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拉尔基区
富拉尔基区
富拉尔基区位于齐齐哈尔市西南27公里的嫩江西岸,东经123°40′、北纬47°12′,平均海拔146米。东与昂昂溪区毗邻,西与龙江县接壤,南临泰来县,北连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区域总面积375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积226442亩,草地面积108488亩,林地用地面积4981公顷,城区面积38.5平方公里,城区东西长4.5公里,南北长12.7公里。
富拉尔基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37℃,一月平均气温-16.8℃,七月平均气温24.1℃,平均年降水量415.5毫米,无霜期136天左右。嫩江流域面积88平方公里、长34.5公里,嫩江流经城区东部进入龙江、泰来县;库勒河流域面积33平方公里、长38.75公里,库勒河流经城区西部注入嫩江。二沟河流域面积9平方公里、长15公里,二沟河流经城区北部注入嫩江。区域远古时期气候湿润,野生动物众多,曾于嫩江富拉尔基城区段西岸发掘出披毛犀完整骨架化石一副(现存于黑龙江省博物馆)。富拉尔基是达斡尔语“红色江岸”之意,总面积375km2,人口19.6万,辖8个街道、2个乡,下设30个社区、10个行政村。近年来,我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振兴东北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视察中国一重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区企融合,奋力走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展新路子。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6亿元,同比增长8.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4%。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1%。工业基础雄厚。富拉尔基因企而建,因企而兴,是共和国工业的“摇篮”。 国家“一五”时期投资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中,有3个坐落于此,分别是中国一重、北满特钢和热电厂。经过60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覆盖航空、航天、钢铁、核电、电力、铁路、汽车等重点产业和领域完整的工业体系,逐渐形成了装备制造整机、精密超精密、金属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节能环保、食品加工、现代中药、文化旅游、商贸物流、养老及畜牧七个重点产业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在齐齐哈尔市确定的三大工业主导产业中,富拉尔基占据了半壁江山。 载体优势突出。富拉尔基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23.29 km2,已开发建设面积17.1km2,是全市建成最早、基础最完善的省级开发区,是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园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累计投资2亿元,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东北综合产业园、西北中国一重配套产业园、西南金属新材料产业园“一区三园”专业化格局。生产要素齐备。富拉尔基拥有百亿级企业3户,拥有近5万人的产业工人队伍,拥有国家级工程中心l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国家级研究所6个、院士工作站2个,省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中高级科技人才比例达到7%,科研能力强,培训资源丰富。有两座大型发电厂,供电充足;建有日处理10万吨污水处理厂1座;天然气供应方便快捷,日供气量达25万M3。发展环境优良。富拉尔基城市疏朗大气,开阔通透,滨水而建,生态宜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工业特色旅游交相呼应。教育、医疗资源为齐齐哈尔“七区九县”最优,两所省级重点高中,一家三甲医院,商贸和休闲娱乐设施完备,生活服务环境和营商环境比较优越。“十四五”期间,富拉尔基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市场主体培育,延伸产业链、价值链,打造工业物流园,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城市配套功能,全力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努力构建“一主两翼四个支撑”的产业体系,即以打造营业收入千亿级装备制造、精密超精密、金属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为核心,以培育壮大一重、建龙、紫金等百亿级企业和产业聚集区为两翼,以搭建要素、孵化、创新、人才四个平台为支撑,加快推进总投资13亿元的一重上电齐齐哈尔风电装备全产业链项目建设,加速产业集聚,努力打造形成千亿级工业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