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县概况
2023-12-15 10:35:59   |  浏览量:3

嘉祥县自古被称为麒麟的发祥地。《左传》有“鲁哀公西狩获麟”的记载。春秋时期,鲁哀公在“鲁西”(指现在的嘉祥县城一带)打猎,捕获了一只头上长角、身上长鳞,似牛非牛,似鹿非鹿的怪物,鲁哀公请教孔子,才得知这是稀世珍宝“麒麟”。传说中的麒麟能够腾云驾雾、是祥瑞之物。后人为了纪念,在鲁哀公捕获麒麟的地方,取其嘉美祥瑞之意,而得"嘉祥"之名。 嘉祥把麒麟与石雕艺术紧密结合,将石雕麒麟作为县标,城内中心位置便矗立着一尊石雕麒麟像,它集历代麒麟美―――春秋战国时期传说中的朦胧美、两汉时期的古拙美、南北朝时期的雄健美、明清时期的繁华美于一身,沿袭了1800多年前武氏墓群石刻上麒麟的吉祥之意,成为远近闻名的艺术胜景。原西门大街被命名为获麟街。麟游超市,麒麟餐馆、宾馆,麒麟石业公司等一些以此命名的店铺,比比皆是,嘉祥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麒麟之乡。 嘉祥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相传春秋时期鲁哀公西取狩猎,获一麒麟,此地取嘉美祥瑞之意,而得"嘉祥"之名,公元1147年置县。考古发现境内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春秋战国时期,农耕发展,文化繁荣,成为鲁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区。嘉祥历代人才辈出,是古代四大圣贤(孔子、孟子、曾子、颜子)之一曾子的故里。曾子师从孔子,孔子之孙子思师从曾子,孟子师从子思。曾子上承孔子道统,下开思孟学派,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是继孔子之后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在中国主流传统文化儒学中,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中中,曾点、曾参、申雍、冉求、冉枨六位为嘉祥籍,曾子弟子历史名人乐正子春、公明仪、公明宣、沈犹行、阳明夫、子襄等也是嘉祥人。东汉以信著称的庐江大守范式,东晋号称"兖州八伯"之一的太尉郗鉴、北宋有著名文学家王禹称和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元朝刚正不阿的吏部尚书曹元用、明朝为政清廉的太仆寺少卿黄嘉宾和执政严明的兵部侍郎高斗光均为嘉祥籍。 嘉祥县境内矿产丰富。已探明有煤面积125平方公里、总储量26亿吨,梁宝寺煤田煤炭地质储量10亿吨,煤质为气肥煤,现由肥矿集团建矿开采。金屯镇东部,深层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待进一步勘查。新挑河乡坡刘一带煤田面积约6平方公里,地质储量约5000万吨,现由里能集团建矿开采。嘉祥县石灰岩储量丰富,品种齐全,全县石灰岩探明含量约为90亿吨, 既有厚层状、巨厚层状石灰岩,也有板状及条带状石灰岩。既有质纯灰岩,又有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豹皮状灰岩和白云岩。质纯灰岩是生产优质水泥的主要原料,豹皮状岩是十分漂亮的建筑面料:鲕状灰岩的物理机械性能是碳酸盐岩中的姣姣者,白云岩的物理机械强度好,且化学性能稳定。 嘉祥县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栽培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地瓜、水稻、棉花、大豆、麻等41科98种136个品种。木本植物主要有毛白杨、泡桐、刺槐、白榆、旱柳、楸树、欧美杨、大枣、苹果、杏树等21科13属。水生植物17种26属35种,人工栽培种类有芦苇、莲藕、蒲草等。饲养畜禽有牛、马、猪、羊、鸡、兔等13个种类24个品种。水产动物有淡水鱼类、虾类、贝类、中华鳖等9目16科35属46种。生物群落及物种构成,在鲁西南地区以至全省都占有独特的优势,具有重要开发意义。 嘉祥县植被属于温带阔叶林带。低山浅丘绿化较差,只有零星的树木和近年栽种的小树。山上主要树种有白榆、刺槐、侧柏、苦楝、黄连木、五角枫等;灌木有酸枣、黄荆条、胡枝子等;草本有茅草、红昌、狼毒、野葱、野蒜、地丁、毛茛、蛇床子、心毛夹、野苜宿等。缔造田与山丘周围主要栽种的树种有桃、山楂、杏、柿、苹果、核桃、樱桃、石榴、香椿等。平原地区主要树木有榆、国槐、速生杨、小叶杨、加拿大杨、三倍体毛白杨、臭椿、泡桐、法桐、青桐、旱柳、垂柳、桑等;果树主要有梨、枣、苹果;条木有白腊、紫穗槐;旱生杂草主要有爬地秧、茅草、灰菜、马齿苋、附苗秧、小旋花、马蔸铃、菟丝子、茵陈、益母草、小蓟、香附等;盐碱地有碱蓬和红荆;喜湿杂草有芦苇、水葱、水芹、稻稗等十几种。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水稻、玉米、地瓜、高梁、谷子、黍子等;豆类有大豆、绿豆、红小豆、豌豆、扁豆等;经济作物有棉花、红麻、花生、芝麻、苘麻等;蔬菜类大蒜是嘉祥县的特产,其余有山药、白茶、大红袍萝卜、青萝卜、胡萝卜、芹菜、菠菜、豆角、芸豆、土豆、韭菜、葱、辣椒、池藕、蕃茄、黄瓜、南瓜等。

从双凤村和长直集村发掘的石刀、石斧、石凿等文物验证,嘉祥县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聚居。数千年来,隶属多变。西周时属兖州,春秋时属鲁国南武城,战国时属齐国,秦朝时属薛郡爱戚县。到三国(魏)时属兖州山阳郡巨野县。公元265年(西晋泰始元年)属兖州高平国巨野县。公元395年(东晋天平元年)分属兖州高平郡巨野县和兖州任城郡任城县。公元612年(隋大业八年)分属兖州东平郡巨野县和兖州鲁郡任城县。公元741年(唐开元二十九年)分属河南道郓州东平郡巨野县和河南道鲁郡任城县。公元907年(五代后梁开平元年)分属河南道郓州东平郡巨野县和河南道兖州鲁郡任城县。公元952年(五代后周广顺二年)分属河南道济州巨野县、任城县,1074年(北宋熙宁七年)属京东西路济州巨野县、任城县。1147年(南宋绍兴十七年,金皇统七年),析巨野、任城二县地置县,治所设在山口镇。借春秋时鲁哀公十四年春“西狞获麟”的故事,取其祥瑞之意,定名为嘉祥县,时属山东西路济州。元初属山东东西道济宁路总管府。1252年(元宪宗二年),属山东东西道东平路总管府。1266年(元至元三年)改属济州。1279年(至元十六年),属济宁路单州。明初隶属未变。1371年(明洪武四年)属山东布政司济宁府。1385年(洪武十八年)属兖州府。清初属山东省兖州府济宁州,1724年(清雍正二年)属济宁直隶州。1735年(雍正八年)属曹州府济宁州。1735年(雍正十三年)属兖州府济宁州。1776年(清乾隆四十一年)复属济宁直隶州。1913年属山东省岱南道,1914年改属济宁道。1928年5月,直属山东省。1941年,国民党嘉祥县政府隶属山东省第二专署。1938年11月,日伪嘉祥县公署隶属日伪山东省公署鲁西道尹公署。1939年7月,日伪嘉祥县公署隶属日伪山东省公署兖济道尹公署。1944年10月,嘉祥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隶属冀鲁豫十一专署巨南办事处。 1945年11月,隶属背鲁预三专署。1946年1月,隶属冀鲁豫七专署,1946年3月,隶属冀鲁豫二专署。1946年11月,隶属冀鲁豫七专署。1949年8月,嘉祥县属平原省湖西专区。1952年11月,属山东省湖西专区,1953年8月,属山东省济宁专区。1958年11月撤销嘉祥县建制,大部地区并入济宁市;1962年1月,恢复嘉祥县原建制,仍属山东省济宁专区。1967年2月,嘉祥县属山东省济宁地区。1983年10月,嘉祥县属山东省济宁市。明万历《嘉祥县志》记载:“嘉祥县境东到济宁州界八里,西至巨野县界二十五里,南至金乡县界四十五里,北至汶上县界二十五里。”清光绪《嘉祥县志》载:“东至济宁州界十里”,其余均同明万历《嘉祥县志》记载。1920年《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载:“嘉祥县境东至济宁县界周村铺十里,西至巨野县界杨家楼二十五里,南至金乡县界陈家坡五十里,北至汶上县界大堤头二十五里。”直至1944年8月,嘉祥县境没有大的变动。1944年8月,原属巨野县的乐土村、府君庙、范店、黄山头、吴平坊、庞庄、齐山、马山、核桃园、魏庄、满庄、前王庄、后王庄、前山王程店、后山王程店、刘庄、李街、张街18个村划归嘉祥县,同时将嘉祥县的独山头和禹庄划归巨野县。1946年9月,原属嘉祥县的辛庄、于庄、太平庄、大店子、店子、寺前铺、秦嘴、水牛陈、长沟9个村庄划归新设的济北县。1947年6月,济北县第四区划归嘉祥县,改称嘉祥县王集区。1949年9月,原济宁县的安居、喻屯、王贵屯3个区划归嘉祥县。1953年8月,撤销南旺县建制,原属该县的黄垓、梁宝寺、马村、孟姑集4个区44个乡242个村划归嘉祥县。同时将十一区(王贵屯)东南部的小口门等44个村庄划归微山县。1956年3月,济宁县西部的三韩乡、康庙乡和长沟镇划归嘉祥县瞳里区。同年9月,安居、唐口、喻屯3个区及瞳里区的长沟镇、三韩乡、康庙乡划归济宁县。1958年春,原属巨野县的薛家庄、南李庄2村划归嘉祥县孟姑集区。同年11月撤销嘉祥县建制,大部辖区并入济宁市;南部满硐、核桃园一带30个自然村划归金乡县;西部仲山、酒庄、孟姑集一带90个自然村划归巨野县;北部梁宝寺、老僧堂、黄垓一带124个自然村划归郓城县。1962年1月,恢复嘉祥县建制,县境与前相同。1990年1月,核桃园乡划归巨野县。2014年2月,疃里镇、马集镇由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