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是江苏北部的重要门户,与山东省微山县、鱼台县接壤。面积1806平方公里,全县户籍人口(公安局)129.81万人,辖13个镇、4个街道、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农场,277个行政村、107个社区, 全县有回、满、苗、朝鲜、蒙古、布依、瑶、壮、维吾尔、彝、土家、仡佬、赫哲、藏、锡伯、纳西、哈尼、普米等37个少数民族。 沛城街道辖区总面积62.4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18个居委会,居民59329户,户籍人口168812人。 大屯街道地处沛县新城区北部,是沛县副城区,东临微山湖,西面和北面分别与安国镇、杨屯镇接壤,国有大型企业大屯煤电集团公司坐落辖区。辖10个行政村、15个居委会、66个自然村,总人口10.2万人,总面积54.3平方公里。 汉兴街道位于沛县城区西部,北部、东部、南部、西部分别与大屯街道、汉源街道、沛城街道、朱寨镇相邻,辖区面积53.1平方公里,人口约5.3万人,下辖15个居委会、4个村委会,县经济开发区坐落其中。根据县委、县政府区划调整及功能要求,与县经济开发区实行“一个区划、两块牌子、一个中心、两套班子、外合内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汉源街道位于沛县城区中部,南与沛城街道办事处相邻,西与汉兴街道办事处相连,北与大屯街道办事处接壤,东与微山县赵庙镇、滨湖新区相邻,是沛县县委、县政府驻地。办事处下辖10个居委会、4个村委会,辖区面积29.5平方公里,社会人口约6万人。 龙固镇位于江苏省最北部,地处苏鲁两省四县交界,是徐州市达标中心镇、江苏省新型示范中心镇、国家级重点镇、国家级生态镇。全镇共有13个行政村、10个居委会、76个自然村,全镇面积66平方公里,镇区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20.6公顷,人口8万人。 杨屯镇位于沛县北部,紧邻昭阳湖,与山东接壤。总面积8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133.3公顷。 辖21个行政村居、41个自然村, 人口6.2万人。S253、S321省道穿境而过,京杭大运河、杨屯河、苏北堤河纵横交错。 胡寨镇位于沛城东南,东临微山湖,距县城约10公里。总面积48平方公里,总人口4.1万人,辖13 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59个自然村。 魏庙镇位于沛县东南部,距沛城23公里,北接胡寨镇;南与五段镇相连,西南与张庄镇毗邻,西与张寨镇接壤,东靠微山湖,徐沛快速通道穿镇而过,堤顶路、沿湖路、肖五路纵贯全境,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全镇总面积57.22平方公里,镇区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50公顷,辖 17个行政村、55个自然村,社会人口58011人,1个党总支、29个党支部、1212名党员。 五段镇位于沛县东南部,镇政府驻地五段村。五段镇是沿微山湖一溜十八段的中心区域,“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被市文物部门认定为留城故址,历史人文资源丰富。全镇总面积48.7平方公里,镇区面积2.1平方公里,社会人口5.1万人,有24个党支部,1358名党员。辖14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耕地面积2600公顷,湖田面积2000公顷,承包人口3.6万人。五段镇河道纵横,水丰草茂,是优质大米、高产小麦、特种水产品的重要产区。素有苏北“鱼米之乡”的美称,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镇”和徐州市第一批“管理示范镇”。 张庄镇地处沛县最南部,与铜山区接壤,是徐州至沛县之间的节点镇。32个行政村(居)、 127个自然村,总人口10.23万人,镇域面积112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5.51平方公里、人口2.5万人。徐济高速公路、徐沛公路、徐沛铁路穿境而过。全国三大农用机场之一的徐州农用航空站及金汇通航直升机培训中心座落于此,境内拥有铁路客运站、货运场各2个。 张寨镇位于沛县城南10公里,辖29个行政村、164个自然村、24119户、户籍人口94149人,其中农业人口8.34万人。总面积106.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6313.3公顷,承包面积6146.7公顷。陈油坊村获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江苏省“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称号。 敬安镇地处沛县南端,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徐丰公路、敬张公路、沛敬公路以及徐济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域总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33.33公顷,下辖20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总人口6.8万人。 河口镇位于沛县西南部、龙河公路与徐丰公路交汇处。 镇域面积82.57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81个自然村,总人口6.16万人,耕地面积5485公顷。 栖山镇位于沛县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北靠朱寨镇,南接河口镇,东临张寨镇,西与丰县华山镇毗邻。全镇总面积95.6平方公里,承包面积5293.3公顷,辖22个行政村、103个自然村,共15428户,社会人口66153人,其中承包土地人口51605人。 鹿楼镇地处沛县最西部,区域面积125.4平方公里,总人口7.79万人,辖24个行政村,138个自然村,1个大沙河林场和5个林业分场。境内15.8公里大沙河纵贯南北,321省道沛丰公路、丰沛铁路横穿东西,徐济高速公路出入口坐落境内。农业资源得天独厚,林木、果品、蔬菜、食用菌、生态肉鸭等农产品生产久负盛名,素有“林果之乡”“肉鸭基地”“黑木耳基地”“农业大镇”之美誉。 朱寨镇镇域面积82平方公里,辖22个村(居)委员会,107个自然村,总人口66629人。 安国镇位于沛县西北部,面积103.3平方公里,人口9.8万人。大沙河穿境而过,518国道、龙河公路直通其境。境内有张双楼煤矿、10平方公里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级AAA景区三诸侯文化园。 湖西农场位于县城东5公里,徐沛快速通道、沿湖公路和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 总面积34平方公里,人口1.73万人,耕地面积,3.1万亩,下辖,4个分场、38个自然村。 沛县经济开发区创建于2001年12月,是江苏省政府批准的省级开发区。
位置境域沛县位于江苏省西北端,东靠微山湖、昭阳湖,与山东省微山县毗连,西北与山东省鱼台县接壤;西邻丰县;南界铜山区。地处北纬34度28分-34度59分,东经116度41分-117度09分,全境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总面积1806平方公里。地形沛县地处黄淮平原中部,境内无山,地形单一,全部为冲积平原,地表坦荡。地势由西南部海拔41米向东北部降至31.5米左右。整个地面坡降为1/3000-1/5000,总的地形、地势特点俗称“百里平川地,十里高三尺”。水文境内河网密布,有9条骨干河流,属淮河流域泗水水系中的南四湖水系。因受地形制约,河流多自西南流向东北入湖。东、西走向的主要河道有杨屯河、沿河、鹿口河等,南、北流向的主要河道有大沙河、姚楼河、龙口河、徐沛河、苏北堤河、顺堤河等。其中直接经过城区的河流为徐沛河、沿河;姚楼河、大沙河、杨屯河、沿河、鹿口河为主要行洪干道,由西南向东北呈扇形分散流入昭阳湖和微山湖。京杭运河、顺堤河、苏北堤河、徐沛运河、龙口河5条调度河则贯穿南北,构成河网。另有东西向大沟54条组成排水引水系统,从而构成沛县排、引、蓄、灌、调的梯级河网。地下水储量约22.19亿立方米。气候沛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春季天干多变,年平均日照2307.9小时,年平均气温14.2度,年日照率为54%,平均年无霜期约201天,一般年平均降水量816.4毫米,年均湿度72%。沛县自然资源丰富,其中,农业、动物、植物、矿产资源优势尤其明显。水资源沛县境内河网密布,有9条骨干河流,属淮河流域泗水水系中的南四湖水系。因受地形制约,河流多自西南流向东北入湖。东、西走向的主要河道有杨屯河、沿河、鹿口河等,南、北流向的主要河道有大沙河、姚楼河、龙口河、徐沛河、苏北堤河、顺堤河等。其中直接经过城区的河流为徐沛河、沿河;姚楼河、大沙河、杨屯河、沿河、鹿口河为主要行洪干道,由西南向东北呈扇形分散流入昭阳湖和微山湖。京杭运河、顺堤河、苏北堤河、徐沛运河、龙口河5条调度河则贯穿南北,构成河网。另有东西向大沟54条组成排水引水系统,从而构成沛县排、引、蓄、灌、调的梯级河网。地下水储量约22.19亿立方米。农业资源沛县是国家重要的粮棉油、林果、蔬菜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和山芋。全县60.1万亩小麦单产448公斤,较2015年增30公斤,总产2.69亿公斤,增0.18亿公斤。秋粮单产、总产实现双增,平均单产533公斤,总产4亿公斤,分别较2015年增7.69公斤、0.05亿公斤。全年粮食面积稳定在137万亩,平均单产491公斤,总产6.7亿公斤。水稻旱育稀植、水稻抛秧、机插秧、小麦优质专用调优栽培等主推技术推广应用率达90%以上。2016年全县新增设施农业3万亩,高效设施农业占比达到30%以上。果品面积8万亩,其中设施果品1万亩,水产面积4.18万亩。肉鸭孵化、养殖、加工均超亿羽。全县生猪饲养量达116万头,出栏量79万头,完成省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5家,累计达到40家。蔬菜播种面积45.5万亩,总产量达到118.5万吨,平均亩效益超5000元,其中,超2万元设施农业近20万亩。林业资源沛县林地面积4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60万立方米。动植物资源由于沛县东靠微山湖,有大面积生态湿地,生物资源丰富,是中国候鸟南来北往的中转站,是鸟类暂时停留和补充营养的重要场所。现有野生脊椎动物300种,其中鸟类210种,有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白鹤、白鹳、大鸨、中华秋沙鸭等;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大天鹅、灰鹤等,江苏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刺猬、鹳、雁类、杜鹃、啄木鸟等。境内植物资源有132科,323属610种,其中木本植物有80科,l73属240种;药用植物有105科413种。矿产资源境内煤炭资源丰富,是中国低灰分、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的煤炭产地,已探明储量为23.7亿吨。境内煤田多集中在北部,分布在龙固、杨屯、大屯、安国、朱寨、城镇6个乡镇,煤田面积160平方公里,煤田具有煤层多、煤层厚、储量大、煤质好、分布稳定而有规律等优点。沛县已成为国内重要的煤炭基地,发电装机容量60万千瓦时,年产优质原煤1200万吨。沛县已形成铝、盐、煤、电、农产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以沛县为半径50公里内,分布着丰富的盐卤、石灰石、白云岩、高岭土、石膏、钾长石、石英砂等矿藏。
沛县历史悠久。古称“沛泽”。相传唐尧时,名士许由拒不接受尧让予他的帝位,隐居于沛泽。周赧王二十九年(前286年),齐、楚、魏三国联合灭宋,楚得沛地,划分为县。秦统一中国后,沛县建制为县,隶属泗水郡。西汉泗水郡改为沛郡。东汉时,沛郡改称“沛国”,辖21县,沛县为其属县之一。唐代,全国分为十道,沛县隶属河南道彭城郡。宋代,沛县隶属京东路徐州。元代沛县先后隶属济州、济宁府。明代隶属徐州府直至清末。民国初年,沛县直属江苏省。民国37年(1948年)11月全境解放,正式组建沛县民主政府,划归山东省。1953年1月,沛县划归于江苏省,隶属徐州专员公署。1983年1月,实行市管县新体制,沛县隶属徐州市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