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区概况
2023-12-11 09:35:40   |  浏览量:6

 北仑区是宁波市六个市辖区之一。北仑区以其光辉的历史传统、优越的深水良港、5个国家级开发区、恢宏的临港工业及人文景观,屹立于东海之滨。有62位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过北仑视察、指导工作。 7000年前,北仑区域尚是一片大海,只有属天台山余脉的太白山和灵峰山等露出海面。“海退”后,陆地逐渐显露,经过先民筑塘阻潮、围海造地、改造自然,才有了今天的面貌。区域地貌西北和中部为丘陵与平原相间,东南部为丘陵。以灵峰山相隔,山以西为长山平原,山以东为大碶—柴桥平原。小浃江、岩河、泰河、芦江河源于西南山岙,流经两个平原,支流纵横,水网交织。北仑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雾日少,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310毫米,年均气温16.7℃。   北仑区文化遗存属河姆渡文化系,境内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居住。夏商时代,北仑区域属于越,春秋时,为越国所辖。公元前222年,秦置郡县,北仑区域属会稽郡鄮县(东境)。唐元和四年(809)在明州甬江口建望海镇。后梁开平三年(909)扩望海镇为望海县,未几改定海县;同年,改鄮县为鄞县,北仑区域之大部分地为鄞县地,惟崇邱乡(今小港地区)时属定海县。宋熙宁十年(1077),划鄞县东境之灵岩、泰邱、海宴三乡归定海县,北仑区域全境始属定海县。至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定海县更名为镇海县。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县属基本未变。1984年,划县域部分地区,新建宁波市滨海区。1985年,撤销镇海县,扩大滨海区,按甬江分界,甬江以南为宁波市滨海区,甬江以北为宁波市镇海区。1987年滨海区更名为北仑区,现辖新碶、小港、大碶、柴桥、霞浦、戚家山、春晓、梅山、白峰、郭巨10个街道。 北仑是港口资源极为丰富的区域。岸坡陡峭,水深流顺,不冻不淤;南、北两条深水航道,可供超大型船舶自由进出。20世纪70年代始开发北仑港,区域内已建成北仑港区、大榭港区、穿山港区和梅山港区4个港区。全港区开发利用可建造各类生产性泊位28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152个。已形成内贸线、内支线、近洋航线、国际远洋干线四个层次的海运网络,成为承担大宗散货中转、原油装卸、液化石油气中转和外贸集装箱运输为主,兼具货物装卸、保税仓储、现代物流以及临港工业和水运工业开发等多功能综合性深水良港。是我国大陆大型和特大型深水泊位最集中、10万吨级以上超大型船舶进出港航次最多的港口。依托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和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南翼的区位优势,在北仑区域内,相继设立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保税区(宁波保税物流园区)、宁波大榭开发区、浙江宁波出口加工区和宁波梅山保税港区5个国家级开发区。

北仑地灵人杰,人才辈出。区域内涌现出诸多名宦乡贤、实业名人、革命志士和文人学者。出仕为官者有:唐光化年间乐仁规、乐仁厚兄弟出任兵部尚书、刑部尚书,立朝正直。南宋胡榘官至兵部尚书、知庆元府(治今宁波),拓郡城、修水利,编纂宝庆《四明志》,功载史乘。明代沃頖官居监察御史,清正廉明;谢泰宗官至兵科给事中,有多种著述留世。清代王荣商授翰林院庶吉士,曾任四川乡试正考官,晚年编纂民国《镇海县志》。文化方面有:南宋理学家沈焕,创立“定川学派”,为“明州四先生”之一。清代文学艺术家姚燮著述宏博,有“浙东杜甫”之称;经学家黄以周著《礼书通故》,堪称礼学中之“宏纲巨目”。民国时期,乐嗣炳是中国民俗学的奠基人;鲁彦被鲁迅誉为“乡土文学”作家;张石川为中国电影拓荒者,一生编导故事影片100多部。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著名画家贺友直、陈逸飞,音乐家周大风,翻译家李俍民,被称为“留学生文学”鼻祖的作家於梨华。科技精英、工商实业家有:中国近代植物学研究奠基人钟观光、中国味精最早创业者张逸云、打捞事业先导童葵轩、国产电表首创人丁佐成、亚字牌灯泡创造者胡西园、首支国产温度计研制者张季言、爱国实业家李善祥、航海界的巨子顾宗瑞等。北仑的土地上,还孕育了於崇文、李志坚、王阳元、吴祖泽、贺贤土、杨雄里和乐嘉陵7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仑人民具有抵御外来侵略、争取祖国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斗争精神。抗倭、抗英、抗法、抗日的英雄业绩光辉壮烈。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在境内练兵,率戚家军英勇抗倭,屡败倭寇。鸦片战争中,林则徐离粤赴镇海军营,五登金鸡山,视察防御工事,谋划抗英战略;守御金鸡山总兵谢朝恩与敌奋战,壮烈殉国。1885年3月中法战争甬江口之役,是清代抗击外来侵略海岸战中唯一取得全面胜利的战役。是役,军民同仇敌忾,奋起抗击入侵者,浙江提督欧阳利见亲驻金鸡山指挥作战,守备吴杰开炮,击中敌舰,使侵略军头目孤拔受伤,溃败后死于澎湖。1940年7月17日,日军入侵金鸡山、戚家山等地,国民革命军一九四师、十六师官兵奋勇抗击,历5天5夜惨烈战斗,击退日军,毙伤千余人,日酋萍乡月蜀切腹自杀,为抗日战争以来海防史上的首次胜仗,被誉为“浙东的台儿庄战役”。革命斗争年代,灵山学校是境内最早中共组织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场所。公德小学、蔚斗小学等先后成为中共宁属特委领导机关所在地。在反帝反封建、抗日救国、建立新中国时期,为国献身的北仑籍烈士有98 人,其中有中共镇海独立支部代理书记、镇海妇女解放运动先驱者胡焦琴,中共慈镇县工委委员李长来,被誉为“浙东女英雄”的李敏等。

经济总量。据初步核算,202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30.8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4.2%,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分别增长6.8%、5.2%和5.3%。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8.92亿元、1300.13亿元和1321.7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0.5%、4.9%和3.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34︰49.42︰50.24,第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2.4和1.8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2022年北仑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0万,达到304319.4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45244.56美元)。财政收支。2022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905.35亿元,比上年增长15.9%(自然口径,下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4.13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税收收入386.38亿元,增长9.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91.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1.8亿元,其中,科技创新领域投入力度持续加大,比上年增长17.4%。未来五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区发展向更高层级迈进的关键五年。区第九次党代会系统谋划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为我们明确了奋斗目标和实现路径。踏上新时代赶考路,我们要以“迈步从头越、再造新北仑”的气概,奋力接好历史接力棒,努力答好时代新考卷,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动北仑高质量发展乘风破浪、再攀新高。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决担当锻造世界一流强港硬核力量战略使命,做“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的示范引领者、“红色根脉”的坚定守护者、“八八战略”的忠实践行者、“重要窗口”的优秀建设者、“人民至上”的不懈奋斗者、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先行探路者,努力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高能门户,奋力谱写现代化一流强区新篇章。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在高标准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基础上,港口、产业、城市、人文融合发展,开发区体制优势、自贸试验区开放优势、高端制造产业优势、城市临港滨海优势充分发挥,基本建成产业高端、文明典范、生态宜居、善治智治、共富共享的临港智创之城、滨海秀美之城,成为宁波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高能门户。到2026年,力争全区生产总值超过3200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1100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超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北仑区位于宁波市东部,甬江口南岸,东濒东海,三面环海,北临杭州湾,南临象山港,西接鄞州区、镇海区。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21 ° 38 ′ 50 ″ 至122 ° 11 ′ 00 ″,北纬29 ° 41 ′ 30 ″ 至30° 01′ 00″之间。北仑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明显,气候温和湿润,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2022年北仑区平均气温18.3℃,比常年(1991-2021年,下同)偏高;年降水量1641.7毫米,比常年偏多;降水日数143天,比常年偏少;日照时数1499.0小时,比常年偏少。6月10日入梅,6月26日出梅,梅雨期16天,梅雨量121毫米,比常年(259毫米)偏少;汛期降水量1142.8毫米,比常年偏多。2月28日入春,5月29日入夏,10月5日入秋,11月30日入冬。北仑依港而建、因港而兴,是浙江省开放时间最早、开放程度最高、国家级功能区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也是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的承载地。北仑区陆域面积614.57 平方公里(含内陆水域面积),区域内拥有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保税区、大榭开发区、宁波出口加工区、梅山保税港区等五个国家级开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84 年10 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总面积29.6 平方公里,是中国建区最早、面积最大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宁波保税区于1992 年11 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规划面积2.3 平方公里,是中国大陆目前开放程度最大、动作机制最活、政策最优的特殊对外开放区域之一。大榭开发区于1993 年3 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大榭本岛面积30.84 平方公里,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宁波出口加工区于2002 年7 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位于北仑区大碶街道,总面积3 平方公里。梅山保税港区于2008 年2 月24 日成立,是继洋山、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海南洋浦之后的中国第五个保税港区。规划面积7.7 平方公里,是目前我国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特殊区域,是国家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先行区。2011 年4 月,以“一核三片”为总体开发框架的《宁波梅山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获省政府批复,梅山产业集聚区以梅山保税港区为核心,规划范围包括梅山街道、春晓街道全域和原白峰镇的郭巨、上阳片区,总面积约240 平方公里,重点规划区面积68.15 平方公里。2015 年9 月29 日,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挂牌运作。2020 年国务院批准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整合优化为宁波梅山综合保税区、宁波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宁波北仑港综合保税区。2020 年9 月21 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及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的通知》,根据扩区方案,浙江自贸试验区在原有舟山区域实施范围119.95 平方公里基础上,扩展区域实施范围119.5 平方公里,涵盖宁波、杭州、金义三个片区。根据方案,宁波片区46 平方公里全部落地北仑。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积极推动改革试点落地开花,不断促进产业项目集聚放能,深入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改革,片区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2021 年在全省四个自贸试验片区中实现了GDP 最高、进出口总额最高、税收收入最高、实际利用外资最高、省级签约项目开工率最高、制度创新入选省级“创新案例”最多。2021 年,北仑实现开发区、功能区全面整合,新成立的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整合了宁波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宁波北仑港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宁波梅山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宁波片区管理委员会、宁波大榭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是一个更高能级的平台。北仑区现辖11个街道,及其下属行政村195个(其中:大榭5个)和社区居委会62个(其中:大榭7个)。居民收支。2022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751元,比上年增长3.9%。按城乡划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474元,增长3.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397元,增长5.4%,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为1.66,比上年下降0.04个百分点。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2706元,增长6.2%。按城乡划分,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6790元,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355元,增长7.3%。社会保险。2022年末,全区户籍人口已参加各类养老保险35.2万人,参保率达99.77%。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48.4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46.33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精准扶贫实现“三个100%”。北仑本级(不含大榭、保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5.9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6.58万人,户籍人口医保参保率99.74%,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给予资助参保,相关群体城乡居民医保资助参保率达100%。提升医疗救助数字化水平,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3+N”“一站式”即时结算,医疗救助政策落实率100%;推进“天一甬宁保”参保,参保率达37.59%;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实现76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全覆盖,共1137名符合条件的群众享受长护险护理服务。民生保障。2022年末,全区在册城乡低保对象1883户、2481人;低保边缘对象189户、320人;特困人员198户、200人;城乡低收入家庭2269户、3001人。全年临时救助1248人次;救助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285人次;社会救助资金支出4640.3万元;新建立1家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发放孤儿和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460.7万元。年末,全区共19家养老机构,其中公办11家、民办8家,机构床位数3068张,其中护理型床位2280张;建有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2家、家庭养老参照护床位160张、居家养老服务站276家、爱心食堂63家,实现城乡助餐覆盖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