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区,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处长白山系老爷岭余脉与西部松辽平原的过渡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24°50’,北纬42°29’;东、东南、南与东辽县接壤,西南、西、西北和吉林辽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连,北、西北与西安区相邻。东西宽14公里,南北长16.2公里,地处辽源市城区南部。龙山区面积187.34平方公里(不含吉林辽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地质地貌:龙山区地处东辽河流域,地质基础为古代地质,以片岩、板岩和片麻岩为主。而中生代和新生代的地质以砂砾岩、灰岩和安山岩为主。域内以低山丘陵为主,主要地貌类型有低山、丘陵(包括高丘和地丘陵)、台地(包括河流高阶地)、河谷平地和沟谷等。 区域总的地势起伏不大,大体上是东南高,西北低,最高海拔479米,最低海拔214米。低山和丘陵地表形态多为平缓的圆形、长形的山垄及山岭缓坡,并有少部分的陡崖或微崖。地表大部分为松散覆盖层,仅有少部分基石裸露。境内主要山峰有南大望山(479米)、马屁股山(399米)、大架山(371米)、大旗杆山(350米)、马鞍山(320米)、圆号张山(340米)、龙首山(330米)、銮驾山(320米)等。 龙山区是中共辽源市委、辽源市人民政府和主要市直党政机关所在地,集聚了全市一流的教育、文化、医疗、商贸资源,不仅是全市创新转型发展的中心区,也是实施“长春—辽源1小时经济·生活圈”战略的核心区。龙山区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处长白山老爷岭余脉与西部松辽平原过渡带。龙山区四通八达,交通便捷,辽开、辽伊长高速公路和四白、辽那一级公路,四梅、长辽、辽西铁路纵贯全境,南距沈阳200公里,北距长春98公里,90分钟可达长春龙嘉国际机场,铁路可直达首都北京。龙山区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坐拥“三山四水”自然格局。向阳山、黎明山、銮驾山三座森林运动公园成为市民假日休闲、远足健行的天堂,东辽河、梨树河、渭津河、仙人河缠绵环绕,滋养着善良淳朴的龙山人民。 龙山区倾力打造发展平台。2019年,以“项目建设年”为抓手,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5个,计划总投资76.2亿元,当年完成投资13亿元,项目开复工率达100%。汽贸小镇一期国贸城主体市场区全面竣工;华纺静电纤维、巨峰生化环保节能等项目达产达效;碧桂园、中农冷链物流、东艺世纪峰景等项目稳步实施。储备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8个,计划总投资136亿元。以“营商环境优化年”为抓手,千方百计打破项目建设审批难、用地难、融资难瓶颈。推行重点项目包保制度,完善企业投资项目协同代办、主动帮办工作机制;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区政务服务中心启动运行。以“民营经济提升年”为抓手,开展“百千万”中小企业培育行动,23户企业纳入培育计划。全力盘活双停企业,福源重型、广而洁恢复生产。推进重点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泓源制药水解蛋白等8个项目竣工投产。加大“四上”企业培育力度,推动东艺壹品等10户企业升规入统。鸿图锂电等5户企业被认定为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万通针织等5户企业被认定为市级科技小巨人企业。 龙山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产业基础愈加扎实。聚焦产业融合,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1家、新型农业主体192个,永治、大良等田园综合体建设有序推进。编制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规划,辽源龙山特产馆在京东上线。福阳科技公司农村户用厕所实现量产,产品通过省农业农村厅环保验收。扩大经济合作,紧盯新材料、新能源和民生、环保、文旅产业,深化吉浙对口合作,开展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远景能源风力发电等5个项目签约落地,计划总投资24.7亿元;欧亚达家居广场、康宁大街地下商场项目开工建设。立足区情实际,围绕“三次产业融合”,打造了巨峰生化产业园、东部生态新城、汽车贸易小镇等产业发展平台。全面深化改革,如期完成党政机构改革、市经济开发区区域划转改革。启动厂办大集体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承接市级城管执法力量下沉。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常态化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累计为企业减免税费5360万元。立足软环境建设,建立了“首问负责制”“问题清单制”“包保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个性化服务机制,推进“诚信龙山”信用体系建设,“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约束格局逐步形成。
龙山历史悠久,青铜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是满清重要发祥地之一。据《盛京旧志沿革》记载:周代前在辽源市地域就有秽貊、息慎族劳作生息。 汉至南北朝属玄菟郡,西汉以后夫余国据此地。晋朝为高句丽地。后魏为勿吉地。隋朝高句丽仍据此地,中原王朝在高句丽范围之内设立郡县。 唐朝初年属河北道安东都护府的南苏州,唐朝渤海国时,东丰县属长岭府,东辽县属夫余府。公元926年辽于此地建黄龙府,辽灭渤海国后,辽源地区 属东京道长岭府。金代属咸平路。元朝属辽阳行省开元路咸平府斡磐千户所,后为辽东宣慰司辖境。明朝先设定辽都卫,后改为辽东都指挥使司,隶 属于五军都督府,后设奴尔干都司,东辽、东丰两县属三万卫管辖,后属塔鲁木卫、司吉河卫境。1619年,努尔哈赤灭叶赫部后,将今辽源市全境划 为大围场的一部分。1661~1722年,辽源地域正式划为盛京围场,专为皇室狩猎用地。 1902年,在奏请海龙厅升为府的同时,在今辽源境内正式设制,西部、东部各建置一县。东平、西安两县均隶属奉天省海龙府。西安县城原拟建在老 虎嘴子,后改在大疙疸西侧设置。大疙疽曾是海西女真叶赫部的东城,现为龙山公园。1903年,改勘城基于大疙疸山。西至半截河,南至东辽河,北 至半截河,在中央位置定西安县衙址。1904年,修筑西安城垣,由商民捐资修筑4座城门,名曰东吉、西宁、南康、北寿。1907年,奉天省改为辽宁 省,西安县隶属辽宁省。 1912年,辽宁省改为奉天省,西安县、东平县归奉天省辽沈道管辖。同年3月东平县更名为东丰县。1914年,属奉天沈阳道。1920年,划归奉天 省直属。1926年,西安县、东丰县由三等县升为二等县。1929年,归辽宁省直属。沦陷时期,1932年属伪奉天省,1941年属伪四平省。1946年2月属辽 北省第二专署。1947年西安县、东丰县解放。1948年7月划归辽北省第三专署。1948年10月1日,划西安县城区及矿区,成立西安市,属辽北省。这是 市、县首次分设。1949年5月隶属辽东省。同年7月西安市改为省直辖市。西安县政府机关仍设在西安市区内。1952年4月3日,西安市因与陕西省西安 市重名,更名为辽源市。因处东辽河源头地区,故更此名。1983年10月3日,辽源市升为地级市,城区设龙山、西安两区,同时恢复东辽县建制(东辽 县第四次与辽源市分设),东辽县、东丰县划归辽源市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