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邱区概况
2023-12-06 15:57:22   |  浏览量:5

新邱区地处辽西丘陵地带,介于医巫闾山山脉和小松岭山脉之间狭长盆地的东部边缘。境内地形多起伏,城区为缓丘陵地貌,农村大部分地区为低山丘陵区。境内最高点高山海拔624米。全区丛地势划分,从南至北呈高—低—中状,南部为丘陵山区,地势较高,中部为30平方公里的采矿区。经数年开采,大部分地区已挖掘至海拔-100米左右。全区地形的立体图呈倾斜盆状,俯视图略呈长轴为北西—南东向的椭圆。 新邱区系辽宁省阜新市所辖行政区之一,位于阜新市东北端14公里处(城区中心与市中心直线距离),总面积125.62平方公里,是全市土地面积最大的城区,是阜新市区的东大门。区域地理坐标:北纬41°41′-42°56′,东经121°1′-122°56′,城区中心(新邱大街与阳光大街交叉中心点)地理坐标:北纬42°05′03″,东经121°47′03″。辖区南北长20千米,东西宽12千米,总面积12562.22公顷,下辖一个镇和两个街道办事处(2019年11月区划调整)。新邱区东、西、南、北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环形接壤,西南与太平区毗邻,是连接内蒙古东部“黄金走廊”要冲和沈阳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北京至长春高速公路上的重要节点。巴新铁路始于内蒙古锡蒙西乌旗,终点新邱区,全长487千米,是沟通辽西、蒙东经济的重要桥梁,是辽宁等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能源供给通道,是俄罗斯、蒙古国和内蒙古自治区的最佳出海通道。新义线铁路、101国道、沈阜公路贯穿过境。高速公路阜新东站出口与阜锦、沈彰、铁阜、阜朝、彰通、盘奈(规划建设)6条高速公路连线,有两条高速通道直达首都北京,车程仅5小时。至大连港450公里、营口港2410千米、锦州港150千米。距沈阳桃仙机场170千米、距锦州机场135千米。

新邱区历史悠久,有较长的历史时期为少数民族的游牧地。春秋时期属东胡,战国时期被划为燕国版图,秦统一后划入辽西郡,不久成为匈奴左贤王领地,三国时期归鲜卑慕容部,南北朝以后经隋、唐、宋,一直为契丹活动地区。元代属懿州。明为营州左屯卫地,旋废入泰宁卫。清时先后属土默特左翼游牧地、塔子沟东境地、三座塔厅地、朝阳地。直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开禁招垦后,山东、河北大批汉族人口由柳条边墙内徒至此地垦耕定居,逐步形成架卜索、下菜园子、小五家、阎家梁、大石桥、穷棒子沟、南新邱、抬头皋、大岗岗、七家子等自然村落。新中国成立后,新立屯、义县、朝阳等地的一些回族人口也来此定居。1903年清政府在土默特旗境置阜新县,此地隶属阜新县。1940年1月1日,伪满政权设阜新市建置,伪市公署设新邱区公所。1948年3月18日新邱解放,成立阜新市第三区人民政府。1949年1月,阜新市第三区政府撤销,分设新开、新矿两个街政府。同年8月,街政府建制取消,成立阜新市第三区公所。1952年,阜新市第三区公所改组为阜新市第三区人民政府。1955年11月,阜新市第三区人民政府改称新邱区人民委员会(简称区人委)。1958年9月29日,新邱区与邻近农村合并,成立红旗人民公社。辖“一区五乡”,即新邱区、阿金歹、大岗岗、长哈达、水泉、高德营子。同年11月,新邱区从红旗人民公社析出与新邱煤矿合并,成立政企合一的新邱人民公社。1960年5月,政企分开,新邱人民公社和新邱区人委按“一区一社,社区并存,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体制互存并称。1968年1月27日,成立新邱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10月29日,成立新邱区人民政府。1988年7月26日,中共阜新市委、市人民政府决定将新邱区辟为阜新市的经济发展特区。

新邱区辖1个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长营子镇和街基街道办事处、新发屯街道办事处。全区共有行政村9个、城镇社区13个。长营子镇辖1个社区、9个建制村:即长营子社区、长营子村、阿金歹村、胜利村、金家洼子村、大岗岗村、七家子村、五家子村、赵家沟村、台头皋村。街基街道办事处辖6个社区:即兴隆社区、汇丰社区、文慧社区、中兴社区、中艺社区、中盛社区。 新发屯街道办事处辖6个社区:即新发社区、海新社区、繁荣社区、益民社区、育源社区、荷花社区。

新邱地区地处中纬度北温带,属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东、南、北三面环山,主要有关山、元宝山、锅底山等,其海拔高程在300-400米之间,形成与邻郊的天然屏障,明显影响城区气候。2019年,城区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雨量分布不均,出现阶段性干旱。1月最冷,平均气温为-1.6℃,极端最低气温-28.4℃。7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4.2℃极端最高气温40.6℃。  冬季严寒少雪,日最低气温≤-20℃的天数为14天,最多为37天。≤-20℃的初日一般在12月4日,终日一般在2月19日,初终间日数为54天,个别年份可达长者74天。降水量平均为9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7%。  夏季高温,雨量集中。日最高气温≥30℃的天数平均为33天,最多达52天。日最高气温≥30℃的初日一般在5月18日,终日一般在9月1日,初终间日数为107天,长者146天。日最高气温≥35℃的初日一般在6月30日,终日一般在7月15日。降水量平均为36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67.7%。  春秋两季为冬夏交替的过渡期,气温多变有所谓“三寒四暖”的周期性变化;雨量较少,其降水量各占全年降雨量的12.4%及18.2%。春季多西南风,少雨,地面干燥;秋季多西北风。无霜期年平均为150天。初霜日一般在9月28日,终霜日一般在4月29日,无霜期最长时达185天,最短为125天。结冰期平均为165.8天,平均降雪11.6天。初冻日一般在10月25日,最早10月4日,最晚11月14日。土壤化冻一般在4月20日,最早在3月24日,最晩在5月8日,最大冻土深度为140厘米。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旱、冰雹、大风、暴雨、霜冻。新邱区主要为“一体两翼、多点支撑”,即以煤化工产业为主体、循环经济和物流产业为两翼,着力发展装备制造、新能源、新型建材产业。现有煤化工、循环经济、物流三个产业园区。  煤化工产业,以辽宁大唐国际阜新煤制天然气项目为龙头,围绕其上下游产品开展招商引资。  循环经济产业,利用煤矸石和粉煤灰生产新型建材。2010年,这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2012年11月,新邱区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全国首批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截至2019年,全区共有新型隧道窑建材企业18户,生产线26条,年产量20亿块标砖。  物流产业,着力发展智慧物流,以辽西大宗仓储阜新有限公司为带动,融入“一带一路”和“丝绸之路”,打造面向全球的智能物联平台。多点支撑,以世界新能源企业500强、阜新首家上市公司——辽宁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为重点,打造风电叶片塔架制造、风电大件运输、风电组件生产于一体的风电全产业链。  从2018年末开始,新邱区实施“产业先行、政企合作”的矿山生态修复模式,建设阜新百年国际赛道城。2019年,赛道城项目入围国家“千企千镇”工程,成为辽宁省“重强抓”专项行动重点项目。截至2020年10月,赛道城已举办9场赛事,观众逾20万人次,招引赛车产业、汽车产业、汽车后市场、航天大数据、教育培训、餐饮住宿等项目150个。以建设“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赛道城,打造“世界废弃矿山治理范例”和“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样板”为目标,赛道城项目以PPP模式稳步推进,同时全力组织实施《新邱区环境治理修复规划方案》,努力将废弃矿山变成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为资源型地区探索创新转型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