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县宣传片
奉节县宣传片
奉节县地处长江三峡库区腹心,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建制史,是历代路、府、州、郡治所在地。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为旌表诸葛亮“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忠君爱国、奉公守节的品质,赐名为“奉节”,沿用至今。奉节是长江三峡的起点,千古诗词胜迹白帝城傲立峡口,中华山水之门夔门雄踞两岸,8公里瞿塘峡宛若画卷,这里还是大家熟知的第五套十元人民币的背景图案。奉节山雄川秀、处处入画,水灵石奇,步步成景,世界上最大的天坑、最长的地缝、最长的暗河均在这里。
历史沿革 奉节历史悠久,在6万年前就有先民在此劳动生息。6000多年前,境内人民就与三峡地区、鄂西南和湘北地区人民一起共同创造出闻名全国的大溪文化。奉节据荆楚上游,控巴蜀东门,为兵家必争之地。从汉代起至20世纪初,奉节为巴东郡、巴州、信州、夔州、夔州府和江关都尉、三巴校尉等治地。一直为蜀东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 夏商时,今奉节为所谓荆、梁2州之域。奉节古称鱼复,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前314年),秦于巴国之地置巴郡,鱼复县随巴郡同置。东汉建武元年(25年)。公孙述据蜀称帝,在瞿塘峡侧山头筑白帝城。蜀汉章武二年(222年),刘备夷陵之战后败退白帝城,改鱼复为永安县。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恢复鱼复县名。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鱼复为人复。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为尊崇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品质,改人复为奉节。明末清初,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军多次转战夔州,张献忠死后,起义军余部组成“夔东十三家”,与清军大战于川东。战乱延续多年,人民迭遭兵焚、饥馑、病疫,出现“村不见一舍,路不见一人”的荒凉景象。清康熙年间,采取轻徭薄赋、免其编审、永不加赋等措施招民垦荒,外省贫民纷纷迁移入川,奉节人口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至嘉庆元年(1796年),奉节增添男女共118854丁口。这就是奉节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而现今大多数奉节人溯祖寻源都是外省移民的后代。康熙六年(1667年),裁大宁县(今巫溪县)并入奉节县,雍正七年(1729年),复设置大宁县。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初六,奉节县人民响应辛亥革命,宣布独立。民国24年(1935年),川政统一,四川实行行政督察区制,原定第九行政督察区署设在奉节,后改设在万县。 1949年12月3日,奉节和平解放。12月19日,成立奉节县人民政府。1950年起奉节属四川省万县专区,1968年属万县地区,1992年属万县市。1997年3月随万县市隶重庆市,后直属重庆市。
地理环境奉节县位于重庆市东部,东邻巫山县,南接湖北省恩施市,西连云阳县,北接巫溪县。地跨东经109°1′17″——109°45′58″, 北纬30°29′19″——31°22′33″。全县幅员面积4098平方公里。奉节属四川盆地东部山地地貌,长江横贯中部,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境内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8.3%,中山(海拔1000米以上)占总面积80.01%,最高海拔奉节猫儿梁为2123米,三峡工程蓄水前最低海拔瞿塘峡口为86米。奉节北部为大巴山南麓的一部分,东部和南部为巫山和七曜山的一部分,长江横切七曜山形成著名的瞿塘峡。地貌总体为东南、东北高而中部偏西稍平缓,南北约为对称分布,以长江为对称轴,离长江越远海拔越高,有少量平缓河谷平坝。境内长江干流41.5公里,有梅溪河、大溪河、石笋河、草堂河、朱衣河等主要河流。县境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春早、夏热、秋凉、冬暖,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境内山高谷深,海拔高度变化很大,受地形地貌影响,垂直变化较为明显,形成典型的立体气候。年均气温海拔低于600米的地区为16.4℃,600-1000米的地区为16.4℃-13.7℃,1000-1400米的地区为13.7℃-10.8℃,高于1400米的地区, 低于10.8℃。极端最高气温为39.8℃,极端最低气温为-9.2℃。无霜期年均287天,年平均降水量1132毫米,常年日照时数为1639小时。
行政区划奉节县幅员面积4098平方公里,辖29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314个村,78个社区。即永安街道办事处、鱼复街道办事处、夔门街道办事处,夔州街道办事处,兴隆镇、吐祥镇、竹园镇、公平镇、草堂镇、新民镇、甲高镇、朱衣镇、康乐镇、白帝镇、汾河镇、大树镇、羊市镇、永乐镇、青龙镇、安坪镇、五马镇、石岗乡、青莲镇、冯坪乡、鹤峰乡、岩湾乡、红土乡、平安乡、康坪乡、云雾土家族乡、龙桥土家族乡、长安土家族乡、太和土家族乡。县政府办公地址位于夔州街道夔府大道3号。
教育事业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98所(不含三峡卫校、行知技校),其中,完全中学5所、职业高中1所、初级中学25所(含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94所(另有71个小学教学点)、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72所。全县学校在编教职工8241人,在校学生125009人,其中,普通高中学生18812人,职业高中学生5219人,初级中学生28251人,小学生48232人,学前教育学生22436人,特殊教育学生292人,三峡卫校学生1767人。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教育经费167923万元,比上年167889万元增加34万元,增长0.02%。科学技术2022年,奉节县新增科技型企业23家,总数达502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家,其中复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2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21家。(黄为新)奉节县获得新增授权发明专利55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40件(位列渝东北第二),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55件(位列渝东北第一)。全县累计有效注册商标总量9350件,当年新增1344件。文化事业2022年,奉节县有宣传文化中心1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影院2个,24小时自助阅览室1处,培育乡村读书会28个,乡镇(街道)服务点33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33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390个,农家书屋390个,博物馆4个,文体广场103个,文化中心户228户,开展群众文化活动2600余场次,规范提升文化队伍239支,成功申报“奉节木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项目。 体育事业2022年,奉节县共有体育协会32个,全民健身站(点)28个、体育基点校8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6个、“好体育人”18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780名。医疗卫生奉节县卫生健康系统机关事业单位共有51个,其中:委机关1个(卫生健康委员会),公立医院3个(县医院、中医院、保健院),公共卫生机构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保健院、三峡卫生学校、奉节中心血站、妇女儿童医院),参公单位3个(县计生协会、县红十字会、执法支队),其他事业单位5个(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医共体服务中心、健康教育所、眼保健中心、第二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乡镇卫生院29个(乡镇卫生院分院16个)。行政村卫生室331个。民营医院11个,个体诊所192家。乡镇(街道)卫生健康办30个、兼职办公室3个。全县床位总数5321张,其中公立医疗机构3996张,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7.14张。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每千人口分别达2.54名、4.37名;卫生健康系统在岗工作人员共计5159人,其中公立医院3630人。全系统共有医学医学硕博士40人,本科学历1873人;高级职称263人。全县有执业医师1377人、执业助理医师498人、注册护士3220人。社会保障2022年,全县养老、工伤、失业社会保险累计参保人数达678393人,其中职工养老保险162369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392846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25223人;工伤57997人;失业 39958人。社会保险基金征收收入共计160669.15万元,其中,职工养老保险费收入112915.66万元;居民养老保险费收入12173.72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费收入33534.95万元;工伤保险费收入2044.8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