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盟佤族自治县概况
2023-12-01 10:29:42   |  浏览量:2

【基本情况】 西盟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普洱市西部,地处中缅边境,东、东北、东南环接澜沧县,南与孟连县接壤,西、西北与缅甸毗邻,国境线长89.33千米,县城所在地勐梭镇海拔1 150米,国土总面积1 258.9524平方千米,均为山区,是全国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县城距省会昆明654千米,距市府普洱234千米。2022年,年平均气温19.9℃,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5月8日,为33.9℃;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18、31日,为7.0℃;年降水量1308.0毫米,较历年平均值偏少514.4毫米;年日照时数2 041.9时,较历年平均值偏少74.8小时。 全县有5镇2乡(勐梭镇、勐卡镇、中课镇、新厂镇、翁嘎科镇、力所拉祜族乡、岳宋乡),36个村民委员会,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56个自然村,371个村民小组。 【县域经济】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2148万元,同比增长4.3%,高于全国1.3、全市1.2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增速全市第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2343万元,同比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76472万元,同比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183333万元,同比增长2.9%。全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3434万元,同比增长5.7%。其中,农业产值45328万元、林业产值29245万元、牧业产值23149万元、渔业产值1956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756万元。 全年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8657万元,同比增长48.1%。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7%,高于全国全省全市26.1、22、25个百分点,增速全市第一。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0.1%。高于全国全省全市5、2.6、4.4个百分点,增速全市第三。全年全县完成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总产值40463.4万元,同比增长19.4%。 全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348.9万元,同比增长2.9%。高于全国全省全市3.1、1.9、0.1个百分点,增速全市第四。 全年全县完成边贸进出口总额11981.91万元,同比增长66.07%。其中,出口4325.86万元,同比下降2.1%;进口7656.05万元,同比增长173.9%。2022年,共接待游客94.98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9.99亿元。 全年全县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246万元,同比增长56.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截至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58623万元,同比增长22.8%;本外币贷款余额183671万元,同比增长7.6%。全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 841元,同比增长3.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 092元,同比增长7.6%。 全县民营经济户数6870户(个体工商户5924户、私营企业613户、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12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06户)同比增长17%。注册资金534099.86万元,同比增长30%。累计上缴税金9000.7万元,同比上升28%。 2022年,林业和草原综合产值83 559万元,比去年同期66 799万元增加16 760万元,增长25.1%;其中,第一产业57 584万元,比去年同期55 514万元增加2 070万元,增长3.7%;第二产业20 844万元,比去年同期7 170万元增加13 674万元,增长190.7%;第三产业5 131万元,比去年同期2 562增加2 569万元,增长100.3%;2021年66 799万元包括草原产值1 553万元,2022年草原产值已包括在一产、三产内。

【产业发展】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4 416.8公顷,实现总产量4.322万吨。完成夏粮播种面积2330.67公顷、同比增长9.03%,实现产量0.5034万吨;完成早稻播种面积118公顷、同比增长38.82%,实现产量0.0883万吨;完成秋粮豆播种面积11960.33公顷、同比减少1.3%,实现产量3.7303万吨、同比增长1.31%。全县肉牛存栏2.2762万头,增16.98%、出栏1.1109万头,同比增长41.52%;生猪存栏5.3312万头,同比增长1.54%、出栏6.0802万头,同比增长2.81%;羊存栏0.5221万头,同比增长4.13%、出栏0.2801万头,同比增长4.24%;家禽存栏32.1029羽,同比增长2.24%、其中蛋禽2万羽,与去年持平。出栏44.6003万羽,同比增长4.21%;完成禽蛋产量0.0435万吨,同比增长6.62%;完成肉类总产量0.7625吨,同比增长13.27%;全县淡水养殖面积247.4万亩,水产品总产量预计达1586吨,渔业经济总产值0.31亿元,同比增长3.43%。全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3434万元,同比增长5.7%。其中,农业产值45328万元、林业产值29245万元、牧业产值23149万元、渔业产值1956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756万元。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44元,同比增长8%。蔬菜面积1600公顷,实现产量3万吨,预计实现产值9000万元;水果面积500公顷,实现产量0.82万吨,预计实现产值2706万元;甘蔗2022-2023年榨季,种植面积5320公顷,预计产量26.6万吨,预计农业总产值1.1438亿元;生物药业面积1570.13公顷,产量0.4971万吨,综合产值1.0246亿元,同比增长2.1%;中蜂产业以王模村中蜂养殖培训基地为核心,辐射带动每个乡(镇)7-8养殖场(点),养殖规模5.8405万群,其中,委托养殖代管4万群,本地养殖1.8405万群,蜂蜜产量89.8吨,产值494.45万元;魔芋产业建立7个魔芋示范种植基地,种植面积22.2公顷,带动农户79户;橡胶种植面积14720公顷,实现产量1.5834万吨,实现总产值1.58亿元;茶叶面积3566.67公顷,实现产量0.3531万吨,实现综合产值6.02996亿元;咖啡种植面积330.07公顷,产量0.04327万吨,综合产值0.19039亿元。西盟县立足于佤族群众种草养牛的传统,制定出台加快肉牛产业发展十三条措施,积极探索实施“政府+企业、金融+保险、合作社+养殖户、技术+培训、科研+协会”的肉牛分散扩繁、集中育肥新模式,闯出一条肉牛产业升级发展新路子。引进迅驰农牧、三江并流等龙头企业,引进安格斯、西门塔尔、云岭牛等杂交怀孕母牛1280头,推广冻精改良1147胎,冻改产犊牛1053头。通过与信用社、农行、人保财险公司共同协作,肉牛保险承保760头,保险费59.71万元(政府补贴50%),撬动农户肉牛贷305户2837.48万元。全县现有肉牛养殖户3160户(其中脱贫户1759户),肉牛存栏1.96万头,比2017年增长22.5%;出栏0.8万头,增长33%;户均种草养牛收入超过3500元。2022年,全县有茶园面积3566.67万亩,采摘面积3513.33公顷。干茶产量3531吨,综合产值60299.6万元。有15家茶企业取得有机转换认证证书,转换面积969.67公顷。3家茶企业取得有机认证证书,认证面积117.03亩,累计认证面积1086.7公顷。完成市级下达目标任务333.33公顷的290.9.9%,完成自定目标任务646.67公顷的149.9%,有机认证工作取得很大成效,认证面积是2021年认证面积的5.5倍。在茶专家的指导下,今年新注册3个商标,开发9个新产品,如:佤茗香老株红茶、印象佤韵有机红茶、拉祜阿爸有机绿茶、普洱班弄茶、月白等产品。举办茶叶技能培训5期255人次。引进云南行健茶叶有限公司注册西盟佤山树叶茶叶公司,租赁大黑山茶厂、兼并马散双扶茶厂、龙坎茶厂,签订投资协议2 000万元。引进广东彩云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收购莫窝茶厂、体伍茶厂,签订投资协议2 000万元。2022年全县咖啡种植面积388.47公顷,投产面积330.07公顷。咖啡豆产量432.7吨,实现综合产值1903.9万元。取得有机咖园转换认证面积66.67亩。通过省级财政衔接资金200万元以村集体经济的形式投入力所乡4个咖啡合作社(企业)进行咖啡加工厂改扩建及设备更新,完成3家,1家企业因货源不足,新设备未送达而未完工。通过省级财政衔接资金100万元对我县的咖啡园进行了中低产咖啡园改造,以先建后补的方式实施,每亩奖补500元。举办咖啡技能培训咖啡2期310人次。引进普洱市凰关咖啡有限公司、雀巢咖啡公司、普洱米古咖啡有限公司、鑫欣咖啡有限公司4家企业与西盟县咖企进行合作开发咖啡产业,促进西盟咖啡产业健康发展。2022年全县天然橡胶有效种植面积稳定在15 633.33公顷,开割面积13 333.33公顷。干胶产量15834吨,实现农业产值18 170万元。兑付2021年天然橡胶“期货+保险”理赔资金1052.52万元,2022年度兑付897.48万元。举办橡胶技能培训橡胶4期1505人次。

【基础设施】 截至2022年底,东城区已完成1、2、3、4、8、13、18号路及沿河道路工程所有内容,包括路基路面工程、挡墙护坡工程、交通标线工程、给排水管网工程、电力通信工程、道路绿化工程、路灯照明工程等;完成综合管廊1115米(含土石方、主体结构、防水、内部给水管及强弱电支架安装);完成2、3、4号及沿河路桥4座桥梁工程;完成管廊建筑装饰及内部深化设计安装工程40%内容,累计完成总产值4.48亿元,工程实体完成进度98%,剩余园区支路工程、管廊内部剩余60%安装工程及调试工作。已完成的实体工程于2022年12月完成竣工预验收。因该项目实施期间规划不断调整、设计图纸多次变更,增加了部分可研范围以外的内容,且时间跨度长,致实际总投资超出原有可研批复投资,2022年12月22日,西盟盟鑫国有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召开董事会对增加西盟县东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EPC工程投资事宜进行讨论,建议结合实际项目投资情况增加投资并对可研报告进行调整,并将增加投资事宜报请政府。娜妥坝边境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市政工程及其他公用配套设施)项目计划总投资48983.99万元:建设7条市政道路及管网铺设总长9606.394米;日处理量800立方米污水处理站1座;日处理量为14吨垃圾转运站1座;公厕2座,建筑面118.5平方米;生态停车场1个,停车位72个,用地面积6783.16平方米;新建给水厂1座(含取水泵站1座及输水管线);高位水池1座350立方米;110KV变电站1座。项目分两期建设,目前先行建设一期工程,建设内容为4条道路长2565米及配套管网建设;建设智慧停车场1个,停车位72个,用地面积6783.16平方米;建设智慧公厕2座,建筑面积115.8平方米;日处理量为800立方米污水处理站1座;日处理量为14吨垃圾转运站1座,总投资13672.05万元,于2022年1月26日获得项目可行性研究批复;2022年3月7日与2022年11月16日取得一期道路、停车场及公厕、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站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2022年3月31日及5月9日获得一期道路及公厕、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站的勘察报告;2022年4月27日取得一期项目初步设计批复;2022年4月19日完成施工设计总承包招投标工作,4月28日发出中标通知书,2022年5月签订施工合同;2022年5月6日取得一期道路与停车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022年5月26日取得一期道路与停车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022年8月29日获得一期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2022年11月3日取得一期道路施工图审查合格书及施工图纸;2022年12月22日取得一期道路施工许可证。2022年度进场施工并完成产值约501.3万元,施工总进度5.1%。瑞丽至孟连高速公路(西盟段)全长36.438千米,涉隧道23个,特大桥3座,大桥29座,中桥7座,小桥1座,造价概算投资80.8亿元,涉及征用临时用地172.396公顷、永久用地137.76公顷、房屋拆迁总面积2714.6㎡、电力、通信及其它管线设施长度总计26536m,(强电杆塔 41 基,强电电线13991米;弱电杆塔 64 基,弱电电线12545米),截至2022年底,共完成投资393 546.23万元。澜沧-岳宋三级公路56.363千米、勐卡镇至娜妥坝三级公路18.998千米,新厂镇通三级公路23.274千米,力所乡通三级公路8.146千米,全长共计106.781千米四个重点前期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批复,2022年12月底完成施工图设计批复。翁嘎科镇三级公路。该项目路线全长37.816千米,中标价18 764.4359万元,截至年底完成路基土石方累计30 000立方米,完成砍树累计1 460棵,完成盲沟累计170米,完成投资5 530万元。【社会事业】 截至2022年底,西盟县辖区内有668条公路总里程2443.117千米,2022年上级认定列养公路303条1642.306千米,列养桥梁53座。全县公路密度1.805千米/平方千米,路网总体布局为两横三纵。县到乡(镇)、乡(镇)到村(建制村)、村(建制村)到组(自然村)硬化(柏油路面、水泥路面)率100%。全县有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业户2户(云南金孔雀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西盟运输分公司和普洱彩云之南旅游运输有限公司西盟分公司),拥有各类客运车辆90辆(省内县级及以上客运班线11条26辆车,农村客运班线37条64辆车,公交班线1条2辆车,不定性旅游班线1条1辆车);出租汽车类经营业户5户(城市巡游出租汽车经营业2户25辆、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业3户7辆);有普通货物运输业户2户(西盟永信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和西盟对外贸易物流有限公司);有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2户(交通驾校和安达驾校),拥有各类教练车24辆;二类汽车维修3户、三类汽修维修46户,摩托维修58户,其他相关经营业户6户。在册登记的普通货物运输个体经营业户257户,在册登记的普通货物运输车辆134辆,总核定载质量1 082.31吨。2022年,全县共有10家(包含邮政分公司)快递企业,11个快递品牌,5镇2乡都设有“四通一达”快递网点,全县36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100%通邮,105个抵边自然村全面通邮,11个行政村2个社区己通快递,实现邮件投递到户、惠及到民、可持续发展的邮政普遍公共服务体系,打通农村地区邮政投递 “最后一公里”。截至2022年底,邮政、快递进口量3 602 670件,出口310 560件,营业额1 271.13万元。2022年,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71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5所,职业高级中学1所,小学33所,幼儿园31所(公办幼儿园26所、民办幼儿园5所);有492个教学班级,在校中小学生及幼儿17200人,其中,高中1638人(普通高中21个教学班1019人,职业高中21个教学班619人),初中70个教学班3061人,小学254个教学班8445人,幼儿园〈含学前班〉126个班4056人;中学寄宿制学生4217人(职业高级中学563人),小学寄宿制学生4981人;全县共有在编教职员工1097人(局机关行政人员11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43人,青少年活动中心2人,完全中学149人,职业高中人54人,初中215人,小学547人,幼儿园76人)。专任教师1152人,其中,研究生5人,本科801人,专科285人,高中阶段37人,高中阶段以下24人;高级教师388人,一级教师328人,二级教师235人,三级教师76人,未定级125人。全县园内外学前三年幼儿4665人,已入园(班)4056人,学龄前儿童毛入园(班)率86.95%。校内外适龄儿童7570人,已入学7569人,入学率99.99%;小学毕业1042人,升入初中就读999人,小学升学率95.87%。校内外适龄少年2920人,初中在校生3061人,毛入学率104.83%;初中毕业1107人,升入县内普通高中392人、职业高中251人,初中三年巩固率9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0.09%。15~17岁年龄3255人,高中(中专)在校生2701人(县内就读普通高中1019人,职业高中619人,县外就读高中〈中专〉1063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2.98%。全县学校占地面积373701.34平方米,有校舍建筑面积184331.89平方米(中学75316平方米,小学82200平方米,幼儿园26003平方米,教育研究培训中心812.89平方米);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9.73㎡,中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6.03㎡。全县学校占地面积373384.25平方米,有校舍建筑面积182231平方米(中学75666平方米,小学81678平方米,幼儿园24887平方米);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9.99㎡,中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5.12㎡。人均受教育年限7.91年。全县拥有各类体育运动场地490块(篮球场 456 块,小运动场12块,羽毛球场2块,排球场6块,五人制足球场4块,健身路径1条,其他体育场地9块),体育场地总面积25.46万平方米,人均占有体育运动场地面积2.92平方米。拥有全民体育健身器材36套。注册体育协会3个(体育总会、篮球协会、气排球协会)。2021年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90人。【民生保障】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任务完成率均在100%以上;新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93人(全市排名第二)。全力完成社保卡制发工作,共已制社会保障卡98797人,完成任务数93800人的105.33%,其中,申领电子社保卡31444人,完成任务数24400人的128.87%(两项指标排名均为全市第一)。2022年西盟县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99.2%,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93.5%;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4起,结案14起,结案率100%。仲裁调解案件36起,调解成功30起,调解成功率83.33%。受理举报投诉案件97件,涉及劳动者约324人,结案率100%,帮助农民工追回工资约596万元。2022年,为263户参保单位减少征收失业保险费576.89万元。3家企业申报缓缴养老保险、工伤保险160人,缓缴资金52万元。返还符合条件的参保单位共63户,惠及职工1029人,发放稳岗返还金56.97万元。兑现失业保险支持参保职工技能提升补贴、发放符合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发放符合一次性扩岗补助、发放企业吸纳就业社保补贴、发放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40万元。2022年,全县共有城市低保对象359户481人,占全县城镇人口的3.16%,月人均补助438元,累计发放城市低保金282.2948万元。共有农村低保对象3107户4783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6.08%,其中建档立卡3369人,占全县农村低保的71.33%,农村低保A类月人均补助335元,B类月人均补助258元,C月人均补助205元,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1700.298万元。全县共计参加医疗保险91760人。完成市下达参保目标任务数91200人的100.6%。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共参保7224人(在职5432人,离休3人,退休1789人);城乡居民基本险和大病保险参保84536人。全力推动2023年度城乡居民参保缴费工作,截止12月31日,全县参保人数83568人。三类监测对象和稳定脱贫户100%参保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2022年,全县城乡特困人员311户317人,累计发放特困人员供养金388.8895万元。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均签署“照料协议书”,每季度100%入户核实其居住环境、生活照料、资金使用等情况,及时跟进、全程监管。2022年,临时救助1180户4471人,累计发放救助资金375.9057万元。【绿色经济】 2022年,西盟县绿色GDP为30.55亿元,较传统GDP占比94.85%。西盟县争创绿色生活创建行动示范区三年行动高质量完成,截至2022年,节约型机关创建方面,“节约型机关”创建率达81.6%,“节水型单位”创建率51%,西盟县成功创建为节水型社会。绿色家庭创建方面,创建率达68.2%。绿色学校创建方面,创建率87.5%,创建省级“绿色学校”4所、市级“绿色学校”14所、县级“绿色学校”17所。绿色社区创建方面,全县2个城镇社区均已创建为“绿色社区”,其中勐梭社区获评“省级绿色社区”,勐卡社区获评“市级绿色社区”。绿色出行创建方面,县城公交车均为新能源车型,新增、更换的公交车中新能源车占比均达100%,城区路网密度达9千米/平方千米、道路面积率16%。绿色商场创建方面,累计创建实体书店4家,分别是新华书店、云上乡愁书院、佤山图书城和佤部落书吧。绿色建筑创建方面,3年内新建建筑面积29.6286万平方米,100%采用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和施工。【东西部帮扶协作】 2022年度,争取到上海对口帮扶资金3340万元,实施项目6个;沪企援建帮扶车间1个,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122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0人);结对帮扶的10家黄浦区企业投入帮扶资金110万元,实施项目11个;沪滇劳务协作转移751人,其中脱贫劳动力707人,完成任务的105%、102%;通过东西部协作机制,销售到上海西盟产品219.17万元(完成任务的219%),销售到省外产品金额835.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