个以上。构建低氟普洱茶产销对接平台,完成低氟普洱茶定点供应600吨。力争实现茶产业综合产值22亿元以上。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3.1万亩,稳定5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和12.3万吨生产总量,完成水稻种植4万亩以上。推动烤烟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完成收购烟叶26.3万担,实现产值4.5亿元以上,烟税收入1亿元以上。培育按板镇、九甲镇、和平镇3个“万头肉牛镇”,培育按板镇杏城村、九甲镇勐真村、者东镇马邓村、和平镇丫口村、那壮村和光山村6个“三千头肉牛村”。稳固生猪存栏和产能,力争出栏85万头,全力打造生猪调出大县。促进咖啡、坚果种植基地提质增效。提升瓢鸡存栏数量,建立瓢鸡产销合作机制,实现瓢鸡入沪10万羽以上。实施蔬菜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稳定11万亩种植规模,着力打造普洱北部区蔬菜产业集散地。持续推进质量强县战略,完成“三品一标”认证3个以上。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加大农村道路、供水保障、危房改造、防汛抗旱等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五年行动,完成村庄规划17个,完成农村公厕建设11座、卫生户厕2024座。继续深化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实施东西部协作项目5个、中央单位定点帮扶项目11个。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升县城承载能力,发挥乡镇集镇纽带作用,加快勐大集镇三期、者东集镇建设,支持乡镇打造特色街区和产业聚集区,力争城镇化率增加1.5个百分点。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不断提高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帮扶力量。全面推行村级“大岗位制”,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探索数字化、信息化治理手段,推行乡村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开展农民技术培训1.4万人次以上,继续培育新型农民300人以上。推动农村移风易俗,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作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打造生态示范,让绿色发展更加深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道路,全力开展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打造示范引领。严格落实“三线一单”和环保“三同时”制度,重拳打击非法排污行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强化森林资源监管,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鼓励引导企业节能降耗、降本增效,创建节水机关12个,节能机关6个。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开发集中式光伏资源面积2500亩,在森林康养、碳汇交易、智慧林业上广泛研究探索。实施绿色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油烟、扬尘和机动车尾气治理,保持空气质量达标率98%以上。加大黑臭水体整治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强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5个以上行政村的污水治理,启动九甲镇集镇和周边村庄污水治理项目,保持水环境监测100%达标。加大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力度,坚决打击非法矿山,完成昆钢嘉华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完善固废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实现化肥和农药减量。有序推进各级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销号。夯实绿色基底。系统性推进绿美城乡建设,争创省级绿美城市,完成国家园林城市复审,新增城市园林绿地面积28亩以上、新增林荫大道0.7公里、改造漫步绿道4公里,争创绿美社区6个,打造城市公园1个。巩固退耕还林等项目造林成果,完成植树40万株以上,争取创建省级绿美乡镇1个、绿美村庄1个、森林乡村10个,市、县级绿美村庄140个,绿美河流2条、绿美水库1座,水利风景区1个,绿美公路250公里,绿美校园10所。持续抓实民生福祉,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坚持财力向民生倾斜、服务向民生覆盖,持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让好日子更有奔头、好光景更有盼头。着力做好疫情防控。细化落实国家“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加强科学研判和监测预警,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强化医疗救治能力,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着力保健康、防重症。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实施教育事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稳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工作,争取省级基础教育发展项目5个,完成无量圣景幼儿园、民族小学、职业中学二期以及古城镇、和平镇、田坝乡中心校项目建设,实现民族小学、无量圣景幼儿园招生入学。完成县一中“省一级二等”、县幼儿园“省一级一等”升等工作,深化云南大学对县民族中学的托管帮扶,促进职业中学产教融合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稳就业,支持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300人以上,扶持创业10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2万人以上,发放创业贷款2亿元以上。加大劳资纠纷调解力度,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持续推进全民参保,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做好退伍军人安置,提升退役军人服务水平。统筹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完成县老年养护院建设项目,深入推进殡葬改革,提速镇沅县殡葬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高卫生健康水平。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提升县中医院运营水平,加快县医院改造提升和中医院二期建设,启动妇幼保健院搬迁建设。加强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人员的双向流动,提升县医院综合能力,发展壮大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队伍。深入推进爱国卫生健康行动和健康县城建设行动,促进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生活习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掘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加大传统古村落保护开发力度,办好民族传统节日。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个,争取新列入省级非遗工坊认定项目2个。开展送戏下乡70期,提升文艺作品质量,增加农村文化产品供给。持续守好安全底线,让和谐局面更加稳固。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防范处置,维护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坚决维护国家安全。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严厉打击整治跨境违法犯罪行为,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有效应对处置网络舆情。坚决维护经济安全。有序化解政府债务,严控超预算投资,坚决兜住“三保”底线,着力防范化解金融债务风险。加强债券项目管理,提高运营水平。全力攻坚耕地占补平衡,争取新增耕地4000亩。加快盘活国有资源资产,加大“双创养老”安置房处置力度,实现土地出让收入2亿元以上。坚决维护社会安全。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争取创建7个以上省、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深化平安镇沅、法治镇沅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巩固禁毒防艾工作成果。推进“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的基层治理,促进网格多网合一,提高网格管理效能。坚决扛牢安全生产责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公共安全、交通安全、食品药品、建筑施工、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监管。抓好应急管理、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灭火、自然灾害、防灾减灾等工作,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