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县简介
2023-12-05 14:41:21   |  浏览量:2

山阴县辖5镇7乡,197个行政村,10个社区,总面积1651平方公里,总人口25万人。著名作家丁玲笔下《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桑干河贯穿全境。   山阴矿产资源丰富。全县煤炭可采储量115亿吨,产能3200万吨,是全国重点产煤县;钙石储量500亿吨,在长江以北储量最多、品质最好。山阴区位条件优越。全县有4条铁路、2条高速公路和5条国省干道贯通全境,距朔州机场36公里,是山西连接京、冀、蒙的必经之地,也是对接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区和雄安新区的战略通道。山阴农牧优势明显。全县杂粮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年粮食产量5.7亿斤,是“全国富硒小米之乡”,更是发展高端功能性食品的重要基地。同时,我们的畜牧产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奶牛、生猪、肉羊存栏分别为8万头、10万头和35万只,其中奶牛饲养量在华北地区处于领先水平,素有“北方奶都”美誉。山阴电力能源充足。全县电力总装机容量近230万千瓦,目前我们正在全力推进千万千瓦晋北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在“十四五”期间预计可达到1300万千瓦的装机规模。山阴人文生态辉映。全县地处南方农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的交汇之地,有明长城、汉墓群、广武城等三大国宝级文物,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春秋属狄域,战国为赵地,秦属雁门郡,隋置善阳县、神武县,唐为马邑县地,辽置河阴县,金大定七年始称山阴,此后虽一度改为忠州并入金城县,但为时较短,后有复置山阴县,至今未变。宋、辽时的“金沙滩大战”就发生在山阴县境内。明朝为县制,属应州辖。县城故址,在桑干河南,即今山阴城。 历史上也不乏名人志士:有北魏安远将军庚岳、唐朝芮国公苑君璋、宋赵匡胤的大将米信、辽丞相沙彦恂、元朝平阳元帅安明本、明代内阁首辅王家屏、清朝梁启超的老师崔增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