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丰县概况
2023-12-06 14:38:23   |  浏览量:5

西丰位于铁岭市东北部,地处辽宁、吉林两省交界处,铁岭、抚顺、四平、辽源四市之间,背靠长白山脉,面向松辽平原。因河水西流、物产丰富而得名,区域总面积2686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174个行政村,人口35万。西丰历史悠久。古有“扼东边各县之咽喉,为往来出入之孔道”之称,曾是古匈奴、扶余、高句丽人的繁衍生息地,发掘出土了西汉时期古墓群,存有扶余古山城遗址。1619年被封为皇家围场,1896年弛禁招垦,1902年设县。  西丰生态优良。森林覆盖率61%,负氧离子含量丰富,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0天以上,被誉为“天然氧吧”。在全国第一批以县为单位整体通过绿色环评。获批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级生态保护和建设示范区、国家级卫生县城、省级生态县和园林城等荣誉称号。  西丰资源丰富。素有“梅花鹿养殖发源地、参茸药材集散地、皇家猎场兴盛地、生命健康产业地”之称,是中国鹿产业第一县、国家级梅花鹿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全省“一县一业”鹿业示范县,享受全国唯一的鹿产品进出口加工贸易保税政策,鹿茸、鹿鞭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前正在积极创建全国鹿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年加工和经销成品鹿茸800余吨,50%的国际鹿茸和80%的国内鹿茸都在西丰加工经销,西丰已经成为世界鹿产品贸易中心。同时,中草药材富集,是东北道地药材生产基地,盛产人参、五味子、地龙骨等药材720种,现有蚕场40万亩,年放养5000把、产茧4500吨。  近年来,在省、市领导和各部门的帮助支持下,我县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基础,确立了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建设“生态郡、养生谷、健康城”的发展思路。逐步形成了以健康养生、医养保健、绿色食品加工、全域旅游开发为定位,以生命健康产业园和东北参茸中草药材市场为载体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先后引进了贵州茅台、东阿阿胶等一批支柱性企业,2020年上半年,贵州茅台保健酒销售收入实现4200万元,增长60%,税收实现1550万元,增长76%。目前,生命健康产业已成为突破辽西北重点扶持产业,列入省级重点产业集群;生命健康产业园被评为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集聚区和省级经济开发区。

春秋战国时期,西丰地域属燕国辽东郡地。汉属玄菟郡地;晋代为高句丽地;唐代为渤海长岭府地;辽代为辽阳府的辖地;金为咸平府地;元初为咸平府东北境,后属开元路地;明为叶赫部西境;1619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灭叶赫后封禁此地,为封禁围场西流水的一部分,隶属永吉州。直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开始弛禁,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招民开垦,并实行对垦荒的移民进行奖励的政策,自此人口逐渐增多。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设置总管衙门,统辖旗民,建设市街,境内逐步繁荣。至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设置西丰县,隶属于海龙府管辖。民国三年(1914年)六月划属奉天省辽沈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东北政务委员会成立,废道制,县归省直接管辖,改奉天为辽宁,西丰隶属于辽宁省为二等县。伪满大同元年(1932年)公布了省公署官制,确立东北为五省,复改辽宁省为奉天省,西丰县隶属于奉天省为乙类县。在此以后的几次地方行政机构改革中,西丰县均隶属奉天省,直至1941年7月,在原十八省的基础上增设了四平省,西丰县划属四平省所辖。东北光复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东北新省区方案,将东北划为九省,

 西丰县处于中温带亚湿润区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5.1℃。一月平均气温-17℃,最低气温-41.0℃;七月平均气温23.2℃,最高气温35.2℃。年平均降水量738毫米, 无霜期135天左右。西丰县产有钼、金、铜、铁、大理石、石灰石、陶瓷土、煤炭等30多种。截至2013年,西丰县探明的钼矿石储量1404.8万吨,主要分布于平岗镇;  煤的储量在1000万吨以上,主要分布于西丰镇、更刻乡、陶然乡、安民镇、平岗镇;  石灰石的储量5亿吨,主要分布于振兴镇、安民镇、郜家店镇;  大理石的储量1亿立方米以上,储量较多的是平岗镇、天德镇、和隆乡、营厂乡、钓鱼乡等;  陶瓷粘土储量超过2000万吨,主要集中在西丰镇六安村。  珍珠岩、膨润土储量在1000万吨以上,建筑石材储量2300万吨,矿泉水储量500万吨,莹石储量500万吨。现已探明工业铁矿石储量302万吨,铜金属储量1242吨,铀储量64.3吨,金金属储量566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