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概况
2023-12-08 16:00:44   |  浏览量:3

长宁区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西部, 东与静安区、徐汇区毗邻,西、南与闵行区相接,北与普陀区、嘉定区相连。区域面积37.1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7.41万。 长宁区气候温和湿润,绿树掩映,数十条道路编织出四通八达的城市交通网,苏州河横  亘城区东西。长宁日益成为上海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重要汇聚之地,是上海中心城区交通、生态、居住和 人文环境最好的城区之—。

唐天宝十年( 公元751 年 ),设置华亭县,境域属华亭县高昌乡。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境内建法华禅寺,称法华巷。至清乾隆、嘉庆年间,法华成为上海县西部首镇。1947年, 境域首称长宁区,后改称法曹区。1949年6月8日,正式命名为长宁区至今,现辖9个街道1个镇,自西向东分别是程家桥街道、新泾镇、 北新泾街道、虹桥街道、仙霞新村街道、周家桥街道、天山路街道、华阳路街道、新华路街道和江苏路街道。长宁区位于上海沪宁、沪杭发展轴的“Y”型交汇点上,地接江浙两省,空连世界各国,形成了包括航空港、快速路、轨道交通、城市干道在内的立体交通网络。虹桥国际机场位于长宁西侧,与浦东国际机场一起形成了上海“一市两场、两位一体”的空港格局。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紧邻长宁,3小时交通圈覆盖长三角主要城市。

长宁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早在北宋开宝年间,法华禅寺每逢庙会香汛,塔灯高悬,彩旗飘扬。元、明、清时,纷至沓来的各地文人墨客在法华留下了佳诗美文,法华牡丹也曾盛极一时,与洛阳牡丹一起誉满全国。至清乾隆、嘉庆年间,法华已成为上海县西侧重镇。近代,众多政治、文化名家聚居长宁。历史人文荟萃,区内有4个市级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900多栋具有百年历史的花园洋房,2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国家级、市级、区级非遗保护名录,其中,古陶瓷修复技艺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蒋道银、陈甦萍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文化机构云集,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程十发美术馆、刘海粟美术馆、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等地标性文化场馆坐落长宁。文旅资源丰富,区内三星级以上宾馆18家,其中五星级宾馆11家。除4A级景区上海动物园之外,长宁区着力打造长宁民俗文化中心、长宁区图书馆等5家国家级、市级文旅融合试点。“愚园路艺术生活街区”位列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认定的首批16家上海市全域旅游特色示范区域。长宁区是上海市综合实力比较领先的中心城区。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61.17亿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363.14 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601.86 亿元。长宁区是上海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区之一,拥有26家驻沪领事机构。上海第一个涉外小区,驰名中外的“小小联合国”——古北新区,上海首个国际图书馆——“中国之窗”上海阅览中心·上海虹桥国际图书馆都坐落在长宁。区内拥有耀中国际学校、和睦家医院等一批国际性教育、卫生服务机构。 长宁区积极开展对外友好交流,截至2021年6月,已与日本大阪府枚方市、韩国首尔市江西区、波兰滨海省索伯特市、法属波利尼西亚帕皮提市、白俄罗斯明斯克市苏维埃区、意大利翁布里亚大区翁贝蒂德市、俄罗斯圣彼得堡市海军部区、加拿大安大略省旺市、匈牙利布达佩斯第三区、捷克布拉格市第一区、匈牙利布达佩斯第八区、美国德克萨斯州福遍郡等4大洲12个国外城区结为友好区市或建立友好交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