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口区概况
2023-12-06 11:03:38   |  浏览量:3

沙河口区位于大连市中部,东以不老街为界与西岗区接壤,北至南松路与甘井子区毗邻,西至由家村铁路线与高新技术园区相望,南临黄海,境内地势西高东低,马栏河流经西部,全长15公里,向南于星海湾注入黄海。辖区面积48.3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9万人、常住人口67万人,下辖7个街道、94个社区,是大连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心城区。 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两先区”战略部署和对主城区的功能定位,沙河口区持续深化“两区五片一湾线”空间布局,加快完善“二四三”产业体系,着力增强城区经济实力,大力发展民生和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把沙河口区建设成为创新活力、诚信和谐、智慧宜居的现代化城区。 沙河口区之名始于近代,明代这里为沙河的河口,故得名沙河口。1899年沙皇俄国在青泥洼建市,时称“达里尼”市,设立市街、老虎滩,沙河口3个区。1905年9月,日本攫取了沙俄对旅顺口、大连湾及其附近领土、领海之租借权,其后沙河口管辖几经调整。 1946年2月3日,沙河口区政府在大正国民学校讲堂(现48中礼堂)召开沙河口区成立典礼大会,宣布沙河口区政府正式成立。1949年8月,根据关东公署的训令,将沙河口区政府改名为沙河口区公所,为大连市政府的派出机构。1950年12月,改称沙河口区人民政府。1956年,改称沙河口区人民委员会(简称区人委)。1968年,称沙河口区革命委员会(简称区革委会)。1980年,又改称沙河口区人民政府。

1946年建区时,开始建置坊公所。沙河口区下设19个坊公所。由于旅大市城市区划的变更,撤销了大连县建制,于1950年12月,将原大连县的西山区所属的15个村,移交沙河口区管辖,沙河口区共辖26个坊、村。1953年6月,旅大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市区各坊公所改名为街道居民委员会。1954年9月,旅大市民政局决定,将街道居民委员会改称为街道办事处,合并为17个街道办事处。1956年9月,旅大市人民政府决定,撤销小平岛区建制,将原小平岛区所属的黑石礁街道,划归沙河口区管辖。此时,沙河口区共辖18个街道。1966年9月,省、市决定将红旗、凌水两个农村公社划归甘井子管辖。1964年8月,市革委会决定,将香炉礁、民运街道划归西岗区管辖。1964年9月,市革委会决定,将街道办事处改为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此时,沙河口区辖10个人民公社。1978年12月,中共沙河口区委决定,将各公社革委会改为街道办事处。此时,沙河口区辖15个街道办事处。1991年1月,沙河口区政府决定,将星海街道从黑石礁街道划分出来,设立星海街道办事处,此时,沙河口区辖16个街道。2003年底,春柳街道、华北路街道与侯家沟街道合并为春柳街道,星海街道、富国街道合并为星海湾街道,兴工街道、泉涌街道与西山街道合并为兴工街道,中山公园街道、长兴街道与民权街道合并为中山公园街道。此时沙河口区辖有春柳街道、星海湾街道、兴工街道、中山公园街道、南沙街道、李家街道、马栏街道、白山路街道、黑石礁街道9个街道办事处。2019年12月,按照大连市委市政府《关于适度优化全市街道行政区划设置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调整部分街道行政区划,减少了2个街道,拆分兴工街道,把原兴工街道的大庆社区、西山社区、宏发社区、恒苑社区4个社区与马栏街道合并,新成立马栏街道。原兴工街道的泉涌社区、永吉社区、兴新社区、兴盛社区、兴社社区、如意社区6个社区(含大连机车厂)与中山公园街道合并,新成立西安路街道。撤销星海湾街道、白山路街道,新成立星海湾街道。李家街道、春柳街道、南沙街道、黑石礁街道行政单元范围和名称保持不变。2022年底,沙河口区辖有西安路街道、星海湾街道、黑石礁街道、南沙河口街道、马栏街道、李家街道、春柳街道7个街道。近年来,沙河口区依托“两区五片一湾线”加快布局“二四三”产业,谋划储备了130余个、总投资近1200亿元的高质量产业项目。星海湾金融商务区汇聚百年人寿、恒力期货、浦发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180余家,大商所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塑料、煤炭、铁矿石期货市场。西安路商业街日均客流量达30余万人次,年均销售额220亿元,成为大连人气最旺的核心商圈。黑石礁—星海湾—马栏河湾线生态环境和服务功能全面升级,旅游休闲、文化艺术、水上运动等项目加快建设。冰山慧谷、和舍艺术工厂等项目成为老工业区向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转型的成功案例。30个沪连合作项目签约落户。9个“飞地经济”项目落地。外贸孵化基地累计孵化企业133家。商务楼宇(园区)达54栋,企业入驻率达84.4%。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5%,第三产业全口径税收贡献率达85.3%。沙河口区积极建立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激发区域创新内生动力。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大连交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新增3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众创空间。在东北地区首次承办了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材料行业总决赛。区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被团中央授予全国示范性“青年之家”综合服务平台称号。四年累计全社会研发投入约100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0余家,28个企业项目获得国家、省、市级奖项和资金支持。2022年,沙河口区全面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依托“两区五片一湾线”,做强做优“二四三”产业,全力谋划推动重点项目,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快构建“双核驱动、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在项目建设方面,全年谋划储备500万元以上项目217个、总投资规模130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24个,实现开复工77个。深入实施“产业链招商三年行动计划”,组织招商活动117次,新签约项目83个,与华润置地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54个项目实现落地,盘活楼宇3.8万平方米。在产业升级方面,星海湾金融商务区的集聚效应更加凸显,大商所黄豆和豆油期货品种挂牌上市,实现豆类产业链期货和期权工具全覆盖,完成场外市场交易600亿元,大宗商品生态圈正在逐步形成,引进期货产业链项目19个,新注册类金融企业36家;西安路商贸区业态实现提档升级,中央大道吾悦广场等五大商业综合体完成升级改造,华为智能生活馆大连首店落户天兴罗斯福,宝泰旗舰坊成为全市首个“新能源汽车生活街区”;片区湾线文商旅产业深度融合,冰山慧谷获评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辰熙天街打造“西遇风情古街”特色街区,马栏河改造纳入全市“星海湾区域旅游配套建设提质升级”工程,“全国赛艇大师赛”等高水平赛事落户沙河口,“时尚灯光秀”点亮星海湾。在科技创新方面,创新主体实力实现新跃升,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创历史新高;新增省级雏鹰企业9家,省级瞪羚企业实现零的突破;新增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中小企业1家,专精特新产品4个;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5.63%,高于全市2.61个百分点。优质科创平台不断涌现,梦想长廊、追梦人创业基地获评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沙河口区作为全市唯一“省级区域双创示范基地”,荣获省督查激励第二名。科技成果加速转化,13个科研项目荣获省科学技术奖,“高速动车组用轴承关键技术验证项目”入选大连市“揭榜挂帅”项目榜单,大机车低碳发动机研究中心获批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轨道交通载运装备重点实验室获批市级重点实验室,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获评市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36.6亿元,同比增长82%,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营商环境方面,政务服务效能提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最多跑一次”事项达673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达199项,全市通办事项达300项;社区便民服务站实现“全覆盖”,可就近办理便民服务事项111项。在全省率先推出直营连锁企业许可“信即办”准营服务。“沙家帮”品牌内涵不断丰富,新增“税务帮”“检察帮”等专业化服务。建成全市首个“5G智慧办税服务厅”,“一号联办三件事”服务模式惠及群众1.6万人。在全省率先投放个体工商户24小时自助打照机。升级“沙河口政务云厅e掌通”,“无声叫号”“办事查询”等网上服务功能全面优化,助企便民服务更加高效便捷。在稳企安商方面,认真落实省市一揽子帮扶纾困政策举措,落实“减退缓免”税费政策,区级增值税留抵退税8240万元,惠及各类市场主体3000户,为去年同期的30倍,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1.08万户,增长3.5%;各类市场主体达9.88万户,增长4.3%。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畅通中小企业投融资渠道,在全市打造首个实体性银企对接平台,区金融服务中心解决民企融资需求5200余万元。为37家旅行社退返质保金487万元,有效减轻企业经营负担。完善民营企业诉求办理机制,受理办结民企诉求166件。各级领导干部走访企业6570家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290余件。

沙河口区投资环境优越,金融服务、商务商贸、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辖区坐拥星海湾金融商务区、西安路商贸商业区两大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宜业、宜商的理想之地。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区位优势明显。沙河口区是大连市主城区的地理中心,是大连综合服务职能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全市“一核四城,四片七组团”规划布局中,居于“一核”位置,被定位为“文化老城”。地铁1号线和2号线在区内交汇,多条主干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地面道路、高架道路、地下铁路、跨海大桥构成了较为发达的立体交通网络。(二)公共服务完备。沙河口区是大连市主城区的人口大区,具有巨大的人口规模优势和旺盛的消费需求,医疗、教育、养老、文体、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备,15分钟便民服务圈、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帮万家”和“助万企”等创新服务模式成效显著,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服务业体系健全,可构建吸纳众多就业人口和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的产业体系。(三)科教资源集聚。辖区内有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大连交通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有50余所中小学和100余所幼儿园,第十三中学、格致中学、79中学、刘长春小学都是大连市知名重点中小学。近年来,我区先后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东北财经大学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建合作联盟,搭建合作平台,积极推进创新创业,为我区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四)现代服务业发达。星海湾、西安路两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大连商品交易所坐落在辖区。星海湾汇聚了大批金融机构、商贸流通企业、物流及结算机构,是人流、资本、商品的重要集散地。西安路商贸商业区年均客流量达到8000余万人次,是大连市人气最旺的商业区。大商所是全球最大农产品交易所,区内目前有各类金融机构160余家,金融从业人员3000多人。(五)文化底蕴深厚。沙河口是有着百年近代史的“老城区”,历史人文底蕴深厚,辖区内有中华工学会旧址、圣德太子纪念堂旧址、沙河口净水厂旧址、金碧东公馆旧址、沙河口火车站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辖区内还有大批老旧工业厂房、仓储用房及相关工业设施,目前已经打造了冰山慧谷、赛丰新材料产业园、和舍艺术工厂等一批科技孵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传承了城市历史文化,促进了城市有机更新。

近年来,沙河口区坚持“品质立区”,精细化管理,四年来累计完成14万平方米老旧城区、老工业区改造,2200余户动迁户迁入新居。暖房子、下水管网改造惠民4.5万户。高标准完成了垃圾分类、“厕所革命”和三年拆违行动等任务。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扎实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为大连荣膺“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贡献了沙河口力量。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四年超过300天,春柳河、马栏河水体得到有效治理。新建大顶山公园、马栏河运动公园、五一路生态游园,新增绿地2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7.1%。2022年,沙河口区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提高城区规划、建设、治理水平,让辖区群众居住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在城市更新方面,投资5.1亿元改造老旧小区249栋楼、82万平方米,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30部。西安路街道兴新、兴社小区建成“EPC模式”改造样板工程,成为省级典型综合示范项目。维修三、四级道路1260余处、1.35万平方米,增加硬覆盖1.1万平方米,市政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在城市管理方面,全面打响自建房安全排查整治“百日攻坚”和拆违控危治乱专项行动,依法整治经营性自建房32处,依法拆除违建4.6万平方米,大力整治违规广告牌匾,新改建“口袋公园”10处。区垃圾分类宣教体验中心入选《全国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教育基地案例汇编》。在环境保护方面,扎实推进环保督察、森林督查问题整改。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6项空气指标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PM2.5浓度明显下降,马栏河、春柳河水质全年在线监测达标,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风险,生态环境质量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