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辽县概况
2023-12-07 11:31:47   |  浏览量:2

东辽县位于吉林省辽源市,地处长白山余脉和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丘陵区,幅员面积2186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235个行政村,总人口36万人。是国家级首批生态建设示范区,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全国百万亩人工林先进县,国家资源型城市接续替代产业专项支持县,国家级文化建设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满族剪纸)之乡,中国二人转艺术之乡。   东辽县区位独特,处辽源、长春、沈阳等城市快速发展区域轴心带上,到长春100公里;到沈阳190公里;县城距辽源市区10公里。国道303线、四梅铁路纵贯东西,辽西铁路、辽长铁路、辽西高速、长辽高速横贯南北,发达的交通体系构建了跨越赶超的快车道,打开了东北腹地进关入海的物流新通道。东辽河源头天然矿泉水源远流长,煤炭、石灰石、伊利石、瓷石、金矿石、硅石等地质矿产资源丰富,储量多、品质高,开发前景广阔。   2015年以来,东辽县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现代农业、国家农业全产业链开发创新、全国“四好农村路”、全国第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国家安全生产领域改革、省级秸秆综合利用和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等示范试点县。2017年,在吉林省县域经济综合考评中位列28个一类县第14名,晋升9个位次。   工业基础雄厚。县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建成区6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已达到“五通一平”标准,形成“三横六纵”的路网格局,是省级先进开发区。以汽车装备、模具加工、电商物流、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不断成长壮大,多家企业均具有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   农业生机勃勃。县委、县政府以“五大园区”为抓手,推动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安恕循环经济产业区,以鲜蛋精深加工和蛋制食品加工为主线,以蛋鸡养殖、饲料加工、生物质能源、粮食收储等绿色环保基地发展为辅线,建立了一个全循环产业链。金州生态产业区,依托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优势,通过三产联动,形成良性发展的产业结构,利用关东民俗文化、满族风情资源,现代农业、旅游度假、现代物流、纺织服装四大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中德东辽河源头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引进德国先进理念和技术,通过涵盖园林化的乡村景观、生态化的郊野田园、景观化的农耕文化、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和智能化的有机生产,全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现代农业国际合作样板。园区所在的辽河源镇已经被列为首批127个国家级特色小镇之一。云顶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区和泉太肉禽全产业链生产加工区正在规划建设中。

第三产业潜力巨大。近年来,以东辽县医药药材连锁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代表的物流产业发展迅速。东辽县是东辽河文化的发祥地,关东文化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开发价值。以满族剪纸、葫芦画、鱼骨画、秸秆画、根蛋雕、草编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产品,内涵丰富、造型独特、特色鲜明。二人转艺术根植民间,享誉全国,以闫学晶为代表的一批著名二人转演员活跃在国内演艺界。东辽山川秀美,休闲养生与旅游度假正日益焕发着生机,境内保存着很多原生态、富有浓厚东辽特色的人文景观,红叶岭森林公园、鴜鹭湖湿地公园、东辽河源头、安石朝阳朝鲜族民俗风情园等旅游景点享誉内外。  生态环境优美。全县上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将东辽河全流域治理作为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的总抓手。相继实施了河道插柳工程、东辽河干流植被缓冲带建设工程、人工湿地建设工程、农村改厕三年工程,积极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林地生态恢复,逐步实现水清、天蓝、地绿的美丽东辽。  民生事业蒸蒸日上。县委、县政府统筹城乡发展,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和园林城,县城更加宜居。开展农村公路整修、环境综合整治和乡镇卫生院提升“三个三年”工程,在全省率先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了社会保障、创业就业、教育优先、“五院一所一中心”等惠民实事,城乡环境日新月异,公共服务实现质的飞跃,群众物质精神生活持续改善。  党的建设不断增强。深入开展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激发了全县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机关工作效能大幅提高,领导干部履职尽责能力切实增强。特别是把十九大精神作为各级理论中心组学习的重点,利用网站、网络和宣传栏、宣传板全力宣传十九大精神。朝阳村在全市率先建立“新时代传习所”,为农村学习宣传十九大精神提供了示范引领。抽调领导干部、党校教师、基层理论骨干组建了宣讲团,构建了县乡村三级宣讲体系,有效推动了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实现了学习宣传教育全覆盖。深化监察体制改革,成立了领导组织,制定了改革方案,各项改革任务有序推进。

东辽将始终坚持精准施策,着力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始终坚持优化升级,全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县域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始终坚持聚力攻坚,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三农”更好地综合发展;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向“美丽东辽”的美好目标阔步前进。始终坚持释放活力,加快发展动能转换,着力打造创新开放新格局;始终坚持突出民意,积极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加快解决不充分不平衡发展问题;始终坚持从严从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实现从严管党治党。东辽县境内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繁衍、生息。唐、虞、夏、商、周朝,息慎氏族人就在此生活,为息慎氏境。战国至秦朝属辽东郡。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属玄菟郡。隋朝属高句丽北境。唐朝先属河北道都护府,后属渤海扶余府。宋朝先属辽的长岭府,后属金的恤品路。元朝先属辽阳行省开元路咸平府东境,后属辽东宣慰司。明初属三万卫,明末属叶赫部。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努尔哈赤来叶赫,“以其地辟为大围场”。清康熙年间划为盛京围场,辟为皇室狩猎用地,境内有西流水55个围场的9个半围。光绪二十八年(1902)8月4日,清政府政务处会吏部议准,西安县正式建制隶属于奉天省海龙府。1914年,废海龙府,该隶奉天省辽沈道。1929年农历1月,东北废道制,西安县归奉天省直属。1941年7月1日,日伪政权设四平省,西安县隶属伪四平省,辖4区、6镇。1945年8月31日,民国政府决定,将伪四平省、兴安南省合并称辽北省,西安县隶属辽北省。  1945年12月11日建立西安县人民政府。1948年10月15日,中共辽北省委将西安县城区、矿区划出,设立西安市。其余行政区域仍属西安县,县划属辽北省辖,下设7个区。1949年4月21日辽北省撤销,同年5月18日西安县划归辽东省,属通化专区。1950年4月21日划西安县为辽东省直属县。1954年7月31日撤销辽东省,西安县划入吉林省,属省直属县。1956年7月3日成立怀德专员公署,西安县归其所辖。1956年8月1日,因西安县与陕西省西安市重名,经国务院批准西安县改名东辽县。1958年10月23日成立四平专区,东辽县归其辖属。1959年3月23日,中共吉林省委经请示中央批准,决定撤销东辽县建制,将东辽县行政区划并辽源市。1962年5月23日恢复东辽县建制归四平专区辖属。1969年5月14日,吉林省革命委员会同意四平地区革命委员会的报告,撤销东辽县建制,行政区划并入辽源市。1976年2月1日恢复东辽县建制,归四平专区辖属。1980年3月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东辽县建制,县区划归辽源市。1983年10月3日辽源市升格为省辖地级市,同年10月20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决定,恢复东辽县建制,归属辽源市。至此,东辽县经历了三合四分终于在1985年11月16日县委、县政府由辽源市迁驻新县城白泉镇。1986年初,东辽县人民政府等相关部门办公楼相继施工建设,年底有14项工程交付使用。东辽县新县城有了雏形,结束了东辽县有县无城的历史。  东辽人民是勤劳、勇敢而又富于反抗精神的人民。不仅开拓了良田沃土,发展了生产,创造了物质文明,而且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境内人民同入侵俄军交战,谱写了反抗外敌入侵的史篇。1931年东北沦陷,爱国人士常永林组织抗日武装4000余人,活动在西安、东丰、西丰、磐石、梅河口等地打击日伪军,还曾组织3个团攻打西安县城,为东辽人民的抗日斗争史留下了光辉篇章。1927——1929年,境内就有中国共产党的活动。1930年冬,中共西安煤矿特别支部成立。1935年5月,中共西安地区委员会在九如村五道沟(金州乡新乐村)成立。成立党支部、建立党小组,组建“反日同盟会”,特别是组织了一支200多人的西安县抗日游击队,同日伪军多次展开浴血奋战。1945年8月,这支武装配合苏联红军迫使驻西安县城内的日伪军缴械投降。1947年6月3日,在县委的领导下,配合东北民主联军彻底解放了西安县。解放后,全县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锄奸除霸、清剿土匪、参军参战、支援前线的斗争。在解放战争中,全县有2万余名优秀儿女奔赴前线,3000多台次大车开往战场,800多名壮士英勇献身。东辽人民为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支援解放战争做出了卓越贡献。东辽人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捐款捐物,有900多名儿女报名参军。在中越自卫反击战中有3名优秀儿女英勇献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东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入到了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谱写出一曲曲壮丽华章!东辽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环绕辽源市区,呈不规则圆形,素有“五山一水四分田”之地理特征。地处东经124°52′35.9"—— 125°30′33.6",北纬42°56′50.3"—— 42°51′07.3"之间。东西宽61.4千米,南北长68.2千米。东和南与东丰县接壤,西和西南与辽宁省西丰县毗邻,北邻伊通县,隔二龙湖与梨树县相望。幅员2186平方公里,占辽源市总面积的43%。东辽县地处长白山系老爷岭余脉,为东部长白山与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低山丘陵区,区域地势起伏不大,基本上为东南高、西北低。最高海拔620米,最低海拔214米。地表大部分为松散覆盖层,垂直落差比较明显,境内群山环绕,谷岗平洼交错,山川沟丘地势起伏,土壤肥沃,资源丰富。东辽县境内有名的大小山峰十五座之多,最高峰位于平岗镇榆田村的乌龙山,海拔620米。还有地处足民乡解放村与庆春村交界,海拔429米的五凤楼山;地处足民乡三道村,海拔487.3米的吕店大山;地处足民乡金星村、安兴村与解放村交界,海拔462米的白庙山;地处安石镇河北村与乐群村、永长村交界,海拔452米的双顶子山;地处金州乡新乐村与德林村交界,海拔500.1米的蒙古顶山;地处金州乡福善村与足民乡平岭村交界,海拔427.5米的轿山顶山;地处辽河源镇安北村与东丰县交界,海拔618米的小寒葱顶子山;地处辽河源镇新泉村与东丰县交界,海拔534米的庙顶子山;地处安石镇文化村与永长村交界,海拔520米的大黑背山;地处安恕镇关门村与东丰县、辽宁省西丰县交界,海拔522米的三县顶子山等遍布境内。  东辽县境内水源充沛,有大中小型水库20余座,其中较著名的有聚龙潭、鴜鹭湖、八一、辽河、营场、山良、椅山水库等。20余条大小河流纵横交错。属东辽河最为著名,为东北第二大河流,也是东辽最长河流,由东向西流经东辽县6个乡镇、41个村,境内流程114.9公里,在云顶镇东沟村入二龙山水库。东辽河,汉代称南苏河;明代称艾河;清代称赫尔苏河、黑尔苏河、东辽河。《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为辽河之东源,故曰东辽河”。东辽河是辽河干流上游地区东侧的大支流(或源头),发源于吉林省东辽县的吉林哈达岭山脉小寒葱顶子峰东南萨哈岭五座庙福安屯附近,源区的海拔高程360米。出源后西南流,当地称拉津河。至辽河源镇小街,左岸支流保安河汇入后始称东辽河。而后转向西北流,左岸有渭津河、大梨树河,右岸有灯杆河相继汇入。流过辽源市区,在左岸小梨树河河口以下为吉林、辽宁两省的界河。北流至梨树县石岭镇后石家沟屯东南进入二龙山水库(二龙湖),即进入四平市境内。在二龙山水库坝址以下,为梨树县与公主岭市的界河。穿过京哈铁路大榆树铁路桥,流至梨树县河山乡,转向西流,至孤家子镇马家窑屯转向西南流,穿过四桑公路桥,出桑树台镇境,为双辽、梨树两县的界河。于双辽县东明乡东胜屯东南,复为吉林、辽宁两省的界河。在双辽县的王奔镇丁家窝堡屯东南,穿过平齐铁路桥出四平市境,流入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和辽宁省的昌图县,在辽宁省康平县山东屯乡郭家屯(对岸为昌图县长发乡福德店)附近与西辽河汇流,以下称辽河。途经辽宁省铁岭、沈阳、盘锦等市县在盘山县流入渤海。流域面积679.9平方公里。  除东辽河外,还有发源于辽河源镇安乐村的拉津河,发源于安石镇石峰村的灯杆河,发源于渭津镇年丰村的东渭河,发源于凌云乡化新村的东辽河二级支流西渭河,发源于安恕镇长兴村三县顶山的大梨树河,发源于平岗镇平安村乌龙山的小梨树河,发源于建安镇原谦和村的三道河,发源于建安镇原龙背村的二道河,发源于建安镇桦川村的头道河,发源于足民乡尚贤村的小孤山河,发源于足民乡平岭村的杨树河,发源于金州乡新英村的孤山河,发源于凌云乡仁合村的会民河,发源于凌云乡平川村的平川河,发源于渭津镇福禄村的狐狸套河,发源于渭津镇恭和村的万良河,发源于白泉镇清河村的乌龙半截河,发源于金州乡德志村的鴜鹭河,发源于辽河源镇福安村的保安河,发源于金州乡崇仁村的崇仁河等等。土地资源  东辽县土地肥沃,境内以低山丘陵为主,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0%左右,平原主要为河谷平原沿东辽河两岸分布。受低山丘陵影响,平原时宽时窄,呈枝状分布。全县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20%,且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是国家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和“商品粮基地县”,也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总面积2198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928.0337平方千米,林地面积842.6068平方千米。境内以低山丘陵为主,土地资源极其丰富。境内土壤种类共有10个土类,22个亚类,36个土属,99个土种。主要土类有石质土、石灰岩土、灰棕土、棕壤、白浆土、冲积土、水稻土、草甸土、沼泽土、泥炭土等。其中白浆土分布最广、面积最大,适宜种植玉米、大豆、杂粮作物。灰棕土属于地带性森林土壤,其特性土层薄、偏酸性、肥力低,适于种植林木。冲积土土质肥力较高,保水保肥,适于种植水稻。水稻土分布广,具有黑土层厚,结构良好,肥力充足,适宜各种植物生长。  林业资源 东辽县林业资源比较丰富,森林覆盖率为32.6%,高于全省各地市县的平均水平。全县人工林占林地总面积的67.2%。林种主要有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和灌木林4种。树种多为黑松、落叶松,以及其它杂树120余种,是全国百万亩人工林先进县。  生物资源 东辽县为丘陵半山区,植被属长白山植物区系,种类丰富。边远山区经济植物更为丰富。境内由于受半山区地貌限制,没有大片草原草场,草地零散,总面积不足700公顷,但借用草场面积较大。其中田间杂草覆盖度为55%——85%;荒山草地数量较多,以早熟禾、羊胡草为主,草层高度在60厘米——70厘米,覆盖率65%;林间草地植被多为山羊茅草、胡枝子等,草层高度为50厘米——60厘米,覆盖率65%——80%;灌丛草地植被多为禾草、毛榛等,草层高度为20厘米——60厘米,覆盖率65%——75%;低草植被多为草长辨、野拓苗等水生植物。全县有经济价值的成片资源。其中软枣猕猴桃、胡枝子、紫穗槐、平榛、柞园、刺槐、龙牙葱木、茗葱、刺五加等9种,1407片,4075公顷。东辽县野生动物主要有狐狸、野猪、狼、青羊、马鹿、狍子、鸳鸯、梅花鹿、秃鹫、红隼、雀鹰、山鸡、雉鸡等17种。  矿产资源   东辽县矿产资源基本特点是矿点多,已查明有经济价值的矿床少,已发现矿产有19种。其中能源矿产:煤;金属矿产:金、铜、铅、锌、铁;非金属矿产:石灰石、大理石、高岭石、沸石、膨润土、伊利石、瓷土、重晶石、硅石、泥炭、建筑石料、建筑用砂、砖瓦用黏土;水气矿产:矿泉水。已发现矿产中,经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种有煤、金、石灰石、大理石、伊利石、瓷土、泥炭、矿泉水等。综合矿产的资源储量有煤炭、石灰岩、建筑石料。伊利石、瓷土具有潜在开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