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力市总户籍人口289 220人,其中农业人口135 019人,非农业人口154 20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铁力市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城市,辖区内有25个少数民族,共12 070人。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铁力镇、桃山镇、双丰镇和年丰乡,农业人口居多。 铁力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气温在2.4摄氏度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1.6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8.8摄氏度。年均负(氧)离子浓度为每立方厘米3 007个。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建立铁山包协领属。民国四年(1915年)5月14日,奉中华民国大总统旨令废协领署,改“铁山包”为铁骊,将余庆安邦河以东地域划归铁骊,并于协领衙门置铁骊设治局。伪大同二年(1933年),建立铁骊县公署。伪康德十年(1943年),设庆城县与铁骊县佐办事处。1946年6月27日,成立铁骊县人民政府,隶属黑龙江省北安市。1949年,省府移至齐齐哈尔市,铁骊县归其属。1954年3月,称铁骊县人民委员会。1955年8月,黑龙江省与松江省合并称黑龙江省,省城移至哈尔滨市,铁骊县为其所属。同年11月19日,国务院决定铁骊县改为铁力县。1958年9月,与庆安县二次合并,称庆安县铁力镇。1962年10月20日,庆、铁分置县,铁力县隶属黑龙江省松花江专署。1965年,隶属绥化专署。1967年,成立铁力县革命委员会。1970年4月1日,铁力县隶属伊春地区。1979年12月14日,铁力县隶属伊春市。1980年9月,县革命委员会改称县人民政府。1988年9月13日,国家民政部批准铁力撤县建市,由省直辖。1989年1月,铁力市政府领导体制变更;同年7月,铁力市归属伊春市,其名称隶属关系延续至今未变。

【地理位置】铁力市位于黑龙江省的最中心部位,东枕小兴安岭群山,西接松嫩平原,属小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度地带。地理坐标北纬46°28′40″~47°27′30″,东经127°38′20~129°24′10″。全市总面积为6443.3平方公里,东西横跨140公里,南北纵越115公里,东部、东北部与伊春市辖区接壤,南部、东南部与依兰、通河县毗邻,西南、西北与庆安县接壤。【地貌】地形大体是“八山一水一分田”,主要由山地、平原、丘陵和水面构成。地势东高西低,海拔平均500米。境内千米以上的山峰13座,最高峰平顶山,海拔高度1429米,为小兴安岭主峰;最低处呼兰河谷,海拔高度190米。【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2.4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1.6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8.8摄氏度。年均降水量714.4毫米,年平均有效积温2685.8℃,年光照时数2367.6小时,年均积雪深度31厘米。无霜期约152天。【水文】境内有呼兰河、巴兰河两大水系,有大小河流35条,皆为外流河,全境流域面积大于650平方公里河流有6条,境内最长河流是呼兰河;自然泡泊203个,统属松花江水系。河流年径流量22.46亿立方米,水域面积4683公顷,是省内丰水区,饮用水源、地表水质达到国家三类标准,达标率达100%。【自然资源】铁力市境内山多林密,地肥水足,气候温和,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被誉为小兴安岭上的“绿色宝库”。【植物资源】境内森林面积4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7.9%,森林蓄积量3500万立方米,有经济价值野生植物380余种。植被类型主要为针阔叶混交林,主要树种有红松、兴安落叶松、冷杉、云杉、樟子松、水曲柳、黄菠萝、桦、榆、杨、椴、柞等。草类繁多,主要品种有五花草、无芒荞麦、子草、辄龈草、直穗鹅现草、苔草、偃麦草、老芒麦、小叶樟、大叶樟、长芒野稗、野首情、野大豆、马兰等。林下资源极为丰富,有黑木耳、猴头、元蘑、榛蘑、黄榆蘑、草蘑等野生菌类200余种;有猴腿、蕨菜、黄瓜香、刺嫩芽、黄花菜、老桑芹等山野菜及松子、榛子、山核桃、山葡萄、山梨、山丁子、山都柿、猕猴桃、草莓等山野果共70余种。【北药资源】经全国第二次药材资源普查,我市区域内药材种类达400余种,总蓄积量50万吨,进入国家药典并被开发利用的有80多种。其中人参、平贝母、刺五加、五味子、穿山龙、党参、龙胆、满山红、林蛙等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2005年“铁力北五味子”、“铁力平贝母”、“铁力中国林蛙油”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铁力人参”通过欧盟有机食品认证。2009年铁力市人参、平贝母、五味子分别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级生产基地。【动物资源】境内有国家级和地方级保护野生动物14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7种,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2种。其中珍贵野生动物有黑熊、马鹿、獐、獾、野猪、狍子、松花蛇等;稀有山禽有飞龙、榛鸡、鹌鹑、雉鸡、沙半斤等;毛皮动物有猞猁、紫貂、水獭、狐狸等。全境共有植物类药材近200种,动物类药材和菌类药材20多种,总蓄积量约50万吨,进入国家药典并被开发利用的药材80多种,人参、平贝、刺五加、五味子、穿山龙、党参、满山红、黄柏、暴马子以及茸鹿、林蛙、云芝、猪苓等。【水资源】境内水源充足,平均地表水资源年径流量22.4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贮量20亿立方米。常年可开采利用量6.66亿立方米。【矿产资源】境内已探明有铁、铝、锌、钼、镓、锗、石墨、大理石、白云岩、砂金、岩金等60余种。具有开采价值矿产15种,有金、铁、铅、锌、镓、钼、锗、石墨、花岗岩、大理石、白云石等。已探明鹿鸣钼矿总资源矿石量10亿吨,钼金属量84万吨,单体矿规模亚洲第一,极具开发价值。其他主要矿产含量分别为锌矿6.4亿吨,铁矿878万吨,铅矿1489吨。已经勘探和开发出的玉石矿资源共有两处:神树玉石矿资源储量36万立方米,是以透闪石为主组成的软玉,与“和田玉”同属一玉种;桃山新兴玉石矿资源储量36万立方米,为A级透闪碳酸盐玉,亦称“老玉”、“透闪石软玉”,是不可多得的玉中珍品。【旅游资源】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是黑龙江主要森林生态旅游区,域内山岭、森林、河流、冰雪、动植物等独具特色。人文资源雄厚,抗联遗址、英雄事迹、民族风情等为开发旅游提供丰富多彩内容。地理位置优越,铁路、公路交通便捷,为开发旅游提供便利交通条件。著名景点有:桃山悬羊峰,铁力透龙山、日月峡等。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56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