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县概况
2023-12-11 13:52:36   |  浏览量:2

岱山县位于浙江省沿海北部、舟山群岛新区中部,地处长江、钱塘江、甬江入海交汇处,杭州湾外缘,隶属于舟山市,总面积5242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4915.5平方公里,陆域面积326.5平方公里,岱山岛为境内最大岛,面积104.97平方公里,为舟山群岛第二大岛。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0度07分-30度38分,东经121度31分-123度17分之间。 岱山县背靠沪、杭、甬大中城市,与多条国际航线连接,扼东部江海联运和长江黄金水道之要冲,有丰富的航道、深水港、岛屿资源,是长三角对外贸易的重要物流通道和海上集散基地。 全县下辖6镇1乡(高亭镇、衢山镇、东沙镇、岱西镇、岱东镇、长涂镇、秀山乡),截至2022年末,常住人口21.15万人,城镇化率70.5%,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3.6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5.72万元。 岱山历史悠久,据岛上出土文物考证,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岛上已有人类繁布于生息。有文字记载的也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岱山自然景色秀丽,海岛风光宜人,自古以来就被誉称“蓬莱仙岛”。相传秦嬴政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江南,在县郧(今镇海沿海)东观沧海,望浩瀚东海中缥缈“青螺”,颇有仙山幻觉。九年后遣方士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三神山长生不老药。据《定海厅志》、《岱山镇志》考证,三神山即蓬莱、方丈、瀛州。其中蓬莱者,即现在岱山。 岱山海域辽阔,各个岛屿海岸港湾蜿蜒曲折,以其海瀚、滩美、礁奇、山秀,显示出山海奇观的特色。尤其是岱山岛,岛海相连,水天一色,风光旖旎,气象万千。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好游名山大川,在他的《莹禅师房观山海图》中,曾写了经过东海蓬莱时的印象:“蓬壶来轩窗,瀛海入几案。烟涛争喷薄,岛屿相凌乱”。明清时期,就形成了“蓬莱十景”,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社会名流前来揽胜,并留下了许多赞美岱山奇丽风光的千古诗章,清诗人刘梦兰曾赋“蓬莱十景诗”流传至今。

岱山县位于浙江省沿海北部、舟山群岛新区中部,在长江、钱塘江、甬江入海交汇处,东连公海;东南至黄大洋、小板门水道,连接普陀区海域;西南至灰鳖洋,南至灌门水道,与定海区海域相交;西至七姊八妹列岛,与平湖、慈溪市海域交界;北至川湖列岛,与嵊泗县海域相邻。地理坐标:北纬30度07分-30度38分,东经121度31分-123度17分之间。岱山海域属东海浅海大陆架海区,水深10-40米,分岱衢洋、黄泽洋、灰鳖洋、黄大洋4个海区。岱山县毗邻上海国际海运中心洋山港,衢山港区的小衢山深水港区距洋山东港区不到10海里。境内海域介于长江口南端、杭州湾外缘,与多条国际航线连接,至日本、韩国、俄罗斯及东南亚各国等重要口岸甚为便捷,与亚太地区的新兴港口呈扇面辐射。国内航 线可直通宁波、上海、南京、大连及厦门、广州、香港、澳门、台北等港口,有扼东部江海联运和长江黄金水道要冲之优势,在长江三角洲中具有通江达海的区位特点,有丰富的航道、深水港、岛屿等可利用资源,是长三角对外贸易的重要物流通道和海上集散基地。

岱山属北亚热带南缘季风海洋性气候区,冬夏季长,春秋季短,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较充沛,季风显著,全年多大风,风速大;春季多海雾,夏秋多台风;春夏秋三季常有雷暴天气,冬季偶有发生。春季特征:冷暖空气交替频繁,风向多变,温度变化大,呈跳跃式上升,降水明显增多。夏季特征: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偏南风、为最热季节。秋季特征: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减弱,大陆高压势力日趋加强,气温呈波状下降。冬季特征:冬季的特征:受大陆冷高压控制,北方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急剧下降,盛行偏北风,为最冷季节,8级大风历年每月8—10天,无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