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资讯 · 名胜古迹 | 长城(the 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

发布时间 2022-12-12 10:38:55
扫码打电话

安全小贴士:以各种理由收取费用(押金、服装费、报名费、充值卡等)均有诈骗嫌疑,请提高警惕。

详细描述

标题: 长城(the 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

图文:

中华民族在长城留下了太多记忆。长城有帝王的雄心,有民夫的汗水,有将士的铁血,有民族的交融,有执政的教训,有戍边的功绩,有炮火的轰鸣,有箭矢的痕迹,有金戈铁马的呼啸,也有紫塞秋风的壮美。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共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河北省境内长度2000多千米,陕西省境内长度1838千米。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现存长城文物本体包括长城墙体、壕堑、界壕、单体建筑、关堡、相关设施等各类遗存,总计4.3万余处。

秦始皇灭六国后,为了巩固国家统一,下令拆除内地诸侯互防的长城(“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却把北方边境的列国长城保留下来,并在秦、赵、燕三国长城的基础上,加以修葺、连接和增筑,下令修建了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辽阳)的万里长城。

秦始皇修长城,也是为了抵御北方民族的侵掠。

秦始皇信任方士,追求长生不老药。有一次,方士卢生为他带来一句谶语:“亡秦者,胡也。”胡,可代指北方边境的少数民族,而在当时,北境最强盛的游牧民族正是曾与赵国李牧多次交手的匈奴。他们是秦始皇的心腹大患。

汉承秦制,不仅继承了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制度,也传承了始皇帝对长城的营造。汉朝将新长城与旧长城连接为一体,东起辽东,西迄今新疆,构成一道城堡相连、烽火相望的防线,并通过屯田、徙民实边,加强对北方边境的控制。

近代以后,中国因为长期封闭落后而一败涂地,曾经有人将长城与“闭关锁国”挂钩,认为这是中华民族自我封闭的象征。

事实上,长城并不锁国,而是为了保卫与防御,以更好地开放。

汉武帝在位时(公元前141—前87年在位)修筑的河西长城,绵延烽燧,亭障相连,沿着丝绸之路修筑,成为保护这一国际交通干道安全的防线。

汉时修筑的边塞遗址,至今屹立于丝路之上,其中出土了不少汉代的丝帛文书,诉说汉时东西方交流的往事。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中招在县上看到的,谢谢!

联系人

李冬梅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中招在县上看到的,谢谢!
立即联系